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海所演绎的每一首琵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题、丰富的意蕴和深邃的境界,同时也彰显着他那极富个性特色的创作理念。本文从作曲、演奏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了刘德海琵琶作品的艺术特征,并简要探讨了学习和演绎刘德海琵琶曲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芷廷 《教育艺术》2011,(2):38-39,43
刘德海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他在琵琶演奏技艺的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老童》、《天鹅》、《春蚕》、《秦俑》、《童年》五首独立的作品组成的《人生篇》是他的顶峰之作。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高超的创作技法以及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琵琶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刘德海先生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理论,下面就此来对其展开简要的分析。一、《老童》与《童年》几年前就开始学习并演奏刘德海先生创作的《老童》这首作品,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看似复杂多样、令人眼  相似文献   

3.
琵琶是一件外来乐器,但经过与中华音乐文化几千年的融合,琵琶已经演变成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乐器。其的演奏技法比较复杂,在这一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有刘天华和刘德海先生,作为从事琵琶教学的教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会如何继承和创新琵琶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4.
刘德海是当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本文从琵琶作品创作、演奏技能创新、琵琶理论的出新、教学流派的形成四个方面论述他对中国民族器乐尤其琵琶作出的令人瞩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刘德海琵琶演奏和创作审美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从他对琵琶技术继承与发展、技术与艺术、文化与艺术的认识方面表述美学思想,分析了他的琵琶艺术是曲学、哲学、美学相互渗润、融为一体的结晶,他的琵琶艺术的美学品格就是意随曲动、人琴合一、委婉流畅、浑然天成,他的作品和演奏形式具备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四个特征,满足了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刘德海新编<陈隋>是在传统琵琶文曲<汉宫秋月>(曹安和演奏谱)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除对原曲精髓有所继承之外,刘德海还从段落结构、指法技巧以及审美意蕴等方面进行新编,这体现了他对传统音乐继承与创新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琵琶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其对艺术方面的开拓进取与执着的精神,将其所创作的五首乐曲推向巅峰,尤其是在艺术特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各方面均被人们奉为当代经典。本文具体论述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有利于为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刘德海的琵琶曲。  相似文献   

8.
刘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琵琶曲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宗教篇》主要包含了《滴水观音》、《喜庆罗汉》、《晚霞情趣》、《白马驼经》四部作品,是其系列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体现了刘德海先生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和兼收并蓄的创新理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宗教篇》的创作特点,让更多的琵琶曲演奏者能够对刘德海先生的作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在演奏实践中运用《宗教篇》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悠久,技巧繁多,表现力极为丰富。琵琶演奏和其他乐器演奏一样,不光要长期艰苦的训练,还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要想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掌握琵琶演奏的基本技法是基础。琵琶演奏的技法经过前辈演奏家的诠释和创造,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演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琵琶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凭借着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技巧、充沛的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传统器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琵琶演奏艺术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能力,琵琶演奏入门难,并且演奏技法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琵琶演奏的初学者,本文将探讨琵琶演奏的初学者在琵琶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应加强掌握哪些技巧,从而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出更优秀的琵琶演奏人才。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琵琶是非常重要的弹弦乐器,其演奏手法多样,表现力也是非常显著的。琵琶演奏技法主要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琵琶的演奏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琵琶的演奏效果。在教师进行琵琶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琵琶的特点,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将琵琶的演奏技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余璐 《华章》2008,(18)
琵琶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它有着复杂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我国流传有2000年之久.随着时代的变迁,琵琶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演奏技法.想达到对乐曲内涵的完美体现,必须实现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马幔 《文教资料》2010,(24):78-80
《十面埋伏》是我国民族音乐中著名的传统大套武曲之一,它是一首纪实武曲,以"楚汉相争"为背景,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十面埋伏》形成了众多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版本,现在只有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继承并演奏,而刘德海的新版《十面埋伏》在保持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广纳博采,兼收并蓄,深挖了琵琶艺术本身所蕴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使旧曲新弹,气势恢弘,撼人心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地提升,为了推动琵琶艺术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刘德海先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天鹅》中,刘德海先生首次运用了西洋大小调式,把西方音乐元素融入到民族音乐中,大大延伸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在传统音乐演奏的基础上,刘德海先生创新出"反弹"、"勾搭"等新技法,丰富了这首作品的色彩,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堪称80年代中期琵琶乐曲中的典范.本文通过梳理《天鹅》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分析革新对于推动琵琶艺术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琵琶舞台表演是一种多元艺术.不能靠单一的知识灌输完成,它需要琵琶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演奏技术.而这主要体现在琵琶演奏者的舞台演奏风格、表演水平以及自身的风采方面。琵琶舞台表演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演奏者精力、舞台等外界环境、对演奏内容理解程度、演奏者的演奏技术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琵琶舞台表演能力和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琵琶作为我国古代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早在上千年前便被载入史册。琵琶是西域的乐器,在古时中原和外来邦国的文化交流中传入我国,最初琵琶拥有多种类型,多种结构特色的,在后来和中原其余乐器文化交融后,慢慢被我国文化同化,所携带的西域特色逐渐褪去,渐渐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演奏技巧,有了传统文化的风格,造型在多次改造后成为现代琵琶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其重要一个特点便是在演奏过程中可以伴有富有变化的音色。这种音色的变化主要是由演奏者通过不同演奏手法,从而赋予声音色彩的圆润、柔和、浑厚或者粗狂等变化。所以,琵琶演奏中,音色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本文笔者就对琵琶演奏中音色的变化进行简单探讨,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