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桂元老师所上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是值得回味和追求的一节好课。一、瞻前顾后,认知在比较中完整建构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共安排了4次可能性知识的教学。前三次分别是二年级上册学习的一定、可能、不可能,三年级上册学习的可能性的大  相似文献   

2.
冯洁 《成才之路》2013,(25):50-5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可能""不可能""一定",简单的三个词,甚至有老师认为不教学生也会,但那只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没能真正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有幸听到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受益匪浅。本节课在张齐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表现出了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孩子们享受课堂、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3.
听了两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研讨课。课后研讨时,参与评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时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学生说"我明天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将来一定能考上某某大学"等话有些"离谱",似乎并不是数学中的"可能性"问题。如果不是"可能性"研究的,教学时教师为什么还热衷于让学生说呢?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可能性"呢?"可能性"是不同版本二年级教材新增加的教  相似文献   

4.
在听课的时候,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老师都喜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在教学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时,老师便布置了这样的练习。在二年级的《秋游》一课上,又出现了这样的句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新知。对于二年级学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上了一节三年级的“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可能性的大与小及认识条形图。为了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备课前我认真钻研了二年级教材中的“可能性”内容,并与三年级的教材进行比较。我发现:二年级主要讲的是有没有可能,而三年级主要讲的是可能性相等、可能性的大小。我第一次设计的教学片断如下:  相似文献   

6.
余国红 《江苏教育》2005,(6B):32-33
最近,我上了一节三年级的“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可能性的大与小及认识条形图。为了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备课前我认真钻研了二年级教材中的“可能性”内容,并与三年级的教材进行比较。我发现:二年级主要讲的是有没有可能,而三年级主要讲的是可能性相等、可能性的大  相似文献   

7.
[教学案情] 这是我听到的一节随堂课,教学内容是二年级《可能性》,下面是几个课堂片断: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湖南省新化县组织了全县小学语文、数学送课下乡活动,其中一节数学课是由罗梦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听课老师、学生评价较高。现摘录几个片断供同行商讨。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这是苏州市实验小学黄寰清老师教的一节二、四年级阅读和一、三年级算术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课。这节课上,一年级算术,教材是13减几和14减几(第二册50页第10-11题),要求儿童会计算13减几和14  相似文献   

10.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精心选择“摸奖”这一随机事件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简单的素材在许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用好、用足、用活,  相似文献   

11.
这学期,邱老师继续上我们的语文课兼班主任,这你已经知道了。那数学课是谁来教呢?不是二年级时的王老师了。王老师还在教二年级,我们升级了,她却留级了,并且还教二(2)班。二(2)班的教室还是我们以前坐过的那个教室,我想王老师一定闭着眼睛都可以从办公室走到二(2)班的教室了。这学期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春老师,还是一个女老师,我们倒希望有个男老师来教我们。男老师力气大呀,如果教室里要换一桶净水,男老师一只手都可以提起来。哪像邱老师,每次换水时,还要我们一起帮忙,还要“一、二、三”地一起喊口令。人家还以为我们的教室是工地呢。春老…  相似文献   

12.
一、童言有时也有“忌”“我爱你”,这是阳阳一年级时说的话;“老师他们都不跟我玩”,这是阳阳二年级时说的话。由于阳阳的“我爱你”这句话,同学们都不愿接近他,慢慢地变成排斥他,最终演变成“老师他们都不跟我玩”的  相似文献   

13.
春雨点点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阮肇兴 《教育文汇》2012,(11):47-48
一位二年级的老师叫学生画小鸭子,有一个孩子把鸭脖子画得比鹅脖子还长。老师说,鸭子怎么能这样画呢?老师说着用多媒体打出一张小鸭浮水的画:看,这就是小鸭子!你画的是鹅还是长颈鹿?一位老师要求一年级的孩子画太阳,有一个孩子画的太阳是绿色的。老师说,谁见过这样的太阳?你画的是青苹果吧!  相似文献   

15.
<正>前些日子,听何捷老师上了一节二年级小朋友的绘本写话课,让我这个一直"高高在上"的高年级语文老师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何老师说,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是最有水平的。由浅入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中挖掘出深意,并深入浅  相似文献   

16.
教学二年级可能性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都会安排摸球这一环节。然而,由于摸球时,活动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比如要  相似文献   

17.
内容评析:1.执教老师:山东省济南经七路第一小学魏会2.本节课的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  相似文献   

18.
看云老师本名薛瑞萍,是安徽合肥62中学小学部的老师。多年来,她总是从一年级开始带班,这回是第五次了,目前的班级已经从一年级带到了二年级。她每天都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她都欣喜若狂,热烈鼓掌。我们在这儿发表看云老师的两篇日记,是希望能有更多像看云这样的老师,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学生的作品推荐给我们,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们成长,传递快乐,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19.
曾令彬 《教师》2011,(13):80-81
本学期湖南省新化县组织了全县小学语文、数学送课下乡活动,其中一节数学课是由罗梦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听课老师、学生评价较高。现摘录几个片断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20.
翻花绳     
今天,农村的许多孩子上学动不动就得跑几十里路,我当年上的小学就在村中间。校舍是一个很大的祠堂,东半边隔了两间,一间作老师的办公室,一间作教室。上课时,一、二、三几个年级合在一个教室里,老师一会上三年级课,一会上二年级课,然后再上我们一年级课。上大学后我才知道那叫复式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