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随着中国人成功进入太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终于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神舟”飞船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飞船总长9米左右,总重7790公斤,返回舱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国外的载人飞船航天员只能半躺在座椅上,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按电钮、拉手柄等动作。“神舟”飞船越过了单人飞船、双人飞船阶段,直接采用多舱组成,飞船内空间较大,航天员既可以非常舒服地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座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内,进行各种科学试验活动。同以往的“神舟”系列飞船相比,“神舟”五号作了不少改进。它首次…  相似文献   

2.
一、热点追踪1.热点信息●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前(2002年12月30日~2  相似文献   

3.
2016年6月26日,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我国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在沙漠腹地成功着陆.你可知道这一新闻背后隐藏着多少科技创新? 以故障方式返回 长征七号首飞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除了这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海南文昌发射场第一次使用,还因为它搭载了我国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缩比返回舱;而且在该返回舱的返回阶段,首次采用了“弹道式返回”.  相似文献   

4.
1.“神舟”五号直接消耗不到10亿元人民币,前四次消耗各约1亿美元。2.“神舟”五号飞船总长9.2米,总重7790公斤。3.“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直径2.5米,约6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4.“神舟”五号飞船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5.
自从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中国人渴望遨游太空的梦想就从未间断过 ,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2 0 0 3年 1 0月 1 5日 9时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1 6日 6时 2 3分 ,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走出返回舱 ,为长达 2 1小时 2 3分钟的中国人首次“太空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人飞天的渴望已不再是梦想 ,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中国人终于圆了数千年的“飞天梦”。一、中国人飞天梦圆的历史意义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计划,历经21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飞船绕地球14圈后,返回舱于16日清晨6时04分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随后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准确着陆。 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当扬声器里传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里顿时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五天五夜,绕地球76圈,期间航天员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与两位航天员通了电话,10月16日,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  相似文献   

9.
万老师: 您好!今年,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三号飞船在遨游太空数日之后,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从着陆现场的情况来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标志着航天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神舟六号”的成功标志着二期工程的开始。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等一系列动作,为实现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空间站,建成中国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在地球与空间站之间往来,进行规模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太空行走我国计划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航…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具风险的工程 ,是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系统工程 .通过专题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能力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 ,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它是我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顽强攻关的结晶 .1 新闻背景资料资料 1 :2 0 0 3年 1 0月 1 5日上午 9时整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1 0多分钟后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了太空之旅 .飞船经过绕地球 1 4圈以后 ,返回舱在 1 0月 1 6日 6时 2 3分安全着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上 .资料 2 :“神舟”五号飞船数字集纳(1 )“神舟”五号直接消耗不到 1 0亿元人民币 ,前四次消耗各约 1亿美元 .(2 )“神舟”五号飞船总长 9.2m ,总重 7790kg ,直径 2 .8m ,翼展 1 9.4m .(3 )“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直径 2 .5m ,约 6m3,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 .(4 )“神舟”五号飞船装有 5 2台发动机 ,能精确调整飞船飞...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北京时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45圈后,飞船返回舱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电教》2003,(10):4-5
“飞船着陆成功!”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厅,扬声器里传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专程前来观看飞船回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6日6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元损,航天员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题目:(泰安市二00九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飞船发射时,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发射塔下面的水池产生大量的白气,如图甲所示;图乙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的情景,他在太空响亮说道“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图丙展示的是飞船的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后,返回舱开始进入稠密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17.
两院院士评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中国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10月15日9时9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次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包括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四个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飞船上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研制.  相似文献   

18.
1992年 9月 2 1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 ,认为 ,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方面考虑 ,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 ,我国的载人航天要从发展载人飞船起步。当时 ,中央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蓝图 :第一步 ,在 2 0 0 2年前 ,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 ,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 ,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 ,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大约在 2 0 0 7年左右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 (如轨道舱 )的交会对接技术 ,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 8吨级的…  相似文献   

19.
喜悦,自豪,激动,振奋,神州万里此时同心情!当神舟六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五天后安全、准确地返回预定地区,当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面带微笑走出神舟六号返回舱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让南国北疆喜气洋洋,让所有炎黄子孙欢欣鼓舞,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