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多学校,教师们似乎与劳动绝了缘。凡有什么活,或者出钱请人做,或者课余让学生干,有的甚至于连办公室的扫地抹窗也包给学生,教师们则指手划脚做“监工”,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实,在学校里,有很多的活是可以组织教师自己做的,诸如栽树种花、清沟排水,整理校园等等。教师在教学之余自己动手,身体力行,既能调剂大脑的紧张劳动,又能帮助学校节省开支,还能在劳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能加强自己的劳动观念,又能促进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形成,实在是一举而多得。  相似文献   

2.
少儿劳动观念不强原因很多,如,家庭教育不当,只重视学习成绩,不注意劳动观念的培养,甚至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也不让他去做;学校注重抓教育质量,忽视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培养;社会对少年儿童劳动教育的宣传不够重视,等等。由于劳动观念不强,有的学生觉得劳动与否无关紧要,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有的一提劳动,头皮就发麻;有的连洗脚时搬个小凳子也要父母代劳,有的即使做值日也是马马虎虎,应付一下了事。那么,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劳动观念呢?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劳动观念。抓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差生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要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转变差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要弄清造成差生所以差的原因。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从教师方面看有: 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顾自己讲,很少去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虽然有时教师也提问,让学生板演,但常常是只叫几个优等生,一部分学生只是做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高谈阔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做小动作,有的思想开小差。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的课堂练习在课内做不完,因而不得不留到课后去做,教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一部分学生课后作业中遇到了困难,就马马虎虎乱做一通或照别人的抄一遍“交差”。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成了差生。 2.教师不尊重学生。差生的造成同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关系很大。有的教师不是满腔热情地帮  相似文献   

4.
作业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日常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关注的一个环节.可是许多学生把做数学作业看成是一件无可奈何的苦差事.许多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勉强完成,有的学生是不愿意做,一抄了之;有的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做数学作业,尽管做得头昏脑涨、手都酸痛,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做数学”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然而我们在基层学校听课、评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做数学”的具体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偏差:有的教师设计的“做数学”中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偏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不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有的教师设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学生迟到旷课、作业拖拉、撒谎骗人的情况。有的老师常常让这些学生去做拖地板、清垃圾、擦门窗、倒痰盂的“好事”。他们认为这样既可让学生将功补过,又培养了劳动习惯。我认为,这种犯错误做“好事”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这样做“好事”,不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是贬低劳动的意义。劳动本身是很光荣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创造一切。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若是学生本人主动地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以此来教育自己、反省自己也未尝不可,但一部分老师强制…  相似文献   

7.
我班儿童经过一年级的教育,在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也还存在不少缺点:如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帮助家庭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有的不知道爱护庄稼,有的团结同学不够,有的不能经常注意整洁等。因此本期周会教育的重点是:(1)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儿童参加校内和家务劳动,逐步养成劳动习惯,并培养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识到劳动的伟大意义。(2)进一步加强品德纪律教育:教育儿童遵守纪律,以及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敬爱领袖、团结友爱、诚实、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孩子。内容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不能丢掉劳动教育不久前,我们县一所中学,在劳动课时间安排学生到附近生产队帮助社员拾棉花。这么一件好事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责难。有的打电话责问学校为什么到如今还让学生去参加劳动,耽误了课程,考不到高分谁负责?有的打听学校的课程表,逢到劳动课就不让学生来校。在另一所中学,某些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竟不同意安排劳动课,一到劳动课的时间,教师不但不去组织安排,还布置若干作业,让学生埋在作业堆里,使劳动课成了自习课。这种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必将贻误我们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9.
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与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相比,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大纲指出的要“适当加强劳动教育”。然而近几年来,大多数同志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智力上,不大注意思想教育,劳功教育更是被遗忘的角落。当前,不少学生看不起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果实,不愿参触劳动实践。有的学生不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学校的卫生值日也要父母代劳。劳动课有的名存实亡,有的连课也没被排上。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广大教师和社会有识之士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韦洪 《中学教学参考》2013,(30):115-1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工作的一些习惯改变了,劳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对社会有价值劳动的观念被弱化了,这种变化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打扫本班的清洁区时,通常把任务分到个人,部分学生打扫完指定区域就立刻走人,完全没有等老师检查确认合格后再离开的念头;还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全班性的劳动,领工具时磨磨蹭蹭,盼望着工具不够就不需参加劳动;在学习上,有的学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消极应付,偷工减料,甚至不做;我们在检查宿舍卫生时看到,有些学生不叠被子、不挂蚊帐、脏衣物不及时清冼且乱丢乱放……这些现象说明正确的劳动观念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学生想问题、做事情只想到自己,很少能想到他人,自己不感兴趣或对自己好处不多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相似文献   

11.
孙中莲 《考试周刊》2010,(28):73-74
以前很多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都比课本上要求的内容要多得多.而因为准备的内容多,往往在课堂上讲不完。不少教师就在课后给学生讲,这样就占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同时又给学生印制了大量的试卷,而且试卷上有的题目难度太大。这对学生而言根本就不适合,有的学生一晚上也做不出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勉强做出来一道还有很多漏洞。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认为劳动很累,甚至把劳动看成敌人,想方设法逃避劳动。而我却认为劳动是快乐的。每学期开学前,我们班都会组织部分同学到学校做清洁。大家带着水桶、抹布来到教室。很久不见,大家聚到一起有分享不完的故事。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做着清洁,大家配合默契,有的擦门窗,有的搬桌椅,有的扫地拖地,有的整理讲台上的物品。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由于学校师资有限,我又担任了一个年级的音乐教师。刚开始,我捧着音乐课本教音乐知识,学生根本不喜欢,有的要求教唱电视剧中的流行歌,有的要求只教唱歌词不学歌谱,有的要求做游戏……怎么办呢?我做了以下尝试。那天音乐课,我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伊始,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听课时打起瞌睡来,也有些学生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叫这些学生站起来听课。由于这个办法有时能收到维持“课堂秩序”的效果,有的教师颇为得意地说:“对这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只有采取‘站’的办法,站一站就听讲了,否则老是不听。”这件事给予我们另一方面的启示,那就是教师是否尽到了责任。学生不听讲,让他站起来听,这样做很简单,教师也可以省许多事。但是,一个严格对待自己工作的教师,难道能以此为满足吗?  相似文献   

15.
大概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讲解课文,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有一些学生不爱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有的在偷看课外书,有的说悄悄话,有的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说明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时下,体罚学生现象作为一根高压线已经不多见了,但笔者发现,不少教师想出高招,以劳动来惩罚学生。作业没做,打扫厕所;迟到,罚扫楼梯;乱扔杂物,去校园捡垃圾……自古以来,就有劳动最光荣的说法。劳动作为“五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做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劳动科目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但这里,教师将劳动与惩罚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学生会产生劳动不光彩、劳动可耻的念头。平时大扫除,选几位学生去冲洗厕所,学生会踊跃报名,积极参加。而在惩罚的作用下,学生会因为冲厕所而一脸愁容,动作迟缓。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生物课要“加盐调醋”陕西扶风县高中(722200)白胜利厨师做饭,同一材料,有的人做的好吃,有的人做的不好吃,关键是调料的搭配问题。教师讲课,同一教材,有的人讲的学生爱听,有的人讲的学生不爱听,关键是教材的处理问题。目前,生物课是名符其实的“副课”,...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小学生都是家庭中重点保护对象,基本是除了书本什么都不碰,除了吃饭什么都不做,这样的现象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劳动是一个人必有的品质,没有劳动能力也就没有生活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因此利用开心农场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新知学习后,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让学生同桌互出两道同分母的分数加法题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学生汇报时出现了如下情况:生:赵老师,崔祥出的这道题我做不出来。师:是吗,是什么题啊!生:85 87学生在下面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做不出来,有的说做得出来。师:你说做得出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