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古至今,男女分校或男女合校的教育形式自开始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着论争,各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受启发于新西兰惠灵顿女子中学闻名于世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探析男女分校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并提出"男女分校"有利于"因性施教"教学模式的进行和遏制现阶段极端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滋生以及可以保障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的观点,以期对中国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吉林教育》2005,(7):10-11
磐石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她的前身是磐石市第七中学和磐石市烟筒山中学,两校于1996年合校。三年来,这是所普通的乡镇中学在校长杨毓敏的带领下,确定了“以初中为基础,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以高中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以及“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六年达示范标准”的发展规划,制定了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洁 《中学教育》2010,(2):56-59
美国中学女子教育向来追求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女子教育的分校与合校之说自美国教育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论争,美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探析了美国女子分校与合校教育的历史发展、社会背景以及其中的性别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杭锦旗中学创建于1959年,原是一所县办初级中学,蒙汉合校,初名为杭锦旗初级中学;1969年成为一所蒙汉合办的普通完全中学;1974年9月更名为杭锦旗第一中学,同年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0,(14):I0004-I0004
江苏省启东中学徐州分校(徐州市九里中学)座落于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毗临两汉旅游胜地——龟山汉墓,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始创于1960年8月,始称铜山县拾屯中学,2001年更名为徐州市九里中学,2005年5月9日,与国家级名校江苏省启东中学联合办学,成立"江苏省启东中学徐州分校"现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中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研究(河北)》2011,(5):F0003-F0003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始创于1924年,她的前身是从德女中,著名女作家萧红就是这里的早期毕业生。1948年实施男女合校,易名为“哈尔滨市第六中学”。1951年,六中被确定为全市第一所重点中学,后又被教育部定为直接联系学校。1963年,学校经省教育厅报请教育部被选定为全国重点中学。“文革”后的1978年,又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方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国际比较、性别与成绩、男女分校或合校三方面。中国英语教育需要结合文化和体制的实际状况,发现本国英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求同存异,将比较教育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国的英语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学男女同校运动,是五四时期改革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袁振英作为中学男女同校的先行者,其中学男女同校思想诞生与实践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去探讨。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较大的学术意义,而且能为当今观察和思考有关教育现象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9.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在中学实施导师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以“行政”名义制定了《学校导师实施方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在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中还有一些困惑、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合并,成立民汉合校的新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成立后,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合校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环境幽雅,花木扶疏,绿树环绕,桃李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崇左市部分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探讨研究适合崇左市中学学校体育发展策略,为崇左市的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单性教育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最高法院有多次机会可以禁止各州开办单性公立学校,但终未实施,只是对个别实施单性教育的公立学校进行审查,看它(们)是否给男生和女生提供了同等的教育机会.2004年3月联邦教育部颁布了"接受政府资助的非歧视性别分类教育项目或活动建议条款",为单性教育打开方便之门.美国现行的单性教育分为全单性教育和部分单性教育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印度自独立以来高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要普及高中教育却还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质量低劣;高中入学率太低;考试制度改革不成功;印度语言的多样性;高中学校设施简陋、师资缺乏和高中教育分流的不成功。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努力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教育滞后的原因 ,并针对西部心育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英语新课程改革使英语教师素质的提升面临很大的挑战,继续教育是当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太原市郊县区,其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中学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上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培训理念,从而满足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需求,促使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a lack of scientific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use of single-sex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US public schools offering single-sex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as to why decision-makers have implemented single-sex education is lacking. To address this gap, we surveyed US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and assessed their attitudes about and experiences with single-sex schooling. Sixty-seven principals from single-sex schools and 193 principals from co-educational schools particip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incipals who had experience with single-sex schooling tended to hav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single-sex schooling, viewed it as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often evoked gender-essentialist rationales for the use of single-sex schooling than did co-educational principals. However, both single-sex and co-educational principals noted issues with single-sex schooling. It was concluded that single-sex schooling is not a silver bullet to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at when single-sex schooling is implemented, one set of issues and problems is substituted for another.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从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人手,得出当前体育教师虽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意识,但是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动力不足的结论。分屯斤影响现状的因素,从教育科研制度的人本化、教育科研能力的升华及教育科研的重新定位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科研越来越成为引领学校和教育发展的灵魂以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动力。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从而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分析新时期中学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激发中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ole of girls' schools in the UK education market and, concomitantly, the positioning and 'value' of girls in the education market place. Themarketing and public presentations of two schools are examined and the messages and impressions presented to parents are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schools to their 'competitors' are also explored. These are set against the 'choices' and choice-making of a sample of local parents considering the possibility of single-sex schooling for their daughter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competition in the UK education market offer some advantages to girls but that these advantages have to be set against the continuing contradictions and oppressions of single-sex schoo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