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练习,几个学生忍不住又讲起话来,见老师没有什么反应,周围的声音也开始附和,教室里热闹起来。老师走到一个男生旁边,让他站起来背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见他突然站起来,其他人都静了下来。老师让大家把这句话背三遍,然后问:为什么要背这句话?有个机灵的男生说:“老师,你不是把我们比作青蛙了吗?”老师笑着说:“我可没这样说,这是你自己说的。”大家听了都笑了。随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这是发生在胡勤荣老师课堂上的一幕。他说,学生不听话,这是我们时常遭遇的事儿,怎么办呢?首先要做好分析,弄清…  相似文献   

2.
丁品品昨天在梦中接到作文国的电话,说是他上一周写到习作中的“表弟”在作文国里说不出话来,成了哑巴,要他去作文国改一改习作《我的表弟》。丁品品按照电话的指点,来到了“作文国人物活动室”。这时,“表弟”已在等着他了。丁品品走到“表弟”的面前,连叫了几声,但是“表弟”只是站在那儿,嘴唇动了动,想答话,却始终没有说出一句来。丁品品只好问作文国的老师:“我的‘表弟’本来很会说话的,怎么到了作文国,就成了哑巴了呢?”作文国的老师诚恳地对丁品品说:“我们叫你来,正是要对你说这个原因呢。请你再看看自己习作里写‘表弟’爱说话的片…  相似文献   

3.
[习作要求]文贵在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会让人眼前一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老生常谈、平淡无奇的文章则会使人生厌,叫人失去读下去的耐心。北方有句俗话:“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事要创新求异,别具一格。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富有新意呢?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把习作写得“新”一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题目要新题目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犤名师点拨犦好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因此,一个有新意的题目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同样是写妈妈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4.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5.
教语文,最难教的是习作,因为习作批改往往要占据语文老师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而且批改要求很多,除了批改时间、优良等级,还要修改学生的错别字、表达不完整的语句,写眉批、总评等,煞费心思。但批改后发下去的习作,又有多少同学会去认真看?老师批改的不足之处又有多少同学会理解?即使看了,又有几个会去动手修改呢?根据这种现状,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减轻语文老师的一些负担呢?那就是:放手让学生批改习作。这样我们才可以引导学生获取提高习作能力的"真经"。  相似文献   

6.
女儿遇事除了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外,还特别喜欢在厨房给我搭把手:和我一起洗洗碗、择择菜、擦擦桌子。一个周末,女儿突然提出:“妈妈,我想玩真家家。”“什么是真家家?”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哎呀,真家家当然就是盘子、碗、菜都是真的,做出来的饭能吃呗!”噢,我明白了,女儿是想学做饭。“行不行嘛?”女儿摇着我的胳膊恳求着。迎着女儿企盼的目光,我心一动:何不趁机抓住女儿想学愿学的机会,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呢。于是,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了,每个周末,你来主厨,妈妈打下手,你看可以吗?”“噢,太棒了!”女儿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接着说:“不过,妈妈有个要求,这件事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做,你能做到吗?”“能!”女儿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7.
儿子涛涛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各方面进步很大,细想起来,我对儿子施行的情绪“调温”术还真管用哩。一天,儿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家门,喜形于色,我问:“什么事把你乐得这样?”只见他调皮地一笑,故作神秘地说:“暂不公开,今天搞有奖竞猜。”我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听到了老师几句表扬话!”这时儿子急不可待地向全家报告道:“爸爸只说对了一半,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8.
一、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要“低”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学生习作实践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从原来的句开始,从句到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明白、说具体、说生动。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写出一整篇完美的文章。同时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你看见这个题目,一定觉得很可笑。说话就是说话,怎么还要问“为什么”呢?不,不可笑。说话是有目的的。目的不同,就要用不同的句子。所以,要讲“怎样造句”,就要先谈谈“为什么要说话”。我们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往往都要问我们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还让我们试着写下来,并交给老师,老师还会夸奖我们聪明呢。我们在心里会说:上学真有趣啊!现在,我们来想想看:老师为什么要问“你叫什么名字”那句话呢?因为她不知道我们的名字,所以才要问问,想让大家告诉她。这就是老师说那句话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说“我叫×××”这句话呢?因为老师不知道我们的名…  相似文献   

10.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于老师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动机。上课伊始,于老师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于是就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  相似文献   

11.
“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是小珊迪临死前对“我”所说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廖建华老师曾就此在《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7、8期合刊上发表了题为《是“他”不是“你”》的文章.文章说既然小珊迪此时说话的对象由“我”转向了小利比,就应当把“你”改为“他”.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里用“你”不用“他”,并非如廖老师所以为的“人称混乱”.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业时,有哪些心理特点,应该如何注意呢?实践中归纳有如下几点: 一、惜新。孩子们对“新”东西特别珍惜。做作业也是一样。如果拿到一枝新钢笔,或是一个新本子,他下笔时都会认认真真,把这种心理状况保持下来,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很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崭新的作业本,你们舍得弄脏吗?同学们都摇摇头。第二天老师又说:昨天,同学们交来的作业都象新衣服一样,既干净又漂亮。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漂亮衣服“新”得最久?隔几天再这么鼓励几句。到作业本写完时,绝大部分同学仍然保持着干净和工整。二、厌久。儿童坚持性差,如果一布置作业就是一大堆,学生看到就会发愁。抱着发愁的情绪做  相似文献   

13.
吕游的妈妈告诉我,一天晚上,吕游问她,“老师好”怎么写?妈妈给他写出来后,他又说,那“你好”怎么写呀?妈妈又给他写了出来。他小眼睛一转,若有所思地说:“为什么我说老师好,老师不说我好呢?”“老师不是也说‘你好’,‘吕游好’吗?”“说的时候少。”吕游的神情带着几分失落,“我真希望老师天天都说,老师要说我好,我就一天不淘气。”说到这儿,吕游的妈妈和我都笑了。  相似文献   

14.
何为“信任”?“信任”二字究竟有多重呢?下面请听听我的个人见解吧。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鲁滨逊漂流记》,大家也许读过。这本书可以说是记录了鲁滨逊的大半辈子。其中有二十八年是在孤岛上度过的。他几次想逃离这里,终于,经过最大的努力,他实现了愿望,回到了阔别三十五年的故乡。读完后,大家绝对不会忘记星期五吧!他是个重要的角色,对鲁滨逊逃离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还记得鲁滨逊和星期五初识时的情节吗?当时,星期五那样忠诚、可靠,只是偶尔说了一句:“真高兴!真快活!我看见我的家乡,我的部族了!”然而正是这句话,让…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在一九六一年就倡导“教师下水”。他说:“‘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常经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那么,什么时候“下水”最适宜呢? 一、作前“下水”。这属于调查性“下水”。教师对某次习作心中无底,便需作习作前的调查。比如,  相似文献   

16.
怎么样地说我们张开嘴巴就说的话,在作文里属于语言描写。老师也强调过,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思想性格等。其实这只是指出了“说”的“是什么”,即“说”的内容,但你有没有注意到“怎么样地说”才“说”得更精彩呢?随便打开一本作文本,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句子特别多:老师说,同学说,爸爸说,妈妈说,我说,你说,他说……单就这么一个“说”字,让人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那就是“怎么样地说”。那么“怎么样地说”是怎么一回事呢?先读一读下面这篇短文。前两天,姐姐成为共青团员了。她(心花怒放地)对我说:“小丽,我真高兴!”我(羡慕地)…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师出示了一幅“大雁南飞图”,要求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学生说:“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小于号,一会儿排成一条横线。”老师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创造性,但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个句子,这位老师想了不少办法,而学生最终没有说出来,老师颇为失望。事实上,对这些一年级学生而言,说出“小于号”、“一条横线”来,并非有意创新,而说不出“人”字来,也很正常。“桃花怎么会开呢?”“因为它想看看这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18.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相似文献   

19.
我在备课时发现,《落花生》一文的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没过几个月”不妥,当时在办公室提出来和几位老师讨论。有的老师说:“《落花生》是名作家许地山写的,没错。”也有的说:“‘没过几个月’,就是‘过了几个月’的意思。”我想:“没过几个月”和“过了几个月”根本就是相反的,怎能互相代替呢?还有一位老师说:“没过几个月就是时间不长的意思,谁都能懂,何必吹毛求疵?”再有,“没过几个月”,到底过了多长时间?时间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20.
胡嫣 《家庭教育》2002,(6):16-17
主持:武汉读者翁国明问:“我儿子7岁,只喜欢听好话,不能说他一点不好。在学校调皮,老师批评几句,他马上不高兴,有时回家还会哭一场。真不知该怎么办,不知其他父母有无此烦恼?”现在的孩子都习惯听好话、被赏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说不得”的毛病。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说不得”现象呢?本期有6位父母朋友座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