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感到写作文难,主要是缺乏作文的材料,其实,在学生的身边,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教学中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材料;从四季景物变化中捕捉材料;从天气变化中捕捉材料;从活动中捕捉材料。  相似文献   

2.
陆凯  ;关宝蓉 《广西教育》2014,(35):128-129
分析真实材料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出教师应把握好所选真实材料的难度,保证语言的可输入性;把握好所选真实材料的内容,与学生的阅读教材呼应,激活学生的图式;依据学生的需求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语言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准备好实验材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条件之一。实验材料可以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准备,二是学生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或2人一组或4人一组,需要很多实验材料,而这些材料都靠教师准备有时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是弥补课堂实验材料不足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而现实的问题是真正带材料的学生不多,每次每班只有少数学生带。由于这样,有时应该要做的实验却做不成。学生不带材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记不住要带哪些材料;二是没有把带材料的事放在心上;三是学…  相似文献   

4.
<正>兰本达教授对材料有一段论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做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5.
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而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就要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积累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累兴趣呢?本文从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观察培养的能力;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多积累;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是十分重要的。现举一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一文时,首先提问学生:围绕这一题目,你们认为有哪些材料可写呢?学生经过认真的讨论,发现了很多材料。如:妈妈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妈妈十分勤俭;妈妈喜欢打扮;妈妈偏爱弟弟;妈妈不孝顺祖母等等。学生仔细搜寻妈妈的特点,正反两方面都有,写作材料如潮似涌。面对着众多的材料,教师继续提问。在这么多的材料中,你觉得哪一材料比较新颖而典型,能够通过这一材料,反映出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呢?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妈妈勤俭持家这材料好;有的则认为妈妈不孝顺祖母这一材料能反映出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学生各抒己见,发言热烈。这时这位  相似文献   

7.
程树国 《中国教师》2010,(14):38-38
<正>材料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而不给题目,题目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来确定,这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主要区别。显然,二者相比,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加大了,它强调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学生写好材料作文,教师必须加强审题指导,训练学生善于读懂材料,拟出反映中心的好题目。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4):42-43
高三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选好材料,一要用好课本,不要抱着金碗讨饭;二要筛选"时鲜"材料,时代感强,很接地气;三要用好"专题"材料,在"精细"上下功夫;四要学会一材多用,运用求异思维。学生精选材料的过程,是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会大大提升学生作文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作文中如何避免选材的雷同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文章选材要力求真实,突出文章主题思想;选择材料要典型,防止材料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事例更加典型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海军 《考试》2014,(3):23-26
<正>材料型历史选择题是以文字材料、图片、地图、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该类题型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另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在各级各类考试题中,均以第一种类型为主。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首先要材料,材料越丰富,写起来,越容易。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往往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因而作文指导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以及如何表达材料。同时指导学生作文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第一命题内容放宽,接近儿童生活。让题目能容纳各人不同的材料,如《我最喜爱的×××》,可以写一本书、一堂课、一个小动物等等。《××劝我》或《我劝××》,这些题目容量很大,学生可自由选择题材进行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不会千篇一律。第二不能局限课堂指导,大讲写作方法,还应该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扩大视野,带着情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美,陶冶美的情操。下面是一个教师指导小学生作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浅谈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的三个方面,即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注重朗读,培养表达能力;注重仿写,感染导引和写作材料的积累三个方面,即从课文阅读中寻找写作材料;课外阅读中获取写作材料;生活中获取材料。写作材料的运用的三个方面,即材料的精选取,材料的巧组合,材料的妙剪裁。写作结构的安排和写作实践操练。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多借用原始材料,给学生创设发现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化学中的真、善、美,以提升高中生学习化学质量。具体做法为:以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为起点,以原始材料作载体,引导学生拓展求知空间;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选用原始材料帮助学生构筑起知识迁移的通道;配合某个模块的学习,用原始材料作引信,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4.
张倩 《考试周刊》2011,(42):71-71
文章认为帮助学生捕捉材料,引导学生作文可从"丰富生活,积累素材;留心观察,捕捉材料;课外阅读,汲取营养;谨写日记,存储信息"四方面入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阅读材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通过学习科学家生平事迹,培养刻苦钻研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非材料专业《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措施:问题或任务驱动;多类比学生熟悉的事情;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自己命题。  相似文献   

17.
一、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目前,中学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往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大纲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因此,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显得必要而又重要.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材料在题材、题材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选择材料应掌握的原则是:1.思想性强,内容健康;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4.文章体裁多样化;5.语言地道、规范.  相似文献   

18.
理工科大学生接受英语输入材料困难.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和Brindley的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输入材料的语言难度、趣味性、信息含量、题材内容和文体类型等方面的调查得知:大学英语教师在为理工科学生选择英语输入材料时,科技内容的难度可以略大些,人文内容的材料难度要低些;要了解学生中学阶段接触过的人文信息,合理安排材料的排列顺序;输入材料的智力含量要高;多选择真实性强和内容与学生相关的材料;要综合考虑多种选材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学科学家精神;利用"阅读材料"学物理史实,受辩证法教育;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各种能力;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得。  相似文献   

20.
一、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目前,中学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往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大纲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因此,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显得必要而又重要。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材料在题材、题材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选择材料应掌握的原则是:1.思想性强,内容健康;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4.文章体裁多样化;5.语言地道、规范。二、明确阅读目的,讲究阅读方法,提高理解正确率告诉学生泛读的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