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情的把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学情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会使教学内容选得有效,让学生学得高效。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礼仪展风采”教学实例,谈谈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的几点策略。一、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体现思想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拓展课。教学思考: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后学生心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疑惑点,针对这些疑惑点,教师一方面要善于给学生搭建空间,另一方面则要善于体察学情,并根据学情来开发拓展性学习内容,使学生的疑惑点获得点拨,并最终内化,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和法治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育人目标的实现,应以专题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分析学情和教材,准确定位专题的培养目标,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和触动点,选取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以及人生节点等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实施专题教学针对性强,提高了学生崇德尊法必要性的理论认知,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道德情怀和法治思维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框架是指教学设计拟定的基本教学步骤,师生学习的大体路径。师生的教学活动基本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在教学中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框架内就必须留足教学生成的空间,这就需要软设计。软设计要求教师要有多种教学情况的假设,能依据学情,让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生成精彩的教学过程;软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有弹性,能使教师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灵活地把握,以便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流向,对较细的教学设计进行删改、补充、调整;软设计要求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要留有处理“意外学情”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呼唤走向“儿童立场”的教学,“学情前测”作为走向“儿童立场”教学有效路径之一,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同和实践.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层面剖析了学情前测的优势,从而真正使教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及近几年的教研思考,从发现视角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发现视角主要包括:发现学情,充分了解学情;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以"学情"为基础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兴趣、未知点以及异常点等学情,选择开发与之契合的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所需,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2008,(14):85-87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行与相交”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教材按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先教学平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平行线;再教学垂直,从生活中选取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学会画垂线,并结合相互垂直的关系,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情的把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学情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会使教学内容选得有效,让学生学得高效。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礼仪展风采"教学实例,谈谈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的几点策略。一、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体现思想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把思想性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首要特点,具体阐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是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寻找数学抽象的着眼点;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数学抽象的着力点;分析学生认知,明确数学抽象的受阻点.通过“目标—内容—学情”的分析路径帮助教师整体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学会在课堂实践中如何分析并落实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课前思考:1.基于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了解学情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也是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前,只有对学情进行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但在此次教学评审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六年级的内容具有较大的挑战,也成为制订本节课教学目标最大的思考点与突破点。为衔接本节课的学习,该班学生在一周时间内粗略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圆的认识”两大板块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通过知识短文对议论文写作知识进行了系统而精当地阐述,从“议论要有针对性”“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到“如何论证”等。这些短文明确指出议论文写作需要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诸多“训练点”。受教学时间和学情的影响,实际教学需要对此做出取舍,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通过开发评价量标,细化操作流程,让学生感受到议论水平从“点”到“面”上的进步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层面 (一)忽略了教学内容与学情在探索教学的高效之路时,“事倍功半、徒劳无功”是常常存在的一种现象。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有关。众所周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鉴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的重要性,我们将知识按照其类型分为三类:新旧坡度较大、新旧坡度中等、新旧坡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教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观课评教”是非常正确的。那么,如何对不同学情产生有效的教学内容呢?一是要有课程意识,把教材当作“学”的材料;二是要发掘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宜不同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分层教学是把文化课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梯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造性方法.它“以人为本”,科学施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杨春燕 《快乐阅读》2013,(11):59-5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指导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助于克服作业“过多”和“过难”等弊端。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需要统筹教学内容、教师实际以及学生学情等种种因素,以时间的节省和培养初中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活动式教学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试从“学情分析”的视角探究语文活动式教学实践,以沪教版语文教材《雁》一课为例,基于学情分析、学情设计、学情实施三个层面,重构高效的课堂。课前进行学情分析,得出学情分析的结果;在学情分析基础上设计语文教学活动的“点”(目标)、“策”(策略)、“法”(方法)、“评”(评价);最后从学情实施层面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活动式教学中的学情分析,不再是教案的附属品,它打开一扇了解学生需求的大门,与教学系统中诸多要素互相影响,多向促进。  相似文献   

18.
分析学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也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可以根本上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情可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等。本文就如何运用学情定准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谈一谈。一、利用学情预测,定向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中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内容,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而这些指  相似文献   

19.
【引子】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已久被语文教坛所诟病,教学方法的形式化追求也已成为课堂通病。我们都知道教学要基于学情、本乎文体、关注目标等道理,但涉及一篇具体课文,怎样确定内容、选择教法才算是基于学情呢?为了探讨问题,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和宁波泰河中学共同策划了“小、初、高同课异构”活动,华山小学王梁贤老师、泰河中学张倩老师、明港高级中学吕紫绡老师分别展示了课例(因篇幅关系,课例略)。策划时考虑到三个因素:首先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比同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差别更明显,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同课异构”,更能考察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相关性。其次是教师。不同学段的教师,平时教育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以学定教”“以学施教”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做到眼里真正有学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应努力做到以学定教、以学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