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考察文明要素,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与发祥地,伏羲以其超人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伏羲文化时期文明因素如城址,铜器,文字的出现,为解决中原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据此推测中原文明起源已有6千年历史,“炎黄”子孙应改为“羲黄”子孙。  相似文献   

2.
中原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及以后330余年接续不断的天灾人祸,导致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心的转移,中原文明由盛转衰。因此,中原文明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不在北宋,而在晋末的“八王之乱”。  相似文献   

3.
中原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中原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原文明特有的务实性、包容性、延续性、世俗性等特点,使得中原文明能够将自己的以礼乐为代表的礼制文化传播给周边文化,且改变了周边文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稳固了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苏秉琦及其理论指导下,以红山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起步较早,由此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文明起源的“三部曲”与“三模式”等,对全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今后围绕经济形态、聚落形态、文化关系特别是观念形态的研究,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文化既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概念、内涵、外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中原与华夏、中原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华夏族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都亟待从学理上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本文考察了“礼”和“乐”的具体内容,探寻了礼乐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礼乐的精神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文始祖伏羲都于淮阳,葬于淮阳,伏羲文化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源远流长。淮阳伏羲文化可谓中华文化的本源,对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华夏民族的形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从八卦图和龙图腾来探析淮阳伏羲文化的内涵,论证“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文明意义,旨在弘扬伏羲文化。积极推进淮阳伏羲文化的国际传播,并充分发掘其文化产业价值,能够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  相似文献   

8.
"浮戏"本是"伏羲山"华夏文明此有源--新密市浮戏山考察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春,作者对河南省新密市浮戏山伏羲女娲文化进行了田野学术考察,这是作者多年来进行的中原神话考察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山岭"伏羲女娲祠"、补国(伏羲国)、浮戏山(始祖山)等地的田野作业证明新密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伏羲、女娲族系活动的主要地区.结合文献中关于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神话的记载,说明现在中原地区流传的大量同类神话的各种异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齐家文化是是仰韶文化结束之后,华夏大地上足以同中原龙山文化形成东西对峙的强大王国。本文根据史书的提示线索,结合新发现的大量玉文化材料,研究认为,齐家玉文化不是直接继承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而是来自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北方的红山文化。这样,就能够给夏商周探源研究带来重要转向,重估延续六个世纪之久的齐家古国在华夏文明起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是延续五千年不断的文明,三门峡地区则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处于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其文明有自身的渊源脉络,是文明繁衍的一片沃土,也是辉煌灿烂的文明肇始地。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3,(10):61-63
华夏文明主流是来自中原的黄河文明,有着黄土一样凝重、敦厚、中正的特点,这构成了中华文明主要的基调。同时,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边缘文化,长江流域孕育出了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这些地方有着独立的鲜明个性。上海、浙江、江苏,在地理上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是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这里称为“吴越”,又叫“江南”。说到江南,人们想到的是温柔的水乡,美丽的姑娘。但是,如果我们上溯到文化的源头,就会发现,吴越大地最初是一个民风彪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论”和“城市革命论”,他认为前者是文明起源的开始,后者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两次革命论”构成了柴尔德文明起源理论的完整框架。柴尔德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有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唯物史观、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对阶级的认识上。但由于历史局限和他自身的理论局限,柴尔德的理论也存在以下不足:时代的局限性、研究区域的有限性、研究不够系统以及将“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不确切等。柴尔德的哲学基础具有两面性,他在辩证法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唯物史观坚持不够。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全球化时代人们透视社会问题的重要话语方式之一。通过对“文明”的哲学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这一话语方式的多重意蕴,同时也可以使哲学在与主流话语方式的对话中得到发展。从“文明”话语的起源和演变看,文明与在城市中的生活秩序相关,与启蒙理性密不可分。从“文明”的用法看,它意味着有教养的行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文化认同。“文明”话语的上述分析可以使我们更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使用“文明”一词时关于该词的“前理解”,以及这个词的边界范围,从而更加合理地在研究和讨论文明问题时运用这一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问题长期以来深受中国学术界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对中国文明起源提出了许多问题和研究观点。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国文明也有着开始、发展的渐进过程。文明起源的研究应该以考古学,尤其是田野考古为主导,开展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确信中国文明是本土发展起来的和多地文化汇聚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柴尔德"两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论”和“城市革命论”,他认为前者是文明起源的开始,后者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两次革命论”构成了柴尔德文明起源理论的完整框架。柴尔德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有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唯物史观、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对阶级的认识上。但由于历史局限和他自身的理论局限,柴尔德的理论也存在以下不足:时代的局限性、研究区域的有限性、研究不够系统以及将“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不确切等。柴尔德的哲学基础具有两面性,他在辩证法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唯物史观坚持不够。  相似文献   

17.
“河图洛书”源于先秦文献记载的神话传说,长期以来,其因特有的不可知性和神秘色彩,受到了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并给研究者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众多的推测。如,先秦的文化起源论、汉代的神道设教论、宋儒的哲学文本论等,在历史上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随着多科文化现象研究的蓬勃兴起,如何进一步认识和看待“河图洛书”.研究其与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水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关系,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20,(4):13-16
《图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研究》一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山海经》进行了新的解读,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种文献贯穿起来,为中国文明起源和五帝时代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和五帝时代历史研究的学术进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明起源”作为国内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舶来语,主要用以说明距今五千多年至“三代”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但是否合适的问题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似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就没有问题。其实马恩晚年虽借用了“文明”等术语,但对其核心内容如剥削、阶级性、虚伪、贪欲、国家镇压机器等都是持具体批判与整体否认态度的,尽管认为如此发展有其必然性,与其他学人用“文明”“野蛮”区分历史进步、停滞与落后,即无意中把知性专断与西方普遍性的观念传播开去明显不同,因为马克思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数人得到解放出发看问题的。从历史研究追求平实公正应该使用更中性一些术语看,用褒义明显的“文明”来说某一时段历史的特质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说甲文明意味着乙不文明或野蛮,必然分出等级差别。回到传统中国,被视为“文明起源”这一段历史,中国古人认为是“大同”向“小康”、“公天下”向“私天下”之过渡,是以物役使人性的开始,是战争杀伐愈益激烈和彼此互助走向你争我夺、淳朴自然走向尔虞我诈的时期,此与马恩的认知明显具有相通之处。古史研究使用“文明起源”作为关键词展现的是西方资产阶级重物质、轻人道的历史观,体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不仅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又称“国画”,顾名思义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它以“笔墨”为精神内核,以工笔和写意为技法,将浓墨重彩渲染于绢或纸上,有形与无形中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 格、心理、气质。中国画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中衍生而来,与中华之文明同步起源,与文字同样有着记录历史的神圣使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