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永远的乡村教育与乡村教育的永远这不是做文字游戏,也不是玩时尚的表述,永远的乡村教育与乡村教育的永远,的确是个命题。这是因为,乡村教育不只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意义和价值的存在。如果说,永远的乡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延续,那么,乡村教育的永远,则更多的是指乡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两者都是我们讨论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2.
《乡村医生》写一个乡村医生冒着风雪深夜出诊,却上当受骗,永远回不到家的故事。在文本中,医生肩负着三重拯救使命:一是救病人,二是救侍女,三是救他自己,但最终却谁也没救成。这是一种绝望的拯救,是因为乡村医生既不是社会改革家,也不是精神导师,无力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3.
为期一周的江西省首届“乡村教师健康拓展周”活动近日在庐山正式降下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20名优秀乡村教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庐山,和新结识的伙伴们挥手告别,互致问候和祝福.这些可爱的乡村教师将在心灵深处永远珍藏这段美好的人生记忆.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高度评价由江西教育期刊社举办的此次乡村教师健康拓展周活动:这是一次“上接政策,下接地气”的公益活动,将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播撒到乡村教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4.
乡村老照片     
乡村是永远的乡村,河是永远的河,空气,日光和水,守住了原始的真一根草乡村是永远的乡村,永远。盘古开天地,便有了这一根青青的草吗?饱含着泥土的清香,摇曳。眼泪似的一滴滴露,滴着,滴着。至今还没有滴完。一代代人的泪水,每一粒都和乡村一样古老,辛酸。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是乡村教育在城市文明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性表现,表现在乡村教育在国家教育规划中的缺席、与本土文化的断裂、乡村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及乡村教师脱离乡土的城市情结等,这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教育制度的失衡、乡村文化的虚化与受教育者个体精神价值的迷失等所致.提升乡村教育在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立足乡村教育实施制度化改造,建立“平等且融合”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将乡村教育推向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7.
高蒙 《生活教育》2014,(5):11-14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战后的美国、日本都是依托教育增强其政治、经济实力的,如今中国的GDP已坐了世界第二的位子,可令人堪忧的是,与教育投入不成比例,甚至不如一些非洲小国。教育公平、区域均衡是近些年被屡屡提及的话题,而乡村与城市相比,一个更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乡村教育中仍处于窘境,差距悬殊,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经费不足,资源分配不  相似文献   

8.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21):40-41
我曾经说过校长是包工头,是有思想的包工头,这句话曾在上海、其他省市流传,也引起了一些误解。我认为社会是有分工的,社会赋予校长的主要职能是把教育理想的蓝图变为教育现实的大厦,没有我们这些包工头,教育理想的蓝图永远是一张纸。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自1923年以后,陶行知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全面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仍具积极的指导意义。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变“脱离”为“携手”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主张教育要符合人民大众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之"大"主要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大容量"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范围要广,数量要多。"大视野"是指在教学目的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大情怀"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涵育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教师只有认识到大学语文的这"三大"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践行之,才有可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真正呈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和在培养纯粹的中国人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这"三大"要求教师虽身处一隅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求知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勤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永远葆有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每一个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教育,最流行的一句,当然是“素质教育”了。好象教育不谈素质,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跟不上这个时代分目前,素质教育还只是一个概念。就像一个瓶子,不管什么水灌装进去,再倒出来就变成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教育体制和招生体制不改,实施素质教育永远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乡村教育,人们往往谈得最多的是乡村学校缺什么东西,有说缺电脑的,有说缺教室的,有说缺师资的,也有说道路不好的,甚至还有人呼吁,能不能帮他们修一个围墙。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件事:一个乡村教育的“留”,一个是乡村教育的“走”。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育学研究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也肩负着让人成人的重任,换言之,乡村教育学本身作为一门“人学”,是直面乡村民众的,只有扎根乡土语境,才能体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继而打造符合乡土的在地化教育学实践。由此,构建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结合的乡村教育学,即是以批判眼光审思乡村教育发展,让乡村教育学突破“城本位”教育发展的桎梏,把乡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这也是让乡村教育真正走向形下的具体实践。进言之,以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统整的乡村教育学,真正构建了由上及下、由理论到实践的教育学探讨,也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教育的教育学特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偏远山区,小学教师,这些概念加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因为金历乡村教师育人奖,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为奖励  相似文献   

15.
蒋超群 《生活教育》2014,(19):30-34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培养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而是通过晓庄师范培养乡村改造家,进而改造中国的乡村社会,最终建立一个民主自治的现代化的中国乡村。陶行知的乡村改造目标与国民党政府的集权,一党训政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是南京国民党政府最终查封晓庄,通缉陶行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育研究者一直聚焦于儒家经典,从中寻求教育观念传统,并以此作为乡村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起点,底层乡村民众的教育观念传统被遮蔽。通过对苏北M村进行深入的民族志研究,该村民众"务实求验"的思维逻辑被发掘。这主导着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构成了乡村教育观念的另一种"传统"。此独特"传统"的发现突破了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精英视角,使认识中国教育观念传统的整体和描述乡村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全景具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一所曾被打入另册、行将撤并的乡村薄弱初中,仅仅二三年之后,便一举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示范初中,成为县、市乃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这是一个教育奇迹。这个教育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真人”陈康金和与他一起奋斗的一群被称作“杂牌军”的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18.
胡晶 《考试周刊》2011,(68):16-16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育和培养人的神圣使命,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那年秋天,我还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师,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从市内乘公交到达小镇再转三轮车去我所在的学校,要花三个小时。我像被抛弃到荒岛,惶惶然,不知何处是归途。孩子们是淳朴的、单纯的,但他们皱巴巴的作业本,歪歪扭扭的字迹,还有他们永远也分不清的鼻音与边音,前鼻音与后鼻音,都让我无比烦恼。虽然我已经很努力了,但班级均分还是没有别的班高,这让我又多了一重沮丧。所以当教导主任将他带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生利"乡村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清楚地了解中国乡村教育不适应本地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的问题,给予分析性的批判,提出解决乡村教育弊端的发展方向在于"生利",培养学生的技能。基于此,他思考建设"生利"乡村学校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问题,并且把生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仍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从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质量以及推进农村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个方面深化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