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苏武李陵诗》简称《苏李诗》,是假托苏武、李陵之名而写的一组组诗,有关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诗歌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关于苏李诗的形成:《苏李诗》是从梁代的《李陵诗》中派生出来的;《李陵诗》并非后人伪作;《李陵诗》是汉末交州避难难民之作。苏李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离别诗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曾坤 《语文知识》2015,(1):75-76
杜甫诗集中有三首以《望岳》为题的诗,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写东岳泰山的诗,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其为:"公集当以是为首。"浦起龙的评价虽有一些拔高,但该诗写得很成功当是千载不刊之论。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起初笔者发现,学生认为这首诗很难理解,于是笔者便引用王维的《终南山》诗,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快速地理解了这两首诗,而且饶有兴致地背诵了《终南山》。下面将这两首诗进行  相似文献   

3.
《苏武李陵诗》简称《苏李诗》,是假托苏武、李陵之名而写的一组组诗,有关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诗歌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关于苏李诗的形成:《苏李诗》是从梁代的《李陵诗》中派生出来的;《李陵诗》并非后人伪作;《李陵诗》是汉末交州避难难民之作。苏李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离别诗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薛涛所写的《离诗》,是《五离诗》,而非《十离诗》。写《离诗》的原因是得罪了韦皋,而非得罪元稹。  相似文献   

5.
《青纱帐——甘蔗林》(下简称《青》诗)是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同志的一大力作.郭小川写《青》诗的姐妹篇《甘蔗林——青纱帐》,目的是为了表现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那么,写《青》诗又想表现怎样  相似文献   

6.
【闺怨诗简介】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宫怨诗在历代都有佳作,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宫怨诗。班婕妤的《怨歌行》、  相似文献   

7.
一写人物诗不自白居易开始,但白居易写了很多人物诗,其内容之丰富,是古代诗人中少有的。这里不准备谈他有名的《琵琶行》、《长恨歌》叙事抒情的人物诗,也不准备谈新颖别致的《有木诗八章》、《李都尉古剑》等托物寄情的讽人诗;只是摘取其塑造老人形象的《杜陵叟》、《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不致乐仕》、《江南遇天宝乐叟》等篇来谈谈其人物的典型性。并借以讨论所谓“白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红岩》中的成岗是以陈然为原型塑造的典型形象.“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这十二句诗以《我的“自白书”》为题首次出现于《在烈火中永生》一书,继之收录于《革命烈士诗抄》。这首诗不是陈然烈士遗作。陈烈要写的诗只留下一个标题,一个中心思想。一九六三年,《红岩》作者罗广斌谈到,在写《在烈火中永生》时,为了突出烈士形象,以陈然临刑前要写一首诗的打算和他在刑庭上威武不屈的气概等史实为依据,由几个人共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1991年第二期上,刊登了江苏王修志同志写的《古诗中的集名体》一文。该文称:“人或误传药名诗始于宋代的陈亚,其实它发端于唐代,以张籍的《答鄱阳客诗》为先导。”我认为这一结论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是错误的。早在张籍之前,南朝的集名体就十分流行。我们一查阅淥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就能见到沈约写的《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奉和竟陵歪药名诤》、《和陆慧饶百姓名》,梁简文帝萧纲一写的《药名诗》、《卦名济》,范云写的《州名诗》、《数名诗》、《奉和齐  相似文献   

10.
《鱼丽》和《南有嘉鱼》二诗,后人大多认为是写"宴飨宾客之诗"或"贵族宴飨宾客之诗"。此二说均有破绽。通过探讨"君子"的身份,并从挖掘"鱼"、"樛木"、"甘瓠藤蔓"和"鵻"等意象的深层含义入手,可以看出此二诗均为写"贵族男子婚宴之诗"。  相似文献   

11.
一、背诵导入生背诵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诗词:离别诗,写西湖的诗,陆游的诗,写春景的诗。引出课题。二、整体通读,了解诗意(生读诗词,自学生字,借助注释了解大意。师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生齐读。然后比较这一诗一词的异同)生:都是写钓鱼的。生:都是先写景再写人(渔翁)的。生:作者不同。生:《渔歌子》是词,《江雪》是五言诗。师:体裁不同。生:钓鱼的季节不同,《渔歌子》是春天,《江雪》是冬天。  相似文献   

12.
上周星期六,轮到我为六年级的留守生上课,我选择教学《留守生》这首诗。这诗是我写的,发表在《科教新报》上。  相似文献   

13.
1.可遇的红蜻蜒曾经写了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的苏拉,又写了《可遇》。我一直认为,真正能流传下去的诗,是歌词。许多流传下来的唐诗、宋词、元曲,当时就是歌词,再往前推,《诗经》中的诗,也是歌词。所以,当下能真正流传到后世的诗。是现在的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歌声给这些歌词插上了翅膀,让它们飞向了未来。苏拉是一个词人,为歌者写诗。《晚霞中的红蜻蜓》《可遇》部是苏拉为杨钰莹而写的歌,每当我听着杨钰莹的歌声,我就会想象我们的后人在听到这首歌时所会有的感动。  相似文献   

14.
《前出塞》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组边塞诗。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用兵吐蕃之时。诗人先写过《出塞》诗九首,后又写了《出塞》诗五首,因此加"前"、"后"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拓荒者,他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爱之神》。1919年4月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他》,这首诗标志着现代爱情诗的成熟与完美,是奠基之作。鲁迅还提倡并保护爱情诗创作,他不仅鼓励、指导"湖畔"诗社年轻的爱情诗人汪静之写爱情诗,而且当封建顽固者攻击、抵制甚至扬言封杀汪静之时,他挺身而出发表反击文章为汪静之辩诬,并当面鼓励汪静之要勇敢地写爱情诗,因为青年有写恋爱诗的权利。年轻的汪静之在处境最困难时受到鲁迅的支持与保护,又积极投入爱情诗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上,后来,被作者收入《野草》。鲁迅自称《野草》是“散文诗”。这种文体,与一般的抒情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同诗却十分接近,可以说,是用散文的形式写出来的诗。其特点是,不论写人,还是叙事,作者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17.
最早写悼亡诗的是东晋的潘岳。最早写悼亡词的是北宋的苏轼。最早写游仙诗的是晋代的郭璞。最早写散体大赋的是西汉的枚乘(其代表作是《七发》)。最早的山水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最早的七言诗是张衡的《四愁诗》。最早专力作词的文人是柳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认定李商隐《吴宫》诗为写三国吴主孙皓事,否定了该诗是咏吴王夫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亦门S.M.,原名陈守梅,又名阿垅,是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和诗人.解放前后,他写过近百万字的诗论,其著述之丰,在新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关于他的诗论著作,主要有《人和诗》、《诗与现实》(三册)、《诗是什么》.其中前两种写于解放前,后一种写于一九五三年,计十八万八千字,于次年五月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赵华  王锐 《现代语文》2007,(11):123-123
《豳风》是《诗经·国风》中最早的诗,共七首,均产生于西周。《东山》是《豳风》中周公东征时期写的诗歌,属《诗经》中的征役诗。有人认为诗的作者就是参加这次东征的士兵。这首诗意蕴丰厚,笔法摇曳,堪称《国风》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