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情绪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情绪产生于实践活动 ,并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进行。体育教学是与身体活动紧密联系着 ,它不仅使学生领会知识 ,掌握相互的实际技能技巧和发展这些技能、技巧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而且要培养和形成在运动或竞赛中善于自我调节 ,争取优异成绩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人体的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 ,由于生理、生化的作用 ,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因不科学的运动训练而引起的情绪破坏 ,有的运动员健康被损害 ,有的本来可以出成绩 ,但却由于导致疾病而不得不停止训练。由此可见 ,体育教学的成败 ,与情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人体的每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不仅因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引起情绪的产生 ,而且情绪的反作用非常明显。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都在直接制约着有机体的活动。2 体育教学中如何控制情绪实践证明 ,当情绪对人的干扰和破坏达到严重的程度时 ,可以造成神经生化调节系统的失调和紊乱 ,导致人体机能的一系列反常 ,甚至出现精神“崩溃”。相反 ,良好的情绪或在情绪紧张激烈的情况下 ,恰当地控制情绪 ,却可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和收到奇妙的效果。情绪对人实践活动影响的两种不同结果 ,无疑后者是主要的 ,但...  相似文献   

2.
鹿兰锋 《武当》2004,(3):31-32
人的情绪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现,具有喜怒悲惧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和外部表现,以及皮层下部的特定运动。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情绪伴随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消极的情绪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则会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情绪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况。情绪是感情的表现形式,它具有调节的职能,积极的情绪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则降低活动能力。情绪是在客观刺激物影响下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动作掌握的效果,反过来,动作效果如何又会导致情绪的波动。因此,教师如何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女生韵律操教学  相似文献   

4.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发展变化要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  相似文献   

6.
运动竞赛中的情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环境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和认识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可以迅速产生、转化和消失,也可以在较高强度水平上维持较长的时间。情绪一旦产生就使人有很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而运动竞赛的情绪就是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与对友、对手、裁判员、比赛器材、教练员及观众之间的主观体验的反映。众所周知,情绪对运动训练、体育比赛影响极大。据有人观察,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可达75%,罚球命中率可达100%。在急躁的情绪状态下,投篮命中率则下降20.8%,罚球命中率为20%和25%。在  相似文献   

7.
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应具有健壮的体魄、熟练的运动技能技巧、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以外,还应有良好的、稳定的竞赛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饱满的竞赛情绪,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环境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和认识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可以迅速产生、转化和消失,也可以在较高强度水平上维持较长的时期。情绪一旦产生就使人有很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这对运动员的竞赛影响是很大的。积极的情绪可  相似文献   

8.
李国 《体育师友》2004,(3):16-17
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语言的支柱。情感是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他人及对于自己活动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在人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不同情感在学生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上课开始,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到学生队伍前面,一声亲切友好的“同学们好!”会使学生感到教  相似文献   

9.
曹晨 《体育师友》2014,(4):28-30
<正>体育教学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言语,甚至练习的表现会让体育教师产生情绪变化;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说,体育教师处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之中,自身每天、每时的情绪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而这样的情绪变化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绪会促进教学的效果,融洽课堂的气氛;消极的,甚至不良的情绪,定会对体育教学的效果产生不良影  相似文献   

10.
冯燕 《游泳》2000,(3):3-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现代社会中 ,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的需要因客观原因经常难以得到满足 ,所以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与日俱增 ,不良情绪由此产生。常见的不良情绪有 :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等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而且威胁身体健康。所以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促进心理健康是近年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表明 ,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愉快而有…  相似文献   

1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的总称,也是个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能否获得满足需要而产生的较短暂而剧烈的态度和体验。它渗透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中,影响人们的生活,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人们一定要克服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做情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正>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独特结合。例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激烈的球类运动;有的腼腆、拘谨;有的组织能力很强,富有号召力;有的语言表达流畅,富有鼓动性;有的执拗,有的刚毅等等。人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就是人的个性。各种心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学生情绪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绪障碍,常见的有畏难、胆怯、紧张、自信心不足、不如他人、可能学不会等对立情绪。这些情绪的产生,有自身的影响和外在条件的影响。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心理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绪可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态度,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  相似文献   

14.
竞赛,对于运动员来说,不仅是一场技术、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上的一种严峻考验。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发挥不出平时的实力,而有的人却出现意料不到的好成绩。这除了身体、技术问题之外,还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原因。面临比赛,运动员的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各种情绪体验也极为鲜明、强烈而且变化多样。赛前情绪状态表现如何,直接影响比赛成效,这是每个运动竞赛者深有体会的,从而情绪问题引起了教练员、运动员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比赛之前,特别是在重大的比赛之前,如果细心地观察一下运动员的临场表现,那将是十分有意思的.有的人面色微红、精神抖擞、跃跃欲试;有的人脸色苍白、表情呆板、四肢僵硬;有的人站立不安、手脚发抖、尿频汗多;有的人闭目养神、沉思不语、似入梦乡……。运动员赛前这些形形色色的表现,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对比赛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射性的变化引起的,是进入赛前状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感情的具体体现。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讲“今天上课没情绪”,或“今天情绪很好”等。学生上课时由于情绪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精神出现很大差异,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情绪从它产生的动力特点来看有积极的增力情绪和消极的减力情绪。前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人体工作能力,后者则相反。因此,掌握学生的情绪,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过去,我们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与集体主义精神等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现在,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和身体健康整体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从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才能够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  相似文献   

18.
情绪作为一种重要心理现象,它体现于人的任何活动之中,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和驱动力。影响情绪产生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整合作用的结果。在面授教学中,利用教师的情绪感染作用、教法的改革、优化教学环境,引入竞争机制和把音乐引入课堂等诸因素对学员良好学习情绪进行调控,以求不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7、心理健康的“五有”心理健康的五有即:有正常的智力,有稳定的情绪,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个性。有正常的智力智力是指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但对智力的解释各国心理学专家有所不同,有的说是思维能力,有的说是学习能力,有的说是适应能力。我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对事物认识的综合能力,不偏激、不固执、不保守、不钻牛角尖。认识很重要,一切情绪、一切行为都来自于认识,集中表现在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别人、怎么认识社会。这三条做到了你心理就是健康的。(1)正确…  相似文献   

20.
我们吃五谷杂粮,也就有了七情六欲。戏剧大师王尔德的一部名剧中,其主角说:“我碰到麻烦时,吃是我唯一的安慰。”我深以为然。除维持生命之本外,食物又是那么奇妙地给我们解忧,给我们感官的快乐和心理的慰藉。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那个丧失了味觉的老父亲,每日精心操办各种美味佳肴,为他爱的儿女,为他虽年迈而坚持的对生命的爱和活力。而科学家也观察到,人的喜怒哀乐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食品能够使人快乐、安宁,有的食品则使人悲伤、忧愁、焦虑、愤怒,甚至是恐惧和狂躁。人的七情六欲往往通过人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人的情绪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