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师平时的备课,每次面对文本,总有不知道该"教些什么"的困惑。因为长期以来以选文为主的教材形式,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不一致、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形态的多样性等因素造成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就有了其他学科教师也许并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地确定文本教学内容,从而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呢?对于语文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回答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语文教师面对文本时.可以选择作为教学内容的有很多。选择、确定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怎样的理据?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怎样评价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有效?……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僵化、随意的状态.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语文课程目标不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飞机起航,帆船出海,都有一个起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起点,那这个起点在哪里呢?沈大安先生说:"要上好课,文本细读是基础。"语文教学的起点在文本解读,因此,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潜心涵咏,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把握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视角去解读文本呢?不妨从以下视角开始。  相似文献   

4.
[活动主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自觉,或者参照教学参考书,或者跟着网上下载的课件走,这是导致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效率低下状况的重要原因.有效教学要考虑学情,也要考虑文本.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一直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文本而言,在很多情况下根据文体特点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个基点.如何根据文体特点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我们决定选择相应的文本,开展一次课例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面对教学文本,教师应如何解读?从哪些角度去解读呢?这是一线教师目前很困惑的问题。多元化文本解读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语文是母语熏陶的学科,其深刻性、广博性及根基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那么如何进行多元化文本解读呢?  相似文献   

6.
教师只有首先从文本中发掘出具体合宜的“语文元素”,才可能在教学中转化为“传递”给学生的相应的语文素养,才能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保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如何从文本中发掘合宜的“语文元素”呢?一、基于文本:进入文本的语文世界“语文元素”在哪里?“语文元素”从哪里来?“语文元素”当然在文本之中,当然从文本中来。但是,“语文元素”蕴含于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特点,这也决定了语文教材绝非编什么就教什么。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是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重要依据,这几点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优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要想语文课堂更加有效,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在于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揠苗助长,高估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成不变,小看学生的阅读基础;本末倒置,模糊语文教学的本质;脱离主旨,教师文本解读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症下药,找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策略:基于年段特点与目标、语文本体特征、学生发展需要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文本的正确解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意义在于:给教师"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学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教材"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总而言之,语文课堂都应该"以生为本"去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步步为营,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同一篇选文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教学内容往往大相径庭。为什么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教出迥异的教学内容呢?这些教学内容有对错之分,高低之别吗?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揣摩其创生和开发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概括提炼教学内容开发和选择的规律,以期能够有益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把文本解读状态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状态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专业功底的表现,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表现,因为这一转化反映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智慧和教学智慧.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总能选择适当的形式来进行转化不同形态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1.
理解是任何学科教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没有理解就不存在教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主观性较强,不能将对文本的理解简单地等同于“学会”“掌握”或者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持一种怎样的理解观?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内容呢?以“理解”为核心的当代解释学,是人文学科领域内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它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梁玉敏 《文教资料》2014,(20):172-173
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的材料,是许多教学问题的集结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坚持以目标为主线,突出重点、难点;尊重文本特性,精选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运用系统方法,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等原则,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林红 《教师》2013,(31):92-9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是学生学习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它们往往披着神秘的盖头,如果不深入解读,很难发现课文当中独有的语文教学价值.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上好课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扎实做好这一案头准备工作.那么,要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笔者觉得文本解读的过程是个对话的过程,有以下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预设许多的话题,以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与实施。可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教师问题设计得虽然精致,但是常常是以问题串的形式串起整节课的教学,这样就使整个教学内容松散而琐碎,缺失了文本解读应有的整体性。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走入这样的误区呢?  相似文献   

15.
李艳娟 《学语文》2014,(3):77-77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总体上来说,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那么,问题主要在哪里呢?具体又该如何解决呢?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主要体现在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体验和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6.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当前的语文教学,部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存在浅尝辄止、形式主义的倾向。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呢?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讲授课文,不是繁琐的分析,就是老在内容上打转,教师不明确自己要通过文本抓住哪些训练点将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和选择,只有选择确定了恰当、合宜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很值得探究一番的,因为它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设计怎样的问题来创设有序的课堂活动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找准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找准文本中的动情点,找准文本的延伸点。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教师开发出的教学内容常常是千姿百态的。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语文界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王荣生、李海林等专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要。选择确定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但针对对一个具体的文本,它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标准依据又是什么?2008年第18期《人民教育》刊发了刘发建老师的《将相和》课例,在人教论坛等网络上围绕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建设,展开了激烈的深层次讨论。本期择要刊发诸向阳、刘发建和胡根林三位老师的思考文章,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推荐理由】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又与教师的文本解读状况密切相关。而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可是,往往因为解读方向与方法的不得当.导致了解读与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而新批评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是目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引进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