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超群 《学语文》2013,(6):48-50
现在一般把《氓》看作是一首弃妇诗。《诗经》中的“弃妇诗”有不少,如《邶风·谷风》、《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蕹》等等。但就知名度而言,《氓》的名声最大,是《诗经》选本必选之篇目。这首诗甚至被人誉为“《诗经》中弃妇诗最优秀的篇章”。《氓》与其他弃妇诗之间有何不同,何以《氓》被后人如此广泛的接受?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看看前贤是怎么解读《氓》的。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用了陶渊明的三篇(首)诗文:《归园田居》、《饮酒》(之五)、《桃花源记》。这三篇(首)诗文都表现了陶渊明归园农耕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陶渊明的人淡如菊、味浓如酒、气傲似松、志廉似竹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作为一个诗人而著称的 ,其中又以田园诗的成就最大。几千年来 ,他笔下所展示的那平和、静穆的世界和他那光辉伟大的人格 ,曾诱惑多少人去追求一种田园理想和牧歌式的生存环境啊。《归园田居》五首写于晋义熙 2年 ,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陶渊明一生三仕三隐 ,而每一次出仕都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我们可以把《归园田居》五首看作是其告别旧环境和投入新环境的“开场白”。《归园田居》中作者始终沉浸在一种“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的昂扬而欣喜的愉悦之中 ,归田后他几乎一直生活在这种宁静、轻松、自由的心境中。他强调…  相似文献   

4.
招婿·赘婿·弃夫——《诗经》赘婚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赘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在这种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与其他男娶女嫁的聘娶婚家庭不同,女子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男子一般居于从属地位。赘婿的去留取决于妻子及其家庭的态度,有的有幸成为女家的继承人,有的不为女家所容,蒙受屈辱,甚至被扫地出门,成为弃夫。《诗经》中的《邶风.匏有苦叶》、《王风.葛藟》和《小雅.我行其野》是反映赘婚的篇什。赘婚的产生,根本的原因是家庭财产继承制。在我国古代,只有男性后代才拥有家庭财产继承权,所以那些有女无男的家庭要从外姓中选择合适的男人来培养财产继承人并实现传宗接代的愿望。其次是双方居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男子可免财礼而解决婚姻问题,女家通过招婿增加劳动力,双方各有所得。再次是母权制从妇居的遗响。  相似文献   

5.
《诗经》以婚恋、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中有近十首反映婚姻悲剧的弃妇诗。它们分别是《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邵南·江有汜》《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和《郑风·遵大路》等。其中以被称为姊妹篇的《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具代表性。它们所表达的感情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饱满,运用的艺术手法丰富灵活、独具特色,可谓异曲同工。以《氓》和《谷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抒情艺术的比较赏析,准确体味作品的情感意蕴,深入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弃妇诗”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是秦国士兵抵御外族侵略的军歌(一说是秦国帮助周王抵抗外族侵略的军歌)。全诗充满爱国情感,表现了士兵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和激越豪迈的气概。《诗经》中的战争诗,除了叙写战争之外,还有的表现征人的厌战及怨恨情绪(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有的描写思妇怀远(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有的表现征战及繁重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如《邶风·式微》《魏风·陟岵》)。为什么《无衣》会表现出与以上诗歌不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7.
一、“1935年10月4日下午,天气很阴沉,我在金陵大学北大楼朝北的一间教室里,在听季刚老师讲《诗经》……这一天,他正讲《小雅·苕之华》,当他念完末章群羊坟首,三星在罾。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之后,又接着把《毛传》‘群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雷,言不可久也’,用非常低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风》中的六首诗提出新的阐释:《周南·汝坟》写妻子与丈夫团聚时希望他不要再离开自己,为了强调这一点她特别提到过去一个王室成员对自己的骚扰,但被自己机智地打发走了;《召南·江有汜》是一位青年男子在过去的恋人出嫁时所喝的哀歌:《鄘风·蝦(?)》的主旨决非"刺奔女",而是男方家长指责女方家长将女儿另嫁他人,背弃了过去的约定;《卫风·竹竿》是一首失恋者的哀歌,他的心上人已远嫁他乡;《郑风·将仲子》写少女在恋爱中畏惧外来压力,实行自我压抑,她是一个恶性自律的弱者;《陈风·东门之扬》描写一次约会,一方先到,他几乎等了一夜。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厌战心理。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使我们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0.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十课《诗四首》包括《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这几首诗的共同点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因此,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固有顺序逐首进行讲析,总觉形式单调,学生也常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我反复琢磨了这几首诗的思想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整合,并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归园田居》第一首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相似文献   

13.
杨密 《中国教师》2014,(Z1):193
<正>一、《孔雀东南飞》的发展背景《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背景。最早,在《玉台新咏》,当时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诗前,有一个序文的描写:"在汉末建安中,在庐江府,有个小吏叫焦仲卿,他的妻子叫刘氏,他的妻子被仲卿的母亲所遣,她发誓不再改嫁。在其家的逼迫下,投河而死。当仲卿听说后,也上调而死。当时地人因此很伤心,写了这首诗来祈祷。"这是序文的全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古  相似文献   

14.
五代后蜀国词人顾夐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讲述了一个夜不归宿的男子第二天回家受到妻子埋怨后和妻子的争吵甚至抢白妻子的故事,该故事中妻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争辩语得到王士祯“自是透骨情语”的好评。其实,顾夐通过这首词对丈夫提出了诸多批评,可以将其批评概括为“男人的十宗罪”,并让一位性格刚烈的妻子代替天下受尽委屈的妻子发出对缺乏体贴之心的男人的讨伐。这是对这首词的最好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悲时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陆机《短歌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赖知禾泰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杜甫《羌村三首》)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  相似文献   

16.
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他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归园田居》第一首,即《少无适俗韵》。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相似文献   

17.
《诗经·王风·大车》之诗义,古今学者解说纷纭。本文综合古今有代表性的七说,从古人称谓习惯、古代车服制度、诗中约誓之辞、春秋时期婚恋状况等方面加以考察,认为七说中“征夫思妻”说最为可信,《诗序》首句所言“刺周大夫也”,乃推本之论,与《诗传孔氏传》所言“周人行役而讯其室家”的解说并不矛盾,只是说诗角度不同而已。而“序首”之下文字,恐为东汉时人附会,所谓“男女淫奔”之说,实不足凭  相似文献   

18.
宋强 《现代语文》2004,(4):46-46
这部电影又称《肖申克的救赎》或《月黑风高》,是根据斯蒂芬金的畅销小说改编的,曾荣获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安迪·杜弗瑞是英格兰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却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于是妻子有了外遇。在妻子又一次去和情夫幽会时,杜弗瑞怒火中烧,喝了很多酒,并准备好了手枪  相似文献   

19.
李平 《现代语文》2009,(5):146-147
唐人张固的《幽闲鼓吹》中载有一则趣闻:李贺以歌诗谒韩吏部,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学习认识了解了不少诗人,《归园田居》及《饮酒》,使我们认识了陶渊明,这位魏晋南北朝时期脱颖而出的个性化诗人。当然,他的作品有许多,这里只对他的两首诗作一下对比浅析、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