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堂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白板、投影幕布等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一般指黑板板书。一直以来,黑板板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传达、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新颖、丰富、生动的形式冲击了黑板板书这种传统板书形式,黑板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被渐渐忽略,重视度也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变革和丰富.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数学课堂忽视教学板书的设计,有的是随心所欲的寥寥几笔,有的则完全以课件演示代替黑板上的板书,以至于课结束了还没有课题呈现.课堂板书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有人说,课堂板书有"微型教案"之称,它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显微镜,是帮助学生提  相似文献   

3.
实行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花大力气去制作或从网上搜索多媒体课件,但忽视了课堂板书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有些教师上完一节课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笔者认为,规范、简洁、美观的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勇 《考试周刊》2014,(90):126-126
<正>板书是教师讲课时在黑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教师的板书是展开在空间,表现为静态,感之于视觉,以展开知识的"核"而存在于黑板上的一种艺术。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板书应练得又快又好。这对引起学生的注意,增进学生的美感,增强教学的效果,形成学生对教师的敬仰,都有独特的作用。"能掌握物理课堂板书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灵  相似文献   

5.
拒绝"零板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然而,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现今的许多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决不能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板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手段,更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技能和体验情感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师使用课件代替黑板板书,一次性在多媒体上生成全部板书,板书形式过于单调。课堂由不同教学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负有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逐步实现。因此,板书设计是一个过程,逐步呈现在黑板上比较好。另外,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渗透基本观点和道理,并以此指导学生日常行为。针对这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板书,是教师授课时在黑板上进行科学布局、精妙设计,用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图表等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性表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简便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将教材、教师、学生有机整合在一起,被人们誉为“微型教案”。在数学课堂上,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堂板书。偌大的黑板,只留下只言片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频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许多写满字的课件页面一闪而过,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板书流露的是情感,而用电脑敲出来的字却是冷冰冰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现代教学设施的装配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步走进了课堂。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大凡公开课、教研课,上课的老师都要用上多媒体课件,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板书。即使需要的板书,有人在课前将板书抄在一块块小黑板上,有人将板书精心准备在卡片上,还有人事先把板书抄在黑板上,然后用大白纸遮盖,上课以后,大白纸遮盖,上课以后,不是贴就是挂,课上基本不动粉笔。课堂上运用课件或课前板书,虽能使课堂教学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也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还是当堂板书好。理由有三:一、当堂板书较…  相似文献   

9.
课堂板书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形象,能将复杂的课文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其课文知识结构体系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凸现出来,以引起师生教学的重视或加深教学的印象。因此,课堂板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大凡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比较讲究课堂板书的设计和教学。但至今有一部分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太重视课堂板书的设计和教学,总有一些人上课时在黑板上随意的写写画画,满黑板内容杂乱无章,让人不得  相似文献   

10.
教学板书是教师曾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板书艺术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炼和浓缩。教学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学扳书艺术的重要意义 教学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优秀的教学艺术家们是非常重视教学板书艺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中级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已经很少在黑板上板书了,但是小学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小学教学的内容简单明了,用多媒体进行电子课件的讲解,反而使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所以小学中仍然主要以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板书教学,研究有效板书对高效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很多教师的板书往往都演变成教师在黑板上写,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多媒体辅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板书也逐渐被PPT所代替,课堂上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已经让黑板上的板书逐渐边缘化。其实,教学板书作为教学思路的凝练,它是教师推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渠道。用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不仅窄化了教学板书的表现形式,也弱化了教学板书蕴涵的教学示范功能,更淡化了板书形成过程的文化熏染作用和美育价值。新时期语文教师亟待重新审视课堂的板书设计,精心研究现代媒体环境下的板书变革,重塑板书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板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是课堂上师生间最简易、最经常的交流渠道。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依然有其存在的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我们面前最基本的教学工具—黑板,设计好板书,让板书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内容的活动。本文分析了板书在现代教学中缺失现象的成因和板书在语文课堂的作用,通过板书要有计划性、规范性、完整性、针对性、艺术性、互动性等"六要"要求来让板书为课堂增添灵气,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变革和丰富.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数学课堂忽视教学板书的设计,有的是随心所欲的寥寥几笔,有的则完全以课件演示代替黑板上的板书,以至于课结束了还没有课题呈现.课堂板书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有人说,课堂板书有“微型教案”之称,它是教师教学引人人胜的导游图,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显微镜,是帮助学生提炼总结的航标灯.数学课堂中的板书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使知识结构化,对于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梳理简明的教学思路等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中级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已经很少在黑板上板书了,但是小学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小学教学的内容简单明了,用多媒体进行电子课件的讲解,反而使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所以小学中仍然主要以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板书教学,研究有效板书对高效教学的影响。众所周知,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很多教师的板书往往都演变成教师在黑板上写,  相似文献   

18.
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手段,更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技能和体验情感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师使用课件代替黑板板书,一次性在多媒体上生成全部板书,板书形式过于单调。课堂由不同教学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负有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逐步实现。因此,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主要学习内容的书面化体现;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点与难点,达成学习目标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让课堂更加便捷、高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点击鼠标和键盘,一堂课就"大功告成"。这样的课堂往往存在画面晃动过快、操作频率过高、学生机械听讲的弊端。许多教师的课上很少出现传统的粉笔板书,黑板上简略得只有授课题目,有的甚至"零板书"。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重拾朴实的粉笔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