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中国2003—2013年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以动态性和内生性结合改进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并考虑地区异质性,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驱动机理框架,从方法和内容上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模式驱动专利产出的非线性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驱动专利产出的作用机理存在着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动态门槛效应;总体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小时,自主创新模式显著正向驱动专利产出,反之,自主创新模式则一定程度负向影响专利产出的提升;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3种自主创新模式驱动机制亦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实施原始创新模式可以将其不利影响减至最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特征显著,少数经济发达东部地区应倾向集成创新模式,或平衡知识产权力度,以促进本地区高技术产业专利创新。  相似文献   

2.
首先比较2001—2011年经合组织(OECD)34个国家中的21个高收入国家与我国的年度直接融资占比数据,其次分析了2014—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季度直接融资占比的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区域之间均存在差异性。最后构建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直接融资占比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直接融资占比的合理区间。研究表明:95%的高收入国家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直接融资占比始终维持在40%~65%,而我国始终维持在20%以下,东、中、西部亦是如此;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缓慢,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小,对实体经济的增长具有负效应,且负效应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扩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到19.9%这一临界值时负效应接近于0,并有望在超过临界值后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SBM模型测度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城市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以改进的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显著正向影响;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向;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负但不显著,间接效应显著为正.结论 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耀杰 《未来与发展》2012,35(6):44-47,83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羁绊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妥善解决,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出现经济增长趋缓局面。"中等收入陷阱"方面的研究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在梳理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以及城市规模大的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并保障知识技术创造者的合理合法权益;中西部地区以及规模较小的城市则应积极建立与大城市之间的技术帮扶关联,强化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流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探究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首先,选取国际贸易开放度和RD活动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实证回归模型。其次,测算了1985-2009年中国的固定资本存量、技术知识存量,以及1985-2010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最后,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关系,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值为3.564。中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没有达到最优值,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和RD活动的渠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1999—2015年SITC Rev.3的三位编码产品与中国22个行业的对应关系,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外资直接出口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技术进步,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差距大和集中度低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水平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人员培训效应、垂直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为正,示范竞争效应显著为负。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出口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与人员培训效应和垂直产业关联效应的交互项显著为正,与外资出口效应的交互项不显著,与示范竞争效应交互项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伟杰  苏为华 《科研管理》2012,33(6):120-127
文章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内R&D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是东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R&D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现阶段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对通过FDI渠道的技术溢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有利于FDI渠道的知识溢出,而东部和中部并不确定,东部地区甚至可能由于知识产权执法强度不足而出现负向效应。对此,文章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2004—2013年广东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分解,并将知识产权管理、产业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纳入同一框架下来系统分析,考察知识产权管理、产业升级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升级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知识产权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促进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但在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下,间接对广东省工业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区域间与组织间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强弱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也不同。借助阈值回归模型,研究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在强、中、弱三种状态下对组织创新的不同影响。通过对289家各类组织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强保护与弱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能力起负面作用;在中等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起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组织创新能力的关系是非单调的。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本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文章从行业技术结构的角度构建了两个理论模型,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结论显示,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技术结构的行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行业而言,当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时,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内部技术差异大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当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小时,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会激励内部技术差异小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对内部技术差异大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有抑制效果。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而言,识别本国不同行业的技术结构--包括本国行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本国行业内部的技术差异--是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By integrating the relational view and innovation appropriation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three mechanisms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co-reput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nd technological norms—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urvey data of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China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hypothe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at IPR protection has different moderating effec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relational governance literature by add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ird parties and analyzing three mechanisms of third-party relational governance in a single model. This study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innovation appropriation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role of IPR protection in gover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Finally, this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on how Chinese firms should govern thei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 remedy the limitations of a weak IPR leg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弱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一个新的诠释视角。文章引入结构化镶嵌理论架构说明跨国公司通过加强在弱知识产权国家研发的成果与公司内部网络其他知识的关联,使知识得以"隐性化",从而实现对创新知识的保护。通过专利自引用衡量研发网络中的结构化镶嵌,证实了跨国公司通过知识的结构化镶嵌保护机制作为弱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替代。文章最后从企业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谢乔昕 《科研管理》2021,42(6):65-72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金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强融资约束企业中表现相对较弱;绿色金融发展对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地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强融资约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低环境规制强度地区相比,强环境规制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对于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相互关系,借鉴耦合理论建立二者的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间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3年间,各省域的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类型跨越6个等级,除云南外,其他省域均达到初级协调发展类型,但并没有省市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型;空间上,东中西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三级梯度递减规律;时间上,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域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成果经济化效率,带动经济发展等建议,并为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之间耦合协调发展提出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中国企业创新活动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企业“不愿”甚至“不敢”进行创新活动。为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文旨在评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够保护企业创新。知识产权战略通过提高企业间知识侵权的违法成本来达到“保护创新”的目的,不过,行政保护和产权保护环境这两种保护机制很难对创新成果起到改善的作用。第二,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创新质量,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产值率均没有明显的提高。若长此以往,企业可能会陷入“不愿创新”的怪圈中,反过来亦会“伤害创新”。第三,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质量的改善强度更大。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战略抑制了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也就是说,非高新技术企业干扰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那么,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重点落实知识产权争端的司法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关注这一战略实施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初旭新  马昱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19-123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体,高校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现阶段,如何在有限的高校资源投入下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刻不容缓。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高校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阶段、科研创新阶段和创新收益阶段。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分析了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而以北部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中国整体为例,分析其三阶段效率演化动态趋势。研究发现:①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各阶段效率及总体效率偏低,且创新高的省份与效率低的省份差距愈来愈大;②各阶段中,知识创新效率>科研创新效率>创新收益效率;③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差异性,黄河中游、东部沿海、长江中游等综合经济区知识创新阶段较高,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等综合经济区科研创新效率较高,南部沿海、北部沿海等综合经济区创新收益阶段创新效率较高。针对现阶段中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四县(区)为考察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经济与社会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社会信任之间没有显著性,个人经济收入对县域社会信任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社会信任建设、提升个人收入水平的若干建议,以期引发学术讨论、并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靳巧花  严太华 《科研管理》2019,40(11):57-66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OFDI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各省份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影响;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小于门限值时,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率较低,通过OFDI促进国内创新能力的政策基本无效;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相应的贡献率较高,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