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雪竹 《考试周刊》2012,(40):24-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重点。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创新意识。鼓励求异思维;激发求知欲;鼓励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小学创新不同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它具有“基础性”,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造素质为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展开合理想象想象是创造思维的  相似文献   

5.
潘彦清 《云南教育》2001,(22):34-35
创新意识包括好奇心、探索兴趣、创新欲望等,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具有导向、激发和催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具有特殊认识和情感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功能。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江泽民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持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欲望与潜能,但要…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从各种材料中摄取创造性成分,获得从事创造活动的养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趋力,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从各种材料中摄取创造性成分,获得从事创造活动的养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育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活创造思维,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实践中激发创造思维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数学学科的教学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动脑动手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面作文又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这块重要领域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于承芳 《山东教育》2004,(11):42-4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创新意识,是一种对未知领域充满兴趣而主动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意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就是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是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当今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打造坚实的基础。而我们在学生中倡导主动学习,促进语文教学的互动式发展,也是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采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学法,强化实训教学的科学管理,改革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讨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教育资源,抓住课堂活动的契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挖掘其潜在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这一阵地,主动地、有意识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