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教"的研究,但是忽视"学"的探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他们能不断改善自我认知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不断提高的要求。本文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吕月花 《考试周刊》2011,(27):89-89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呢?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主要表现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等。"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手动、心动、口动、眼动和脑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活动上下功夫,笔者仅从"活"字上简叙做法。一、趣——活化课堂的动力"趣"是诱发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梁彩云 《时代教育》2010,(9):215-215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数学要逐步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各方面的条件存在差异,获得的教学信息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也会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完成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课堂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是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会数学思考"的人。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彭沈义 《学子》2012,(11):38-3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思考"一词在《课标》修订稿中已纳入了教学目标的第二项。这就充分凸显了"数学思考"是数学教育基本任务中的创新意识的核心。创新意识要从小培养,那么数学思考更要从小开始培养。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数学思考"引...  相似文献   

7.
张东 《考试周刊》2009,(4):72-73
对于数学教育的目的,现在常见的观点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这样一种"工具"。而本文作者认为数学教育的"思维训练功能"与"工具作用"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也应该将思维训练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把"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类比是数学思维方法之一,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同,推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文章说明了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拓宽了数学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运用的就是数学思维。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为思维的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绽放呢?下面就谈谈笔者个人的点滴做法: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为了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呢?我想,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数学教学中有待突破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如小学数学基础不扎实,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性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郭祥兴 《辽宁教育》2010,(12):37-38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会思考"。那么,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思考"这一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情况又如何呢?由于"数学思考"既不具有"可操作性",也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征。因而,面对"数学思考",教师们大多是兴趣不浓、思考不深、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14.
朱国猛 《考试周刊》2012,(21):57-5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兴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得好:"成绩好不好,兴趣是关键。"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亦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对数学学习材料反映的清晰度和思维活动的活泼程度。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考试周刊》2011,(35):79-79
数学被人们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前苏联学者B.A.奥加涅认为:"区别于传统教举,现代数学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分析、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现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在数学课堂,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就包括思维的批判性.中国古代学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18.
讲到"阅读",乍看好像是语文课和英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正如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姚春玲 《考试周刊》2010,(29):85-8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教育已致力于开发人的探索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才。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阶段,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郑伟 《考试周刊》2010,(51):54-5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科开展知识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解题活动的实践者,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