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秦岭 《今日科苑》2005,(6):36-37
在《西游记》里描写过一个“女儿国”的事,那个国家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她们传宗接代的办法就是喝一条河里的水。猪八戒就曾因渴误饮河水而怀孕,闹出了大笑话。这当然只个神话。  相似文献   

2.
你看过《西游记》吧,你对里面描写的女人国还有印象吗?书中关于女儿国的多处诱人描述,曾使多少的单身汉垂涎欲滴。遗憾的是,小说里虚构的情景毕竟代替不了现实的世界。然而科学家发现,生物世界里的“女儿国”竟然确有其事。荒山野外鉴定“女儿国” 半个世纪以前,一位爬行类动物学家在野外采集蜥蜴标本。回到营地后,他想把各种蜥蜴分门别类。这时他发现,在他的袋囊里,有一种蜥蜴(后来被命名为“雌鞭尾蜴”)竟然全都是雌性的。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对此有点纳闷:今天真是邪了,怎么抓的全是母的,难道公的都跑光了?但转瞬间…  相似文献   

3.
"女儿国"独特的生育方式《西游记》中,唐僧一行四人有一天来到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度,这里的人老老少少全部都是女的,除了唐僧师徒,一个男人的身影都看不见,因此这个国家被称为"女儿国"。那么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这里没有一个男子,妇女们如何生育?原来女儿国还有一条奇怪的河流,名叫"子母河",妇女们到了生育年龄后,如果想要孩子,喝这条河的水就可以怀孕生娃了,生出来的孩子也没有男孩,全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这是神话小说,现实世界中有一种玩具“变形金刚”却真的能变。20世纪80年代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首先推出第一批战士可以变形为汽车的变形玩具,后来随着《变形金刚》动画片和电影的公映,这类“变形金刚”玩具迅速风靡全球,受到青少年和儿童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雷公电母”.“面目狰狞,威力无比”,是人们敬畏的神灵。这是因为,雷电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一秒钟就有100次闪电发生,经常有巨大的破坏力。古人不知道成因,对它充满了恐惧。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2012,(11)
相信大家对《西游记》一定不会陌生,从经典央视版本到现在被反复吐槽,《西游记》可以说是陪伴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漫也开始了“卖萌风”,  相似文献   

7.
贫子衣中珠     
“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是《西游记》里对火焰山的描述。真正的火焰山如何?是不是如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一样恐怖?  相似文献   

8.
卡通动画片《西游记》不但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而且被奉为儿童卡通动画片的经典!可以说,对动画片《西游记》,许多少儿是百看不厌。正是由于少儿对《西游记》的钟爱,洪恩公司准确的抓住了少儿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等人物形象编撰了少儿学电脑系列图书——  相似文献   

9.
何谓“人参果”?查权威巨著《辞源》、《辞海》及《植物大辞典》(台湾版)均无记载。但是,现代著名学者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里“参考词目”中都列有“人参果”条目,不过是引自明代著名文学家、长兴县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则有关“人参果”的神话传奇故事。说的是,西方仙界万寿山有一座五庄观,观主是老仙人镇元子,圣号世同君,乃道行高深的地仙之祖,他在后园栽有一棵人参果树,此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再三千年才得成熟,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  相似文献   

10.
李娇  李祖明 《科教文汇》2008,(8):161-162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却”的使用极其频繁,用法灵活,其意义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彼此间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本文着重就虚词意义作一简单分析。例句后的前一数字为回数,后一数字为页数。句中的“却”用一表示。  相似文献   

11.
你一定听说过《西游记》中唐僧一行去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吧,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姑且不管,然而在我们身边却真真切切有着一个类似的故事。广东某一山区的村寨里,曾连续多年出生的全是女孩,人们急了,照这样下去,这个地区岂不变成女儿村了?当地村民求神拜佛,就是无济于事。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钻机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造成了铍的扩散污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29日.在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内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其绘制时间比《西游记》成书时间早近百年。  相似文献   

13.
古典名《西游记》中描写,齐天大圣孙悟空去赴蟠桃会,想偷吃玉液佳肴,便卖弄神通,拔下几根毫毛,放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喝声:“变!”,即变成一些“瞌睡虫”,奔向负责看守的众力士,使神仙力士们很快入睡,悟空乘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这神奇的“瞌睡虫”,在书中多次出现,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睡眠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07,(Z1)
来自中国本土?自印度进口?前些时,《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终于在首都博物馆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在这之前,来自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一件展品———“神猴哈奴曼胸像”早已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据报道称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  相似文献   

15.
黄金长假快结束的时候,刚刚上初一的孩子忽然慌慌张张地跑来问我,“作业里还有一篇中国名著读后感、一篇著名童话故事读后感写不来,怎么办?”我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告诉他,“中国名著电视上平时演得很多,《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啊,还有《西游记》,你最熟悉了吧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文化》2009,(6):17-17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蚂蚁已放弃性交,发展成全雌性物种。这些蚂蚁通过自我克隆来繁殖——蚁后会复制自己,生出基因相同的“女儿”,成立蚂蚁世界中的“女儿国”。  相似文献   

17.
王志玉 《科教文汇》2009,(6):233-233
试图从韵文这一新的角度,对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唐僧这一人物形象提出一点新的看法,一方面有关唐僧的韵文为这一人物的人性化特征提供了一个佐证,另一方面这些韵文又凸显出唐僧身上浓厚的文人气息,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又与《西游记》的作者身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试图从韵文这一新的角度,对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唐僧这一人物形象提出一点新的看法,一方面有关唐僧的韵文为这一人物的人性化特征提供了一个佐证,另一方面这些韵文又凸显出唐僧身上浓厚的文人气息,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又与《西游记》的作者身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绘了一种“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的奇花异果。这传说产于西域万寿山五庄观的“人参果”学名蕨麻,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资源植物,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及园林价值。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食品”,蕨麻的名字并未随小说《西游记》一同家喻户晓。青海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军乔历经千辛万苦,对蕨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实现了蕨麻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使得这传说中的“人参果”进入了千千万万百姓家中,相关产业也成为了青海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佚名 《知识窗》2013,(17):59-59
在神话传说中,许多神仙有三只眼睛。《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有第三只眼,《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也有第三只眼。不过,也许你想不到,我们其实也长着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