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王慧 《教师》2019,(10):21-21
要提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提升,真正实现从认知到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化,文章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让生活资源成为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动机,把德育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立“激励”“监督”双机制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告别不良习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杨清源 《教育艺术》2009,(11):36-37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培养目标中都表明教学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其次才是学科,由此可见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我们耍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14,(7):85-8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转型所带来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及人的生活目标追求的多样化,使得承担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重任的学校德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单就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而言,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以“灌输”模式为主导等问题,导致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成了当前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外兴起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课程以及香港推行的“共创成长路”计划,给我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的借鉴。我校在近年来的课改实践中,根据本校的德育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借鉴香港与华东师范大学联手开发的《共创成长》教材的理念和实施模式,并且利用本校的自身优势,逐渐形成了一套凸显校本德育特色的“共创成长路”课程。  相似文献   

6.
金小红 《中国德育》2006,1(3):57-61
“赤岸文化”作为一种德育校本课程,重在人文熏陶,符合人的发展和人格完善的课程价值趋向;探索了一条以学校特有的“赤岸文化”为蓝本、发挥本土德育资源优势、把地方文化与各学科进行整合实践研究的新路子。“赤岸文化”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追求生活知识学科化、学科知识生活化,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生成,情感得以升华,拓宽了师生学习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德育唯有回归生活,“贴地而行”,才能焕发活力,取得实效。具体表现为:德育课程生活化,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综合相关课程,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德育方式多样化,包括说理教育、榜样示范、陶冶教育、道德操练、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方式;德育评价多元化,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指向学生生活的动态综合、多元开放型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故事中心课程”的教学是遵循“做中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未来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完成“故事”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形态。将“故事中心课程”理念莲移至教学领域,开发了一种“无教法”时代的新型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形成符合社会价值的道德行为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进行德育课程开发的时候,探索以“主体性德育”作为贯穿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始终的理念,形成了一些对德育主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道德规范不是神谕,更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它源自人们实际生活交往的需要。品德源于生活,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回归社会,指导他们的实际生活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德育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开发利用校本德育课程不仅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成为一种个体发展的需求。开发利用校本德育课程必须做到:目标制定力求“以人为本”,内容选取趋向“生活化”,课程实施引入“组织参与模式”,评价方面建立学生品德档案袋。  相似文献   

12.
顾婷婷 《学周刊C版》2024,(9):115-117
“敦睦德育”的历史教学方法探究,是当前高中历史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探究主要是为了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以张謇精神和“敦睦德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其核心在于在历史课程中引入德育的内容和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品格,提升自身素养,这对于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敦睦德育”的理念和思想,旨在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敦睦德育”的思想和方法,推动历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有根有魂的中国人”为核心德育理念,从“黄河魂”修身课程、“黄河诵”阅读课程、“黄河功”健体课程、“黄河韵”艺术课程、“黄河印”劳动课程五个方面,探讨“黄河风”与小学课程资源的融合,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立体化设计方式,构建校本化“黄河风”农村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家校社联合的建设原则,结合德育课程的共性和特性、学生的当下需要与长远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指向,新时代培智学校开展“我的10+N”德育校本课程研发,涵盖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和职高阶段的德育内容,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认同、自我肯定,推动培智学校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芳 《江西教育》2006,(11):22-2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情,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一理念并未彻底否定知识学习的作用,但亟须基于此理念重新定位知识学习。在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最终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应以“生活逻辑”组织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接生活、通达意义。基于这些定位,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在现实生活的需求中学习生活的智慧,从感性认识通达一定普遍性的“体认之知”,在体验、讨论和探究中通达“体认之知”,发掘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潜在课程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J.Dewey)和克伯屈(W.Kilpatrick)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人们真正关注。早期进步主义教育家代表杜威提出了与“潜在课程”类似的概念:“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ming),他认为学生从正式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与此学习同时产生的经验,这是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有时比正式课程还要重要。杜威的学生克伯屈进一步发展了杜威“同时学习”的思想,提出“伴随学习”(Concmi tant learning)的概念。他认为“伴随学习”就是学生在正式学习过程中对态度、理想、情感和兴趣的习得,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习者主体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为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视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其困境和误区就在于把学生定格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念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学生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品德懒惰生活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绝对值,反映了儿童的需求,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针对当前品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重民主轻主体。重课上轻课下.重讲解轻体验等,现结合本人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解与实践.提出如下课程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斐 《上海教育》2007,(4A):56-57
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二期课改把课程设置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语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