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1/2)/2,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21/2+1).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P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PF1和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k1k2=1;  相似文献   

2.
<正> 设 F1,F2是椭圆(x2/a2)+(y2/b2)=1(a>b>0)的焦点,过 F1,F2的弦交椭圆于 P 点,称∠F1PF2为椭圆的弦焦角,△F1PF2为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如图1所示,在△F1PF2中,P 与 A1,A2不重合,设∠F1PF2=2α,则有下列三个结论。一、|PF1|·|PF2|·cos2α=b2证明在△F1PF2中,设|PF1|=m,|PF2|=n,|F1F2|=2c。由余弦定理得:m2+n2-2mncos2α=4c2①,又 m+n=2a,  相似文献   

3.
一、圆锥曲线中常见问题1.不能灵活掌握圆锥曲线定义例1已知有一双曲线与x2/25+y2/16=1,且其虚轴长为4,有一点P0,距左焦点为6,求该点距右焦点为多少.错解:用待定系数法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易知椭圆焦点为F1(3,0),F2(-3,0),因此b=2,得a=231/3.因|PF1-PF2|=2a,得|8-PF1i=431/2,得出PF2=8-431/2或PF26+421/2剖析:解题过程中仅仅考虑到了取绝对值,但是因题目中给出了条件"P0距离左焦点为6",因此可进一步判断结果有几个.正解:设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根据椭圆x2/25+y2/16=1可得焦点坐标为F1(3,0),F2(-3,0),因此b=231/2,假设P0位于右曲线,取右曲线距离左焦点最小距离为231/2+3>6.因此可判断出P0并不在右曲线上,只可能在左曲线上.求得结果为6+231/2.  相似文献   

4.
1.三角形中位线例1已知点Q是双曲线(x2/a2)-(y2/b2)=1(a,b>0)上异于顶点的一个动点,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从F2向∠F1QF2的角平分线作垂线F2P,求垂足P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5.
好的高考试题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与火热的思考,2012年安徽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便是成功的一例.题目(2012年安徽高考理科第20题)如图1,F1(-c,0),F2(c,0)分别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点P,过点F2作直线PF2的垂线交直线x=a2/c于点Q;(Ⅰ)略;(Ⅱ)证明:直线PQ与椭圆C只有一个交点.思考1:结论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呢?  相似文献   

6.
<正>1.真题呈现(2023·全国甲卷·理12)已知椭圆■1,F1、F2为两个焦点,O为原点,P为椭圆上一点,cos∠F1PF2=3/5,则|OP|=()■2.解法探究根据题意知a=3,b=■,c=■,焦点在x轴,设PF1=r1,PF2=r2,P(x1,y1),不妨设x1>0,y1>0,则r1+r2=6.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全国高考安徽卷文科第17题(理科第19题)是:椭圆E经过点A(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e=1/2.(1)求椭圆E的方程;(2)求∠F1AF2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以下简称问题).该问题是以椭圆焦点三角形内心为背景进行命制的,笔者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学习问题.1.问题的推广定理1设点P是椭圆(x2)/(a2)+(y2)/(b2)=1(a>b>0)上除去四个顶点外的一点,点E、F分  相似文献   

8.
1问题背景先看看近两年关于"曲线与方程"的两道高考试题,了解学生答卷情况.第一题(2010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0题)已知一条双曲线(x2)/1-y2=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P(x1,y1),Q(x1,-y1)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个动点.(1)求直线A1P与A2Q交点的轨迹E的方  相似文献   

9.
引例1设F1,F2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A,B分别为其左顶点和上顶点,△BF1F2是面积为31/3的正三角形,(1)求椭圆C的方程;(2)过右焦点F2的直线l交椭圆于M,N两点,直线AM,AN分别与已知直线x=4交于P,Q两点,试探究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将椭圆与双曲线方程统设为x2/m+y2/n=1,其中m,n不同时为负数,当m>0,n>0且m≠n时,方程表示椭圆;当m·n<0时,方程表示双曲线.首先来熟悉一下椭圆与双曲线的中点弦性质:设AB为圆锥曲线x2/m+y2/n=1的一条不垂直于坐标轴的弦,异于原点的点P(x0,y0)为AB中点,则kAB·kOP=-n/m.说明(1)此性质可由"点差法"很容易得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椭圆两种标准方程x2/a2+y2/b2=1(a>b>0)和y2/a2+x2/b2=1(a>b>0)中都有等式a2=b2+c2(其中c为半焦距),而此等式正好满足勾股定理,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为a,b,c),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可以叫做椭圆的"特征三角形"。以x2/a2+y2/b2=1(a>b>0)为例,设B1,B2分别为椭圆的下上顶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则△F2OB2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引题(2012年高考福建卷·理19)如图,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焦点为F1,右焦点为F2,离心率e=1/2·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8.(Ⅰ)求椭圆E的方程;(Ⅱ)设动直线l:y=kx+m与椭圆E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P,且与直线x=4相交于点Q.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若存在,求出M的坐标;若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一、原题结论及其推广题目(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天津赛区初赛试题)已知椭圆(x2)/(a2)+(y2)/(b2)=1(a>b>0),其长轴为A1A,P是椭圆上不同于点A1A的一个动点,直线PA、PA1分别与同一条准线l交于M、M1两点,试证明:以线段MM1为直径的圆必过椭圆外的一个定点.推广1已知椭圆(x2)/(a2)+(y2)/(b2)=1(a>b>0)(或双曲线(x2)/(a2)-(y2)/(b2)=1(a>0,b>0))其长轴(或实轴)为A1A,P是椭圆(或双曲线)上不同于点A1、A的一个动点,直线PA、PA1分别与同一条准线l交于M、M1两点,则以线段MM1为直径的圆必过两定点((a2-b2)/c,0)和((a2+b2)/c,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圆锥曲线与中点弦有关的一个性质.性质1如图1,已知点P是椭圆(x2)/(a2)+(y2)/(b2)=1(a>b>0)的弦MN的中点,与MN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AP与椭圆交于点C,BP与椭圆交于点D,则CD∥AB.证明:设A(x1,y1),B(x2,y2),C(x3,y3),D(x4,  相似文献   

15.
07年第十八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二第2试第19题:设A、B是椭圆E:(x2/a2)+(y2/b2)=1(a>b>0)长轴两端点,F1、F2是椭圆E两焦点,C是椭圆E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山东理科卷第22题的第(1)问:直线l与椭圆x2/3+y2/2=1交于P(x1,y1),Q(x2,y2)两点,△OPQ的面积是61/2,证明:x12+x22和y12+y22均为定值.本题从两个动点出发,基于三角形面积的不变性,证明与动点有关的两个定值.行文简洁,引入深思.常规解法主要涉及直线方程、弦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的定义是解答许多数学问题的工具,在解答某些解析几何问题时,如能灵活、巧妙地应用双曲线的定义,不仅能深化对双曲线这一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同学们应用双曲线的定义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视野。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1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F1(-51/2,0),F2(51/2,0),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PF1|·|PF2|=2,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相似文献   

18.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2x2-y2=1,(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进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进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OP⊥OQ;(3)设椭圆C2:4x2+y2=1,若M,N分别是C1,C2  相似文献   

19.
陈波 《数学教学》2012,(10):22-24,44
2011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已知(x1,y1)、(x2,y2)、(x3,y3)是圆x2+y2=1上的三点,且满足x1+x2+x3=0,y1+y2+y3=0.证明:x12+x22+x32=y12+y22+y32=3/2.文[1]通过转化思想将本题转化为三角等  相似文献   

20.
王鹍  陈安心 《高中生》2011,(6):8-10
中点弦问题例1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e=31/2/2,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已知点A的坐标为(-a,0),点Q(0,y0)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4,求y0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