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此外还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纸币指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学说,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时,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当纸币的流通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时,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因纸币过多而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只有在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在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以前,由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渠道而转化成为宝藏,银行券也随时可以自由兑换成为金属货币,所以通货过多的现象就不会发生。当然,个别国家在大规模战争年代里,如美国在17751779年独立战争时期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强制发行大量的纸币,也曾引起当时的通货膨胀,不过这种情况是罕见的例外,而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则是常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发行和流通两个环节共同决定的,通常发行是由国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流通次数是指同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转手的次数。二要弄清这一公式的使用范围。它是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提出的。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主色调为橄榄绿色,票幅长130毫米,宽63毫米,正面主景图案为毛泽东头像,背面主景图案为杭州西湖。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经济生活》教材2008年3月第4版,将纸币的产生表述为:"后来,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将纸币的含义表述为:"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013年4月第5版的教材则将纸币的产生表述为:"后来,又产生了纸币。  相似文献   

7.
《河北自学考试》2004,(11):24-2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当企业偿还赊购商品的价款时,货币发挥着怎样的职能…○①流通手段②支付手段③购买手段④价值尺度2……………………、现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①商业信用②国家信用③消费信用④银行信用3……、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多采用○①公司制②法人制③单一制④会员制4、纸币本身无价值,在单位纸币代表金量一定的条件下,其代表……………………………………………的价值决定于○①金属货币的价值②国家给其制定的价值③商品的价值④流通中…  相似文献   

8.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例: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A.0.5元货币的购买力B.1元货币的购买力C.2元货币的购买力D.4元货币的购买力【解析】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纸币发行量。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  相似文献   

9.
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发行的人民币(纸币)和2000年10月16日起在全国发行的第二批第五套20元人民币(纸币),它们的背面分别涉及了7种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重评“大明宝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新版人民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8月31日起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1角硬币,与1999年版人民币同时流通。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版人民币发行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31日起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1角硬币,与1999 年版人民币同时流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其中包括大量的相互关系密切、较容易混淆或弄错的概念,考生掌握起来颇有难度。这里选择该课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意在帮助广大考生朋友,通过这一系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确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货币与纸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货币是指金属货币,它本身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纸币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作为流通手段,没有价值的纸币可以代…  相似文献   

15.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金属货币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不断出现钱荒现象,贱金属货币给商品的大量流通造成了极大困难。四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在四川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从而出现现代纸币的雏形——交子。交子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贸易和货币、纸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较激烈的问题之一。通常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的。但通过对汉、唐时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说明了金属货币流通中同样也会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因而可从汉、唐时期的经济思想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和全部活期存款或全部存款)超过了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量(即纸币和全部活期存款或全都存款的必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属于纸币流通的经济范畴,其必然结果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中有人将“一定时期内物价的一贯上涨”定义为通货膨胀.这当然可以概括一种现象,但并未揭示其实质.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造成的.因此,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必须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了必要量联系在一起,才能说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专指纸币的发行量而言的,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纸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在一定的时点上,纸币的发行量,应以当时社会生产增长率为根据.根据西方经验,纸币发行量的具体计算公式是: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加上可以承受的物价上涨率(即指限于一位数百分点);再加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率(负值),这个负值指原来流通中货币量中的沉淀部分,经验数据是(一)1%;最后乘上原来的流通中货币量,即为计划期的货币发行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信贷投放规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2,(25)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了首套人民币,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老版人民币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人民币汇率研究的基本课题 第一,人民币汇率怎样决定,由谁来决定?是由政府用行政命令决定,还是由市场自主决定?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第二,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无论是市场决定,还是政府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是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我们需要探究,到底是哪些市场力量或者说具体的经济因素,决定了人民币处于某一特定的价位,或从某一价位发生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梁启超纸币发行思想为线索,介绍了梁启超纸币发行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梁启超以解决财政困难为目的,希望在中国建立国民银行制度,通过纸币发行为政府公债打开销路,并藉此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纸币滥发问题,但现实使他最终认识到中央银行制度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