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点扫描     
胡建波在《西安欧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撰文指出,从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目前面临着十大转变:(1)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2)由培养一技之长向培养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转变;(3)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正由高专向高职转变;(4)教师队伍由流动性向相对稳定性转变;(5)教师素质由学科型向双师型转变;(6)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的管理由粗放型向规范型转变;(7)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由随意性向科学性转变;(8)生源结构由学历生、自考生为主向国家统招为主转变,受国家指标约束;(9)经费来源由非政府渠道向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2.
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步完成 ,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办学自主权与高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大学内部管理科学化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步完成,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个国际性焦点问题,其重要性在博洛尼亚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基于对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教育结构调整计划的分析,对该计划主要主持单位之一的西班牙第斯托大学的内部教学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启示:(一)社会要创造具有先进制度文化的大环境;(二)大学要转变质量管理观念,重视从“计划”到“反馈”的全过程;(三)大学要将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作为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四)大学教师要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观,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此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无论是理念还是措施都要保持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现有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困境,引入治理理念这一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指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在治理理念下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第三部门组织,推动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第三部门化"转制。同时,政府、社会、大学及高等教育第三部门要加强合作,协同共治。其中,政府要转变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监管;社会要广泛关注,有效监督;大学要加强与第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相互尊重;高等教育第三部门要优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道德诚信建设,建立合理的筹资保障机制和科学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是大学应对外部条件变化和内部管理复杂性增加的挑战,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本文从大学战略规划和大学战略管理的概念入手,述评了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实施路径,最后分析了我国大学战略管理的实践以及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自 8 0年代以来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香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1989年 10月 ,政府公布了 90年代扩大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计划。从此 ,大学的数目由原来的 2个迅猛发展到 7个 ,每所大学成人学生的数量特别是在校成人学生的数量迅猛增长。大学管理和职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内部管理的质量 ,从战略上认清自己在空前复杂和充满竞争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1994年以来 ,工科学校和学院开始要求向大学身份转变 ,传统的大学特别是香港大学在获得科研经费方面遇到了空前的竞争 ;另外 ,自…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国家公私立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丁美洲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殖民地初期。如果从拉丁美洲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圣多明各自治大学成立之日(1538年10月28日)算起,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已有四个半世纪以上的历史。纵观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拉丁美洲的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殖民地时期的公私立溶合型大学;(2)19世纪占垄断地位的公立大学;(3)20世纪迅速崛起的私立大学;(4)公私立大学同步大发展。本文拟从该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公私立大学的特征,企盼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韩丽 《考试周刊》2012,(26):44-45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与现代大学发展相适应的董事会制度。正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校园的控制: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报告》(1982)所指出的那样:"董事会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结构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各国都依托教育改革,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教育体制改革无疑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引领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最终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二战后,法国针对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探索法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奥妙,既可以提供一个关于法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致轮廓,又可以体会到管理杂乱体系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变迁历程和高等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其产生和存在其深层蕴含了关于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等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跟踪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就是跟踪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方向。把握高等教育语言流变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仅永恒,而且"势利"。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具有事业和产业两重属性,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更明显,把握这一矛盾的本质特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认识观和方法论,提高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可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和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s awash with educational reform initiatives that purport to transform universities into better-managed higher quality organizations that more directly contribute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This exploratory study examines patterns of research dis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We argue that these patterns are changing in the direction of greater isomorphism with globally favored models of the university. First, we show some global trends that reveal the rise of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discourse. Next, we analyze discursive shifts i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ublication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90 and 2009. Our initial analysis of these publications shows changes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 we find a growing emphasis 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quality and less emphasis on student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an earlier equity concern. We propose further research to see whether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ore consolidated research field over time, perhaps suggesting an erosion of the historical legacies that often inform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nd universities in Europe. Lastly, we briefly reflect on the implications of influential world models 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成人教育》2012,32(5):42-43
课程教学资源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变了以往电大开放教育与全日制本科教育之间资源难以共享对接的局面。在研究两校课程资源对接的过程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对接机制是成功实现课程对接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高校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管理风格和发展方向,对于高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高校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排名,根据时代要求,逐渐加强了对高校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此过程中,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着与时代发展缺乏同步性以及教育培训方法滞后等诸多问题,文中将结合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对其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推动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被广泛采用。联系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认为高枝教师人本主义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管理的新突破;高校管理者要实施人本主义管理。就必须要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人的管理目标,充分重视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灵活运用激励机制,满足教师最主要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积聚力量。凝聚人心,确保高等教育的办学成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的480名学生进行调研,以探讨高校教师行为(技能水平、人格魅力、着装)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格魅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会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教学的良性发展;技能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着装对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它会影响学生审美观的发展和课堂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教师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面对WTO的挑战,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重组教育功能,完善教育法规,积极兴办社区教育,鼓励地方设立大学、民营高校以及与国外合作办学,开拓境外教育市场,重新审视高校科技发展问题等,是我国高等教育应对WTO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recent study on the use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s for professionals. As an instructional mode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are potentially appropriate means for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uch programs.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several researchers,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to address its application with regard specifically to the area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of continuing educators, the extent of use and the majo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r lack of use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ree models of the use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developed through selected cases are provided.Philip L. Doughty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nd Director of the Divis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ounsel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udies at Syracuse University.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Dr. Margaret Holt, former chair of the NUCEA Survey Research Committee; Dean Frank Funk, Dr. David Krathwohl, and Dr. Roger Hiemstra, at Syracuse University; Dr. Paul Ilsley,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llinois; and the editorial staff and reviewers of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ir helpful comments and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to identify the extent to which organizations that develop educational/training products are committed to project management, as measured by their project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aturity, as a methodology that is separate and distinct from the process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 Web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03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that develop educational/training products. Result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level in the ro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er and project manager, although there is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urity level and how organizations perceive the skills/competencies of project managers versus thos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Further,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ers have very specific expectations about the form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educational/trai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leaders. The findings should be of value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valuating programs that prepare students for career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