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经研究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拳击比赛在以下四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主动进攻。首先,是对手想进攻还未进攻时,即犹豫不决时。 其次,我做假动作时,如对方判断错误随即做出反应动作,因发现是假动作,思想马上放松,在中止反应动作的瞬间进行攻击。 第三,我已判断对方要做假动作,当其动作刚一出现时,立即直接上步主动进攻打击对手。  相似文献   

2.
运动专家的预期优势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在解释为何专家具有预期优势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主要原因是传统研究在概念上混淆了预期反应和动作选择反应,无法揭示运动预期与运动水平相关本质.运用图像定格技术,在实验技术上清晰分离预期反应和动作选择反应.并借鉴"专家-新手"研究范式,探讨羽毛球竞赛情景中运动预期与运动水平的相关本质.发现运动专家的预期优势主要表现在预期正确率上,预期反应时并无优势.正确预期显著缩短运动行为选择反应时,错误预期显著延长运动行为选择反应时.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前直拳、后直拳、后鞭腿三个动作为研究题材,对不同水平12名散打运动员的视觉选择反应时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一方面为散打运动员反应时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为散打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针对性、训练手段的有效性的动作视觉判断反应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得出:视觉选择反应时可用做比较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的一个参考指标。运动员预知一个动作与预知有两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时,其反应时延长。而当运动员预知二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与预知有三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时,其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4.
心理因素与平衡木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衡木是女子竞技体操中要求动作准确性、稳定性很高的一个项目。影响稳定性的原因很多,而心理因素则是影响平衡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为研究此问题,一九七九年于济南全国体操比赛对45名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平衡木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中的基本功、技巧翻腾动作的稳定性作了调查统计,并且对运动员在上平衡木器械前与赛中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访问。在实际调查中,评定不稳定的指标是根据一九七七年国际体操最新规则[3](女子部分)平衡木第十五条扣分部分的第6、7两款为依据,确定小、中、大晃以及掉下而进行分别调查统计的。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紧张,不紧张等是通过访问,根据运动员自述比赛时心理状态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反应是有机体对信号刺激有意识的应答行动。反应过程中的显著特点是时间短。根据信号刺激的多少和反应速度的不同,又可把反应分为简单动作反应和复杂动作反应。在简单反应过程的潜伏期中只有感觉、联想、运动二个阶段,故潜伏期短,反应快;而复杂反应过程的潜伏期里就有感觉、区分判断、再认、选择、运动五个阶段,潜伏期长,反应较慢。根据反应特点,反应的速度主要表现在快速性、正确性、及时性三方面。一、反应在跆拳道运动中的表现特征1.跆拳道是一种复杂动作反应  相似文献   

6.
樊超 《体育世界》2010,(12):7-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第十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36个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女单前三名的选手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对难度进行了选择与编排,而且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难度动作的选择与编排在成套动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1997—2006年仲满训练、比赛情况 仲满出生在江苏省南通海安县。上小学时就进入海安县少体校练长跑。1997年14岁时,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被南通市体校击剑教练发现,并输送到江苏省佩剑队。我第一眼看中仲满的原因是:身高条件好,手臂长,动作反应敏捷,有速度,爆发力在同年龄队员中比较好,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加上练起来很拼命。是个天生练击剑的好苗子。仲满直接进入了江苏省佩剑队,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以第16届亚运会100 m跑56名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后蹬时间的压力曲线为研究对象,将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分成3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蹬力达到阈值时间(反应动作时间)是造成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力量与爆发力是造成男、女运动员蹬力达到阈值时间(反应动作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男运动员40 kg压力阈值,女运动员合理的压力阈值是25 kg;电子起跑监测系统中,合理的起跑反应时限应是国际田联起跑反应时限100 ms的基础上加上蹬力达到阈值时间。  相似文献   

9.
女子跳马手翻转体360°这个动作,自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第廿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体操比赛中出现,至今已10年。在1972—1975年间举行的世界锦标赛和其他的一些比赛中,这个动作是自选动作中用得最多的,也是难度中最普及的一个动作。然而从完成动作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运动员完成得很好以外,大多数运动员完成得都不太好,主要是由于转体时身体不绷直,转体的速度慢,推手的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每个运动员动作编排特征,为中国体操队在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双杠项目训练工作中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们已经在新周期规则的变化下减少了空翻挂臂类型动作,而支撑类和大回环类型动作已经成为了当前赛季的主流;(2)进入决赛的8名运动员中有87.5%都采用了团身前空翻转体180°下;(3)在都是高难度编排情况下,动作完成质量也是非常关键,在相同得分的情况下E分高的人排名领先,所以在编排高难度动作套路时也要将动作完成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电机械延迟(EMD)及其研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50年代,日本学者猪饲道夫应用肌电图方法,对反应时进行了研究。根据猪饲的结果,反应时包括两个部分:①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同步放电开始的一段时间;②从同步放电开始到肌肉机械运动开始的一段时间。猪饲的主要兴趣虽集中在反应时上,但对EMD进行研究的幼芽已开始萌发。从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最先明确提出EMD这一指标的学者是Alfred Weiss(1965),Weiss氏将反应时划分成:前动作时(PMT)和动作时(MT),后者又称电机械延迟(Electro-mechani cal Dalay简称EMD),即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到开始产生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阻断视频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并考察知觉动作匹配程度(按键反应、动作反应)对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25名男性被试有偿参加试验,包括专家组(7名一级运动员)、中等水平组(10名二级运动员)和新手组(8名业余爱好者).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阻断的增加,预判准确率上升,反应时缩短,专家组的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新手组;按键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动作反应时的准确率,但反应时长于动作反应的反应时,专家组的动作反应时和准确率明显优于新手组;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的接发球反应时多集中在最佳接发球时间区域,对接发球时机的判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反应时与动作速度精确度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进洪 《体育科学》2001,21(1):66-68,78
人对自己运动行为控制有3个必须环节:辨认信息,选择反应,及对具体反应动作的程序化。研究影响这3个环节所必须的时间(反应时)的因素,对认识和提高运动动作的速度及准确性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动作的复杂程度(例如在一个动作中增加反复次数)会延长所有年龄组被试的反应时。但动作复杂性对学前儿童及老年人的反应时影响更大。同时,反应的快慢似乎与动作精度的关系大过与动作速度的关系。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些数据的神经心理机制,及其对动作教学训练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作识别是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辩认,并将知觉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捷性或认知加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球运动员反应判断与自信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技术动作的结果或运动成绩取决于若干因素--运动员对对方技术的感知、判断和运动员对自己动作的控制等环节,这些环节又直接与自信心和行为控制相关.研究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这些环节中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反应时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上专业运动员显著高于业余运动员;左强势手运动员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略胜于右强势手运动员;反应时与反应准确度的相关关系大于反应时与信心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麒 《体育学刊》2000,(6):54-55
动作识别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辨认并将知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敏捷性或认辞别中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大学体育系女生和非体育系女生功率自行车上从事递增运动负荷时的反应时、心率、动作频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测试结果表明:体育系女生的反应时不仅在安静状态时比对照组短,而且在递增运动负荷时的反应时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体育锻炼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反应性,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单杠单臂向后大回环是1979年国际体坛上出现的新型独特动作,它打破了过去认为在单臂大回环通过杠下垂直面时经受不住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脱手的传统认识,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第四届全运会上,我国单杠冠车邹利敏在成套动作中也成功地完成了单臂向后大回环。现在国家集训队的付鲁明已在海绵坑单杠上能完成二臂交换的单臂向后大回环、连续二次单臂问后大回环、单臂向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单人项目,即所谓的翻腾动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高、轻、飘”的盛誉。近年来,我国单人项目运动员无论在难度上、质量上又攀登了新的高峰。一九七九年全国技巧比赛,广东运动员吴华新首次成功地完成了1080°直体旋;今年的全国技巧冠军赛,广东的陈世民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动作,得到9.8分的好成绩。第一个在比赛中完成1080°旋的是美国的斯蒂夫,十个月之后,我国运动员就高质量地攻下了这个难度动作;前空翻三周是我国运动员第一个成功地用于比赛中,可是完成这个动作却花费了长达四年时间。早在一九七六年,我国就有人探索空翻三周动作。最早的是江苏的胡星刚和广  相似文献   

20.
正5.多元化的辅助练习是训练的基础体操跟头动作的辅助练习根据动作难度的不同有很多方法。比如在学空翻动作时经常会用到蹦床和海绵坑,这是为了使学生消除恐惧感。在学生对动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又如在海绵坑里垫上一定高度的垫子,使学生能够在空翻落地时建立位置的概念。还有单杠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