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孟子的仁政思想,国内外学者论述颇多。从总的观点概括来看,约有二种:一种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虚伪的,是彻头彻尾反动的;一种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客观上对减轻人民的疾苦有一定的好处,进步意义应予肯定,然而共主观意图还是为封建等级制效劳的,为巩固剥削制辩护的。本文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不论在历史发展的客观作用方面,还是在主观意图方面,都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2.
宁霞 《文教资料》2012,(2):92-94
孟子作为儒家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尤其是仁政说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先从性善论进行阐发,说明了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别从经济、政治、教育方面来解析孟子的仁政思想,从而透视出其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孟子"仁政"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教育三个方面,贯穿着"民本"的主张,孟子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仁政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孟子提出了许多体现"仁政"的主张,主要内容包括:制民恒产,教以人伦,轻徭薄敛,取民有制,为政在人等,本文就孟子的仁政学说分析孟子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5.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就他思想的丰富性和对后世的影响程度说来,很少有几个同时代的人能与之相比。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孟子被尊崇为圣人,他的书也被封为经书,不是没有原因的。解放后,对孟子的评价存在着重大分歧。在“四人帮”“评法批儒”时,孟子简直成了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本文拟在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孟子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扬弃;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阶级属性。中心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仁政理论是以其性善说和民本思想为基础和前提的。性善说是仁政的理论基础。民本思想是仁政的思想前提。对于怎样才算行仁政,如何实施仁政,孟子提出如下理论:制民之产嫩民以德,与民同乐,尊贤使能,仁者无敌。  相似文献   

7.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仁"学思想,将之从道德原则发展为实行王道政治理想的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以推行教化为归宿.在皇权专制的传统社会中,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批判暴政、维护民生的积极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批判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盂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为攻以德”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仁政”学说.本文从“仁政”的含义、盂子实行“仁政”的具体主张、“仁政”学说的理论意义三个方面对孟子的“仁政”学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仁政”论是孟子最重要的思想学说之一,在本质上说,它是具有丰富的民本主义内涵的,是对晚周以来蓬勃发展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的推进和建构。从“仁政”论的哲学基础出发,从政治、经济、教化、社会等方面对“仁政”论所建构的一个完整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进行全面的阐释,从而对孟子的“仁政”论及其所建构的民本主义政治纲领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何顺 《考试周刊》2012,(52):38-39
"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德治""重民"思想的发展,其以"性善论"为前提,主张"人性本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而教育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手段,"仁政"的目的是为民。  相似文献   

11.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的名篇,该文以慑人的气势和雄辩的说理阐明了孟子的治国之策,有力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深入研读课文,我们发现孟子的仁政思想,带有朴素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现存《孟子》一书一说是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万章等人记载孟子言论而成,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孟子生活在战国中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时各国的统治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各国陆续地确立了封建制度。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孟子反对这些促进封建制度确立的改革,他认为应该实行“仁政”以求得统一。实行“仁政”首先应从恢复井田制开始。在政治上他主张保持以“亲亲”为核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并要求统治者给予“民”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限权利,这种以“民为贵”思想是否意味着孟子将“民”的地位置于君主之上呢?通过分析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措施及其终极目的发现,“民”只是在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并非在国家政治权利结构中居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引诗”在战国时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因为它与引诗者的思想紧密相关,它成为智者思想传达的重要方式。《孟子》中的“引诗”体现了这一特点,孟子将“引诗”与其推行的“仁政”思想紧密结合,借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孟子的“引诗”体现了“仁政”思想的双重性,即君施“仁政”与民尽其力,同时,他又将二者的实现与敬行天道相结合,完成了“仁政”思想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亚圣"孟子在继承并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即"仁政"学说及"性善论"."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制民之产(2)民贵君轻(3)贵王贱霸(4)合理分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上升到了治国方面,提倡仁政。《梁惠王》上下两卷作为劝谏君主在治国过程中施行仁政、实现"王天下"的历史名篇,充分体现出了关爱百姓的"保民"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第一次提出“仁政”,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封建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今天我们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一思想的合理内核,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孟子》一书中,他提倡的爱民保民的"仁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仁政爱民思想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节选)一文,比较集中而鲜明地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关注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所提出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措施,而忽视了孟子所提出的生态学思想,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民与君协同进化、持续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是我国伟大的传统生态学思想家。  相似文献   

20.
“亚圣”孟子在继承并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即“仁政”学说及“性善论”。“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制民之产(2)民贵君轻(3)贵王贱霸(4)合理分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