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东汉班氏三兄妹:班固、班超、班昭。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即苏氏三父  相似文献   

2.
经书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五经》、《九经》和《十三经》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古籍中地位最高,权威最大的是经书。当时的读书人要熟读所谓《四书》《五经》。五经即《诗》、《书》、《易》、《礼》和《春秋》。唐代分《礼》为《周礼》、《仪礼》和《礼记》,世称三礼。析《春秋》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世称三传。因而唐代称《九经》。后至宋代,又将《尔推》、《孝经》、《论语》和《孟子》,崇奉为经,合《九经》称为《十三经》。并汇刻了《十三经注疏》本。  相似文献   

3.
赵氏春秋集传序东山赵子常①先生.元季师事九江黄楚望②传《春秋》之学,著《属辞》、《补注》、《师说》三书。为《三传》之学者尊称之。先生复有《集传))15,卷,则先《属辞》而成者,自序言:"策书之例十有五,而笔削之义有八。"迨后《属辞》成,以《集传》义例微有未合.更须讨论。至正壬寅③,先生再著其书至昭公二十七年,以病辍笔。门人倪尚谊援先生之义续成之,即今书也。先生常谓《属辞》特推笔削之权,而《集传》大明经世之志,必二书相表里而后《春秋》之旨方完。则是书宜与'《属辞》并行也,明矣!予得千顷堂藏本,因论次…  相似文献   

4.
孙觉解《春秋》注重义例,其用例既承袭前人,又有所创获,《春秋经解》一书显露出他独立思考、不惑传注的经学思想,其运用义例思想来解经的方法,使得其《春秋》学显得证据确凿、立论充足,在整个宋代《春秋》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出了宋人解经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5.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东汉班氏三兄妹:班固、班超、班昭。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即苏氏三父子。中国现代文学三巨匠:鲁迅、茅盾、郭沫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  相似文献   

6.
华明 《现代语文》2004,(5):42-42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东汉班氏三兄妹:班固、班超、班昭。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即苏氏三父子。南宋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元曲四大家:关…  相似文献   

7.
三领:《周领》、悟颂人仿颂》的合称.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三史:《史记》、淑书》、《后汉书》的合称.三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合称,三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三苏:宋代苏沟、苏武、苏辙父子三人合称。西晋三张:张载、张协\张元的并称(兄弟三人为当时诗人1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吏:《新安吏》、《重关吏》、《石壕交)三别:《新婚别》、《垂老刘太《无家别、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并称。南宋词坛三绝:周邦彦、姜基、王沂孙。明代三袁…  相似文献   

8.
【作者】《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编年体史书的合称,均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三部书的作者分别为左丘明、羊高、毂梁傲。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经部: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  相似文献   

10.
《春秋》是宋代学者着重研究的儒家经典之一,此时期《春秋》学研究的主流在于诠释、探讨、阐明经义,带有鲜明的政治针对性,同时也有学者研究《春秋》经传中的具体问题,学术性较强。宋代学者研究《春秋》的重要特点在于试图摆脱三传,直接从经文中去挖掘微言大义,这样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逞臆说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诗》《易》《书》《春秋》“三传”和三《礼》作为参照,考察本书所引上述书的情况。结果表明:《艺文类聚》之失甚多,而以注文当之误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借助对传统儒家经学的解释来建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这对后来的经学解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他对于《春秋》的解释,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程颐对于《春秋》的解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会通三传、义理解经、以四书说解《春秋》、注重"春秋笔法"、以理学解读等,这些都为后来理学家解释《春秋》,即理学化《春秋》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范。可以说,程颐《春秋》学在宋代经学解释学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代温革的《分门琐碎录》是一部全面反映两宋农业水平的古农书,与著名的《陈劣农书》互为补充,共同填补了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到元代《王祯农书》之间的缺失的古农书著述,全书包括农桑、种艺、禽兽、虫鱼、牧养、饮食等六大门类,几乎覆盖了传统农业的所有领域,其中的农桑门、种艺门,对后世农书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余治经宗古文家言。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传》,世称为《左氏传》。解经记事,翔实可读。左氏为古文说,此无可疑者也。诠释之书,有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最后有仪征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其书宗法高邮王氏,以声音训估转相证发,而又熟于史事典制,广罗前人之说,故所得为独多。惜三世传经,未及蒇事,稿止襄公五年而止。解放后整理出版,保存原稿,学者奉为圭桌。五十年代初,余识民盟同志吴静安教授,好学笃行士也,有志赓续其乡贤刘氏未竟之业,辛勤纂集…  相似文献   

15.
阿布 《现代语文》2004,120(6):18-18
《汉书》共100篇,后人以十二帝纪、七十列传、十表、八志析分为120卷。因与《后汉书》对,故亦称《前汉书》。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节时,有学生问:“这里说《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而‘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又说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是《汜胜之书》,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呢?”  相似文献   

17.
《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八十余种,颇为繁富,其中原书大部分已失传,赖《春秋谷梁传注疏》保存一二,故其保存文献之功极大。《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也极有特点,如三礼方面的书籍所占比例大、所引书名篇名不一、会通《春秋》三传、所引材料与现存文献的差异以及包容唯心主义色彩较浓的纬书等。这些需要辩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汜胜之是西汉后期杰出的农学家.他的一生以“教田三辅”,指导农业闻名著称.他深人实际,调查研究,总结撰写的《汜胜之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个人农书专著,代表了西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古代传统农业的杰作.汜胜之其人汜胜之是西汉成帝(公元前32-7年)时期人,因《汉书》无传,其生年年月和生平事迹不祥.但据后人考释说他原籍大概在敦煌、济北一带,本姓凡氏,  相似文献   

19.
孙复是宋初"三先生"之一,以讲授《春秋》显名,而属于经部的《春秋》,实则兼有经学与史学的双重性质。唐朝中期的啖助学派认为《春秋》具有经、史合一的性质,孙复继承了这一观点,他提出的尊王观、不惑传注等治学思想,既为《春秋》学的发展提供新见解,亦促进了宋代史学的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八十余种,颇为繁富,其中原书大部分已失传,赖《春秋谷梁传注疏》保存一二,故其保存献之功极大。《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也极有特点,如三礼方面的书籍所占比例大、所引书名篇名不一、会通《春秋》三传、所引材料与现存献的差异以及包容唯心主义色彩较浓的纬书等,这些需要辩证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