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城市给水管道发生事故,势必会给城市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也会造成经济上的重要损失。因此,必须控制城市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中的质量防范措施。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出发,详细地对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及防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城市排水设施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排水设施又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排水管道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优良,又是决定城市排水系统的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笔者施工经验总结,针对城市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群众生活质量,市政排水工程作为基础建设工程之一受到各界关注。城市排水系统不符合城市标准,可能导致严重灾害。就当前城市排水技术与工艺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市政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排水工程是各城市和地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使排水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就要做好施工的管理及质量的控制工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排水工程中,排水管线的沟槽开挖及管道安装的好与坏,检查井砌筑质量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之前,人们对于城市排水工程也就是寄希望于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只要能喝上安全,放心,高质量的水,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排水工程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排水工程的厂区也能有良好,优美的环境和建筑形态。因此,针对排水工程之前的“封闭静止”的设计理念所带来的诸如功能单一,考虑欠综合等弊端,排水工程的设计思路和建筑理念不仅应该在顺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也应该在顺应现代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变,以便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不仅如此,城市排水设施还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主要从城市排水工程的重要意义,现如今城市排水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善,完备城市排水体系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一下当今城市排水工程在当代城市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排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有关,因此要在施工中,确保施工的质量能够满足城市排水的要求。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没有做好,在暴雨时路面会出现大面积积水,这不仅仅影响人们的出行及正常生活,也减少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市政的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需要穿越各种障碍物,就要使用长距离顶管技术。不但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还给城市的安全排水奠定基础。简要地分析了长距离的顶管技术,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城市建设之中,给排水工程占有突出地位,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国内城市建设发展。现在,给城市排水工程管道施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线路混乱、设备质量较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介绍了齐齐哈尔市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排水管道施工方法与优化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对城市排水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市政的排水工程是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活中,排水管道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可见排水管道的结构稳固是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对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必须放在首位。针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最基础的工程,是保障城市能够正常生活和运转的必须设施,它的施工建设要与城市的整体建设相一致,与城市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在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政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的生命线工程。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是决定城市排水系统的好坏的主要因素,其质量问题也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且由于排水工程市区施工、环境复杂,大部分管网又是埋在地下的,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不仅维修起来异常麻烦,而且一旦不甚,会引起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因此,本文对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细致研究和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唐帆 《科教文汇》2014,(14):142-143
谈到地域文化在公共交通设施中的运用,它可是一种隐形因素,对我们的地域文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公共交通设施设计和运用,完善了开发公共交通设施的功能,体现了城市命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延续并发展了地域的民俗传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篇文章就来阐述基于地域文化对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意义,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设施设计中运用的形式。对其的设计从四个角度来分析,有四个维度:历史记忆、城市性格、科技魅力、材料之美,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和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0—2015中典型年份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与影响机理开展研究,明确区域城市土地扩展动态与要素驱动因子。主要结论为: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指数不断增长,2000—2015间年均增速为4.20%,高于全国的1.28%。“沪宁—沪杭—杭甬”发展的“Z”字轴线上开发强度较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周边县市开发强度较低,“核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显著。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沿干线路网和核心城市展开,经济溢出与外资注入使得外围区县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极具特色,土地开发强度的异质性高且较稳定,布局均衡。③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因素中,自然因素对城市土地开发的约束作用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结构升级而逐渐减弱,城市土地被高效利用,克服基础地理限制的能力不断增强。发达的交通路网便利了生产资源的流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土地的开发,显著提高了开发强度。同时,较高的城市行政等级在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吸引、交通设施等方面产生虹吸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需求增大,助推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杰  金海 《资源科学》2015,37(7):1384-1393
本文基于DEA-ESDA-GWR研究框架,全面分析了2000-2012年长江中游地区41个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总体特征、区域差异以及时空演化格局,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外商投资水平等5因素作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平均水平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差异性显著,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相一致的不平衡性;2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强烈的空间关联特征,2004年以前表现强烈的空间正相关,2004年以后演变成强烈的空间负相关,各城市随年份演进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3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变化是各影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吸引外商投资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效率产生的影响以2008年为分水岭,影响由负变正。其中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吸引外商投资水平是造成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与演变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城市管理日渐成为改善城市管理新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远程监控成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文章主要从我国城市远程监控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城市远程监控应用领域探究,技术水平和软、硬件设施状况,实现功能表现,发展趋势与方向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雷鸣 《未来与发展》2010,(4):85-87,96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延伸城市文脉以及重塑城市形象。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是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天津市在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两方面都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推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包括:加紧制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推进创意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具有地方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6.
司胜平 《预测》2001,20(5):16-19
加快城镇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启动农村市场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要求。我市城镇化水平总体特征表现为水平较低,且滞后于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向外围地带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布局基本呈低、小、散发展状态。加快城镇化必须加速调整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市区地域结构,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深化相关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马超  李纲 《现代情报》2019,39(8):3-9
[目的/意义]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方法/过程]从三元世界理论在城市空间的映射,将城市空间认知解构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以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将用户画像的理念映射到城市环境中,提出城市数据画像的构建路径。结合智慧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构建城市数据画像分面模型,并进行时空透视。以城市交通画像为例,介绍城市数据画像的应用模式。[结果/结论]借助城市数据画像,能够全景化呈现城市运行状况,以智慧数据辅助城市治理、运行、发展,实现智能化城市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是实体经济走出困局的必然选择。大科学装置在区域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选取长三角作为典型地区分析大科学装置优化布局和共建共享的思路,引出装置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的数学化研究,通过经济建模探讨经济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困局与出路,进而利用模型推导演绎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和分类应用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大科学装置应加强分类避免重复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实现区域科技和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及协同创新需要不断激发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非同类运行主体的活力,最终形成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短缺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2000-2012年间北京城市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工业、农业、生活和环境用水与城市化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城市发展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探讨水资源利用结构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关联度r2为0.83;城市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次之;经济发展水平最弱,关联度r3为0.62;②生活用水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关联度r3为0.92;其次为农业和工业用水;环境用水量受城市发展水平影响最小,关联r4度为0.68;③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活用水的增加和人均GDP等经济因素以及人口规模相关,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生活用水的持续增加,维持北京市用水总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黄和平  彭小琳 《资源科学》2016,38(3):493-500
土地利用效率研究一直是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面关注的热点.将脱钩分析的理论框架应用于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的研究,构建基于脱钩视角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分析范式,剖析1990年以来南昌市在不同时期段以及连续时期之间的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讨论提升南昌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结果表明:①大多数时期段内南昌市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并未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消耗的脱钩;②连续时期之间南昌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探究这两类变化的原因之后,本文认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这一般性策略仍然非常适用于南昌市脱钩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消耗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并辅以产业优化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