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准确的语言代表着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尤其数学语言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科学性。俄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准确的语言代表思维逻辑的严密,尤其数学语言更要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科学性。聋生由于受先天生理缺陷的影响,语言能力低下。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聋校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  相似文献   

3.
作为由果溯因的事后解释和推测过程,归因并不是总能符合客观实际,有时会出现与事实相偏离的情形。这种情形出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学归因偏差,常见的有自利性归因偏差、自抑性归因偏差以及偏见性归因偏差,这些都会对后续教学造成负面影响。而正确的矫正策略,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连结要自然、顺畅、合理、紧密。语言连贯是作者写作思路的条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反映。要保持语言连贯,既要表达准确,又要表达严密。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备教材”而忽视“备语言”,不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把握,以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一、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性和艺术性所谓生动性是指导人语、提示语要具体直观;分析语、过渡语、辨析语、小结语要形象有趣。所谓艺术性是指叙述问题、阐明观点、论证推理要有声有色、画龙点睛。二、教学语言要具有逻辑性所谓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是指叙述性语言要有条不紊,层次清楚;阐述性语言要有根有据,条理分明;推理论证性语言要严密科学,准确无误,具有说服力,为学生提供思维严密、思路清晰的范例。三、教学语言应具有…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中,溯因推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创建科学原理的助发现功能与确认理论可行性的评价功能。 1溯因推理是根据已观察现象去猜测其内在机理的思维形式。在逻辑结构上,它包括以下要素:(1)观察现象陈述,(2)导致观察现象的可能原因即作为猜测性的假说。如果我们用E表示观察现象陈述,用H表示猜测性的假说,那么溯因推理可用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9.
高芳 《黑河教育》2013,(2):26-26
数学课上的“说”是一种特殊语言,它要求准确、精练,而且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严谨准确的语言是培养思维逻辑性和周密性的“良方”,清晰精练的语言是培养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妙药”。本文试从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准确性、启发性和完整性三方面,探究如何运用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表现性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瑞恰兹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时指出 ,“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我们可以为了陈述所引起的联想 ,不论真联想或假联想 ,而用陈述。这就是语言的科学用法。但我们也可以为了陈述引起的联想所产生的感情和态度方面的效果而用陈述。这就是语言的情感用法。”这段话说明了生活中语言存在着两种用法 :一是科学用法 ,其目的在陈述客观的一件事实或一个道理 ,又称指称性语言 ,它强调的是语言的指称功能 ;一种是情感用法 ,其目的在表现主观的某种态度或情感 ,又称表现性语言 ,它强调的是语言的表现功能。语言的两种…  相似文献   

11.
论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既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又是信息传递的媒介。语言的运用既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尺度,更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要讲求教学语言的音乐性,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给学生以乐感;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表述有务理、有层次;要讲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加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封闭的理论,开放的视点 每一教育理论,无论是传统的、西方的,还是现代的、后现代的,都自成体系,为了论证各自的观点而具有各自的话语系统并立足于本身的话语系统之中,由此,理论成为一个具有封闭性的理论,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封闭性才使每一具体教育理论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及可理解性,其封闭性越强,其逻辑性及严密性越强,也越具有可理解性,教育理论也才成其为系统的教育理论,所以理论的适度封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在学生科学假设形成中的作用,用单摆作为研究工具对49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不能利用已有陈述性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设。即使用探究方式对学生进行单摆运动原理的教学,学生具备摆长影响单摆运动周期的陈述性知识,部分学生仍不能提出摆长影响单摆运动速度的科学假设。研究表明,科学假设的形成是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溯因推理技能。  相似文献   

14.
同样一份教案,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教学效果却可能截然不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水平差异。教师不能机械地背诵教案,要把教案中的设计,变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迪他们思考。教学语言除了要注意完整性、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发展性和思想性之外,还要讲究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要有思想性。这是对教师课堂语言最根本的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语言应该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2郾要有幽默感。幽默感是一个好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能打破课堂上的沉闷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善于借用双关、替代、讽喻等手法,形成一种幽默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受教育。3郾要有逻辑性。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逻辑性,在已知的前提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详细严密的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讲解,一环扣一环,顺藤摸瓜,达…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同时,数学教学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完美的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少.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算是有魅力的语言,才能吸引住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做到: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特殊使命,对其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大部分是口头语言,其中以独白语言为主。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在叙述上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强的连贯性,同时还必须有清楚的层次性、完整的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充分的论证性,在语法  相似文献   

18.
一件事情,原因说清楚明白,结果才能真实可信;一个道理,条件陈述明白,结论才能令人信服。在文章中,清楚地说明原因,有条理地陈述条件,就是有逻辑性地表达,也是思维清楚的表现。要想进行有逻辑性地表达,就要尽量考虑周全,减少漏洞。下面结合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具体考题解析。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运用的技巧,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表达有条理、有层次。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小中见大、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经典论文应具备的“六性”为文学性、逻辑性、学科性、广泛性、批判性、建设性.文学性包括使用文学性的语言和文章组织结构的形式讲究.逻辑性包括对现象阐释和观点论证的严密逻辑要求.学科性就是在论文中要熟练使用专业术语,引用专业文论.广泛性指文章具有专科甚至跨学科的一般“哲学”意义,并且具有研究的长期性价值.批判性是绝不拿学术作人情.建设性是不光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