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和法定节日假期的延长,现在全国职工的全年假日达114天,已占全年时间的31%略多。春节、“五一”、“十一”3个节日成为长假,适应这一假期的变化,出现了“黄金周”经济消费热点。新闻媒体也与之相适应,推出了“假日经济报道”。在“假日经济报道”的基础上,有识见的新闻媒体与新闻学者更提出了“假日报道”的新概念,并予以深入研究。我很赞成“假日报道”这一提法。“假日经济报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许多积极的成果,亦存在一些问题,很需要总结,以求改进。假日经济及其新闻报道的出现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2.
假日经济旺了假日新闻去年“五一”、国庆和今年春节、“五一”四个长假期间 ,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空前火爆。据报载 ,仅去年国庆节7天期间 ,云南旅游日进亿元 ;12万人涌进韶山冲 ;300万人在京城涌动。今年“五一”更是有7376万人出游。这种场面 ,着实让人感到假日经济的魅力 ,有学者更是断言 :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从此汇入休闲消费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假日经济一路利好 ,这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闻媒体当然不可能置若罔闻。假日新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假日新闻 ,顾名思义 ,是由假日经济这个概念延伸…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9年9月开始实行“十一”、“五一”长假制度以来,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为居民消费、休闲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并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与火热的假日经济相比,我们的媒体市场这些年来却始终不温不火,不冷不热,演绎着冰火两重天。忽视长假市场和长假期间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沿袭以往假日报纸拼凑版面的简单化处理方式,是我们必须面对并正视的问题。今年国庆期间,新华日报通过精心策划报道主题,在引导、服务、监督上很下功夫,以和谐发展的理念策划报道主题,报道长假新闻,以新颖独特的版面元素表现假日报道,在赢得读、争得市场的竞争中争取了主动权,为党报假日新闻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国庆长假已成过去,但新闻媒体对假日报道的探索仍会延续。  相似文献   

4.
周历历 《青年记者》2006,(22):42-43
近几年的“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为老百姓的消费、休闲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从而也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节假日新闻也逐渐成为新闻报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发挥记的主动性,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节假日的新闻报道,不仅能为假日经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将整体提升全年的新闻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玲 《新闻前哨》2003,(12):39-40
又一个“十一”“黄金周”过去了,在旅游交通服务等行业忙着盘算自己的赢利时,媒体也应该讨论和总结假日经济报道的得失。“黄金周”期间的新闻报道算得上是媒体的一个重头戏,任何媒体都无法忽视这块新闻宝藏。而一向以关注民生、贴近生活为特色的都市报纸也在“黄金周”期间进行了符合自身特点、具备优势的报道。这些报道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让读者对将来假日经济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从中央新闻媒体到省市地方媒体的采编人员纷纷走进基层,深入百姓,体察百姓冷暖,传送人间真情。在发表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锤炼了新闻工作者队伍,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集中体现和遵循了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规律,提升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深入基层、贴  相似文献   

7.
朱群 《中国记者》2012,(5):93-94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华积淀。但类似节日民俗新闻报道年年做,家家做,年年岁岁话相似,媒体家家文雷同,如何从新角度报道出新意蕴?本文通过分析近一年传统节日期间部分主流媒体的报道,对这一命题做了一点儿分析和探索。以期对眼下的节日报道以及未来更多节假日报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节假日(包括长假日、双休日),当其它行业“全身放松”的时候,报纸要照出、稿件不可缺,往往是新闻单位最“操心着急”的时候。从2007年“十一”、2008年春节和“五一”等几个节假日的运作情况分析,节假日期间的“新闻生产吃紧”问题并非不可破解,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策划在先、争取主动、找到刺激新闻生产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假日经济商场疯狂热卖、餐馆排队预约、旅游景点人如潮涌——这种景象您昨天是不是亲身体验了一次呢?那您对这种被经济学家称为“假日经济”的现象有多少认识呢?“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模式。目前,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已达到114天,““假日经济”空前繁荣。但作为刺激消费、扩大需求的手段之一,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提升假日附加值、深化假日吸引力是发展国内”假日经济”的首要问额什么是BBSBBS是英文BulletinB…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始实行“五一”、“十一”长假制度以后,“假日经济”应运而生。“假日经济”一经诞生,就和“黄金周”这个概念连在一起。前两个“黄金周”,旅游等各类消费出现意想不到的“井喷”现象,不仅忙坏了商家,新闻媒体也美文、佳作不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假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固定的消费现象,人们对“黄金周”已经习惯了,相应的一些新闻报道也随着趋于平淡。已经过了几个“黄金周”了,“商场挤满购物人流、景点游人如织、部分列车爆满”等已经嚼得没有太多滋味的内容,仍然在一些媒体上占据“主唱”位置,读者不愿…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摄影在报道中的运用。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形式,已成为新时代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它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地读懂各种信息,相对于单一的文字报道来说,新闻图片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说服力。一组优秀的新闻摄影报道,能成为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不仅能对文字报道起到  相似文献   

12.
徐芳 《新闻实践》2001,(3):17-19
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假日经济”已经逐渐成为能够拉动内需杠杆的一种经济现象,差不多占一年1/3时间的144天节假日,更是众商家挖空心思占领目标市场的“必争之地”,也是市场营销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对报业经济来说,“假日经济”对报业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发挥这种影响,新闻媒体应该作出怎样的应对措施?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灾难报道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而媒体人作为拟态环境的建构人,如何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决定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就是新闻报道角度。新闻报道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在尊重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新闻采写者可以从新闻事件的各个角度进行报道。新闻报道角度不仅影响新闻媒体如何主观地呈现客观现实,同时也引导受众如何主观地解读媒介现实。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新闻前哨》2002,(9):23-23
节日新闻版,顾名思义就是节日期间报纸各新闻版块的新闻报道内容。众所周知,在一年365天中,有许多重大的节假日,从元旦开始,“三·八”、“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一年中有数十个节假日,有的节假日的假期长达一个星期,如春节、国庆等盛大而传统的节日里,放假时间较长,无疑会造成新闻版的稿源缺乏,质量下降,给报纸的出版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摄影在报道中的运用。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形式,已成为新时代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它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地读懂各种信息,相对于单一的文字报道来说,新闻图片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每次突发事件,都是对新闻媒体的检验。在地震类新闻报道中,新闻失衡现象严重,有几点消极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新闻关注对象的片面性,新闻伦理的底线容易突破,主要表现为报道对象偏失,救援报道比灾情信息更重要、再次伤害现象;二是新闻职业规范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错报现象依然存在。文章针对原因提出建议,新闻专业主义需要在理念上和操作上被新闻工作者坚守下去。  相似文献   

17.
顾理平 《新闻知识》2005,(10):13-15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新闻信息对人的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现代人接受终身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来自新闻媒体,因此,新闻媒体传递的新闻信息是否合乎道德和法律规范,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但遗憾的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范行为却屡有所见。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每天傍晚时分,我国许多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便打起了“新闻擂台”。这种新闻竞争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令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18.
每年对“两会”的新闻报道,历来是作为社会公器和“雷达”的新闻媒体年度重大报道的重中之重。每年“两会”,来自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齐聚北京,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2008年“两会”期间的网络媒体,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彰显了互动、及时和信息海量等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色,为网民提供一场丰盛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从此我国有了“双休日”。1999年国务院又决定增加我国公民假日时问,全年达到114天,占一年365天的31.2%。从去年10月国庆长假到今年“五一”期间,假日消费市场出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空前“火爆”,于是引出了“假日经济”的话题。常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总编辑张建平曾针对“假日经济”的出现,进而向各台的编辑记者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做好“假日新闻”这篇文章,更好地为“假日经济”宣传服务?  相似文献   

20.
假日经济是自1999年9月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出台后,新实行的长节假日所形成的一种消费热潮。即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列经济模式。面对这一新的经济景观,各大媒体在上几轮假日中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报道。但在各报的“爆炒”中,我们发现,不少报纸往往过多地停留在对热闹场面的浅层次报道上,而很少触及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经济规律。但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没有随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