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剖实践教学是医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实践课,标本制作是解剖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标本制作提高解剖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医学综合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标本制作与解剖实验教学的联系,再将标本制作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标本制作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以促进本文写作意愿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标本观察,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人体解剖断层标本陈列馆的建成,一方面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能为解剖学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直观、专业性很强的实物标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用护卡膜制作标本适宜的范围是小型标本,例花的解剖标本、小型叶的形态标本、昆虫标本等,也可以制作生物贺卡。 用护卡膜制作标本的最大优点是易保存,不会虫蛀,在霉雨季节也不会霉烂变色。由于标本在护卡膜内,所以不像一般蜡制标本易损坏,也不会出现枝叶皱卷,折断脱落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创新实验教学项目《断层力学性质宏观和细观形迹鉴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入手,分别从野外断层力学性质宏观调查、岩矿定向标本采集、岩矿薄片标本的制作和薄片标本细观形迹观察等几个方面谈了项目实施步骤和方法,阐述了教学工程中成功的经验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该项目的下一步改进和全面实施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脊椎动物骨骼标本制作白银市实验中学高旭脊椎动物骨骼标本是观察与研究脊椎动物形态的重要材料。本文以蟾蜍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脊椎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一、制作骨骼将蟾蜍置于密封的标本瓶中,用乙醚麻醉致死。将其置于解剖盘中,用剪刀剪开腹面皮肤和肌肉,...  相似文献   

6.
1986年春,我们用非剥制的工艺方法,成功地制作了一个戴胜鸟标本。八年过去了,此标本仍然完好,栩栩如生。具体做法是:1 用具 铁丝(16—17号),药棉,甲醛溶液,解剖器,注射器。2 制作过程 1.用注射器从眼眶处穿入颅腔内吸出腔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标本制作中,不少环节需用不同的化学胶来处理。如解剖浸制标本各器官上标签的粘贴;各断离器官的粘连;生活史标本玻璃管与衬板的粘合等。各种胶的化学特性不同,使用方法有别。若掌握不当,将造成标签、器官的脱落,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了标本的质量。现将这些实践经验介绍如下;一、材料氯仿、白乳胶、粘得牢胶、502瞬间粘合剂、无色透明有机玻璃粉末、动植物半成品标本、标本瓶(盒)等。二、方法1、解剖浸制标本半成品的粘连在解剖浸制标本的制作中,因移位或因操作不慎,容易使一些器官如神经、血管等断裂,需将它们重新恢复原…  相似文献   

8.
在18具成年男子躯干连续冠状断面标本上,观测了前列腺的出现断面、形态和大小,为临床影像学检查诊断提供了立体的解剖资料。  相似文献   

9.
制作蛇类剥制标本,若仿照鸟类和哺乳类的剥制方法,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用新的剥制方法,制作的标本完整、无剥制痕、形态逼真。 1.工具和材料 刚死去的蛇、解剖刀、解剖剪、镊子、钳子、铅丝、药棉、缝衣针、线、竹片、  相似文献   

10.
鸟类标本一般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供科研或教学用的假剥制标本,又呼平置标本,按统一规格剥制,不装仪服,犹如乌死后的仰卧状态.另一种是真剥制标本,即姿势标本,又叫生态陈本,多供陈列、展览用,还有一种是半剥制标本,这是因为标本损坏,无法制作,但有保存价值,剥皮后只涂防腐剂,不填装整形.各种鸟类标本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以假剥制标本为例说明.一、制作前的准备工作:1、将各种必须的解剖器具、棉花、铅丝、钳子、针线、滑石粉.砒霜膏等准备齐全.2、材料选择,主要是指准备用来制作标本的鸟体,必须新鲜完整,羽毛齐全,嘴.脚无损.死鸟一经腐烂,便不能做标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制作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髓腔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具,加深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搜集下颌第二磨牙205颗,进行消毒、筛选、分类、记录、包埋、片切、固定,将具有变异(C形根管)与没有变异特点的下颌第二磨牙做成标本。结果:实验共制成124颗普通、52颗变异髓腔标本。C形根管发生率达29.5%,C1形最多。结论:髓腔标本制作有助于教学,但对断层切割精细程度、标本着色、固定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尸体解剖及标本观察属于解剖教学当中较为重要的实训手段。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的实际教学模式实现了转变,其中尸体标本的来源比较匮乏,库存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这样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尸体解剖和实物标本的机会不断减少。因此,如何解决现代信息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矛盾是主要问题。作者主要分析了解剖教学应用数字化人体图像及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3.
裴海英 《生物学教学》2011,36(10):67-69
昆虫框式艺术标本是纯标本基础上的升华,在制作上具有主题是灵魂、标本是主体、辅饰是陪衬、技艺是保障四大基本要素,制作完美的标本还具有有味、有型、有神、有境四个特点。同时,阐述了制作中的一些技巧和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4.
人们研究和欣赏美丽的蝴蝶,需要制作蝴蝶标本.本文通过对多种蝶类标本制作方法的对比和研究,介绍了传统干制标本制作的简化方法、塑封标本制作法和艺术标本制作法,同时讨论了这几种制作和保存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组织过几批昆虫标本制作小组,制作了一批蝴蝶标本,经过3~4年,这些标本有的发生了霉变,有的被损坏。我们从过塑制作植物标本效果好这一点得到启发,利用过塑的方法制作和保存蝴蝶标本。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物之所以专门设置了鱼类的知识内容,不仅是因为鱼类分布极广,种类众多,是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重要生物,而且还因为鱼类是人类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来源,与人类的生活、经济关系极为密切。学习制作鱼类剥制标本能促使学生细致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对课堂知识有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作用。而且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制作工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动手能力。在此,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介绍以下技术要点。1制作的季节和温度鱼死后不耐高温,极易腐。故在无空调的环境里,夏季是不适宜做鱼类剥制标本的。严冬温度太…  相似文献   

17.
不管教学手段如何改进,不管教学设备如何更新,学习局部解剖学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进行尸体解剖操作。然而尸体的来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如何尽最大限度发挥教学尸源的用途和保护日渐显得重要。近年来学校采取正常解剖前模拟手术操作、保护性正常解剖操作、第二课堂完善标本制作三个步骤(或三种方式),使局解尸源得以充分利用和保护。现将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动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包括标本的采集、制作、入库、陈列、管理、保养和修复等过程。它在动物学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标本的制作和已制作完好的标本上。标本制作和保存的其他过程,如标本采集、入库、陈列、管理、保养和修复等的作用往往被忽略。本文详细论述动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各个过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上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利用动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人体标本,这就要求解剖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科学设计,精心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做到整体宜粗、局部作细、区分主次、合理取舍.还要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着眼现实,规划长远.保证既有充足的教学材料,又不至于浪费资源,以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校在生物科技活动中充分利用生物园的功能.使其成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基地。一、提供实验材料,开展标本、装片制作我们利用生物园玻璃大棚的条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据生物实验的需要,定向地培植实验材料,如洋葱、菠菜、天竺莫等。除了用于我校的实验教学外,剩余的材料制作永久装片,如: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报、茎、叶等的纵、横切片;用洋葱报制作有丝分裂装片,二是大量养殖实验用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水媳、青蛙等。这样做,既满足了一部分生物科技活动学生的需要,使他们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切片制作技术和生物解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