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整体性的评价(Dine:E,1984)。针对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多维度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实践用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对完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萍  王函函  王磊  相丽辉 《科教文汇》2013,(13):191-19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整体性的评价(Dine:E.1984)。针对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多维度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实践用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对完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个既简单又博大、既深邃又浓烈的感觉和感受。随着高校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多,大学生幸福感缺失表现的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待生活的心情、对待生命的心态以及对待人生的心境。从幸福的事件到幸福的感受、从幸福缺失到幸福的呈现、从幸福的被动提醒到幸福的主动享有、从面对幸福的主动抛弃到面对幸福的主动把握之中应浸透着爱和善,应体现朴素之美。本文探讨了主观幸福感缺失[1]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付婕 《科教文汇》2016,(4):126-127
本文对淮南师范学院10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我校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对影响我校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李秀丽 《科教文汇》2014,(27):197-198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症结于幸福感的严重缺失。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势必要提升大学生的幸福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正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幸福力的神圣使命。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着手,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幸福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症结于幸福感的严重缺失。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势必要提升大学生的幸福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正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幸福力的神圣使命。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着手,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幸福力。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有关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了解心理控制源三维度(内控性、机遇、有势力他人)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炫耀性消费倾向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AMOS建模及Boot stra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心理控制源在炫耀性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中内控性和机遇的中介效应显著,有势力他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炫耀性消费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作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和机遇维度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慧玲 《科教文汇》2013,(28):178-179,182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有关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博 《内江科技》2010,31(4):141-141,152
本文以河南省9所大学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主观幸福感测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时间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随着锻炼频度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锻炼强度增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陈郑 《科教文汇》2013,(18):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今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现状及原因的探究入手,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思考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提出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更需要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今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现状及原因的探究入手,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思考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提出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更需要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陈郑 《科教文汇》2013,(6):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本科学生施测,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获不同标准助学金的学生在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部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自尊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自尊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人越来越多,内容也纷繁复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也是众说不一,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和重建主要从社会、教育、教师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魏鹏程  饶春红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348-348,35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有助于客观系统地认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寻求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的支持策略,有助于我们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人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医类贫困大学生培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从主、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并且从三个方面探讨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河北省6所高校内选取277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