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王卓 《内江科技》2010,31(5):174-174
依照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培养方案中,使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加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容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高职教学中的PLC课程和传感器课程,设计一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传感器与PLC技术课程,本课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着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取代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姚昕 《科教文汇》2014,(21):100-101
针对传统高职教学中的PLC课程和传感器课程,设计一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传感器与PLC技术课程,本课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着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取代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罗丁喆 《科教文汇》2011,(16):167-168
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与电子信息系为例,探讨在高职教育中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改进理论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营销专业“双证制”教育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地融入高职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高职人才的培养与职业资格培养在技能等级上的一致性。从而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训基地、教师队伍、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双证沟通”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们“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技能等级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问题的应用研究”教改课题的研发,阐述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形势和意义。进而提出了如何对高职课程进行整合,每门主干课程又如何逼近“职业资格证书”教学需求。最后,论述了双证书制度发展必备条件,呼吁国家出台一系列职称资格证书、职称水平证书、职务等级岗位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7.
如何开展“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当前中等职业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通过引入“掌握学习模式”的教学思想,并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开展“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针对性地提出“复合式教学模式”,以求改变当前“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  相似文献   

8.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祥凤  辛燕 《今日科苑》2009,(16):289-289
目前社会数控高技能人才紧缺,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为使学生毕业时取得双证书,对数控机床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三方面分析探讨,使学生掌握技能,获取毕业证书及数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职建筑类专业的特点,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课程改革中通过推行"课证融合"机制,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善,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教育部等七部门指出: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以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此课题就是要研究我院国际贸易系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与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之间的关系,发挥优势和特长,改进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开发新课程,将专业学习与学生就业所必需的考资格证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吴峰 《科教文汇》2014,(15):99-99
作为完善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已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就业通行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实训条件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沈宇靖 《科教文汇》2014,(28):211-212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引入高等教育,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受到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对于法律职业教育而言,是否有必要引入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如果这种引入是必须的而且是必然的,那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法律职业教育之间又该进行怎样的融合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杨顺起 《科教文汇》2014,(27):213-214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已作为一种国家证书制度得以确立,国家颁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作为自身专业水平能力的证明,而且还可以作为寻求工作的凭证和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本文通过对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概述,分析了我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教育的优势,并论述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对促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14.
肖越 《科教文汇》2012,(1):127-127,201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建设在我校已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并初具规模,就业前景广阔。本文专业课程设置中"双证制"的研究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撰写重点,从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大方向出发,力求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强化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对接。  相似文献   

15.
孔丹  宋琪 《现代情报》2011,31(2):122-124
文章简单分析介绍了英、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特点,结合国内对该制度的研究进展,提出在完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国内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可采取多元机制,同时还应完善图书馆的职业回报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与电子信息系为例,探讨在高职教育中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改进理论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京林 《科教文汇》2011,(34):7-8,13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选拔合格教师的主渠道。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应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教学实践,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以及细化教师资格证书来进行重构,从而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栗志强 《科教文汇》2013,(15):45-46
大学生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是最受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个人能力是单位使用大学生的首选条件,其次是专业知识和发展潜力。单位最为关注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其次是实习成绩。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中,敬业精神和专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课学习,理性对待"考证热";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相似文献   

19.
孙晓云 《科教文汇》2014,(29):154-155
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使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