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敏 《科教文汇》2012,(13):13-14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光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就目前而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从"双师"素质教师内涵、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陈世平 《科教文汇》2010,(33):7-7,11
何者为师?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之所以伟大,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尊崇、称颂,是因为历史赋予了他们神圣的使命:传承文明,塑造灵魂。世人也因此冠之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身为人民教师,我们只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为人之师;我们只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奉献于三尺讲台,不贪图,不索取,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才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人民教师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通过项目化教学尝试以及对学生的调查,本文对项目化教学设计、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双师素质教师引进不易的难题,本文立足教师在职培训,从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以"产学研三位一体"为主渠道,有效开展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它必须建立在校企共赢的基础上,由"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去组织和实施。因此,依托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与行业共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校企合作,开发培训项目,全面提升综合培训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巍 《科教文汇》2008,(35):20-21
当代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以平等为准则的和谐人际关系。从教师角度来说,建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采取的有效途径包括: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位"为"生本位";尊重学生人格,倡导民主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倡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自身,塑造教师高尚形象。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春玲 《知识窗》2013,(22):34-34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南北朝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的辩才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口语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会说、能说,是口语素质的重要部分,它建立在会听的基础上,只有听懂了,听出了弦外之音,才能切中肯綮,回应对方。因此,教师只有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加强课堂内外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成为"自信的讲演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一、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初中各年级的语文教科书都是按单元编写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玉 《今日科苑》2010,(18):200-200,202
"双师型"教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在实践过程中,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及研究者等制定或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标准。尤其是各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双师型"教师主要认识的观点进行了归总分析,并结合当前对"双师型"教师认识的理论层次,提出了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蓝润青 《科教文汇》2009,(32):25-25
"名师工程"作为青岛市李沧区十大发展工程之一,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一直受到李沧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怀、指导和监督。近年来,李沧区教体局始终坚持"基于教师、为了教师、以教师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教师需求为核心,依托高校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名师培训工程,逐步形成"以点带面"、"按需培训"、"资源共享"等特色鲜明的名师培训机制,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和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胡明钦  程来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185+316-185,316
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措施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勇明  刘晓 《科教文汇》2014,(30):26-27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成为了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探索"多元立体"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高职教师专业化"多元立体"的路径,指通过"多元整合"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教师个体等各方面的内外力量,构建职前职后"立体化"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雁 《科教文汇》2012,(14):183-184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基础。当前高职院校存在不少制约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打造的因素,诸如目标认同感不足,团队意识薄弱;校企双方融合不深,沟通不畅;相关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刘善德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50-250,252
网络教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向导、组织者、支持者、管理者、监督者等。为"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作为从事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就应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和应用教育技术,多收集英语网站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婷  徐婷 《科教文汇》2012,(13):11-12
年轻的"80"后教师由于自身和环境因素提前感受到了"高原期"的困扰。本文旨在从学校、社会等外部支持角度,为"80后"教师寻求突破"高原期"的策略,帮助他们跨过这个坎。  相似文献   

17.
蔡丽 《科教文汇》2011,(18):116-116
相对于我国传统教师角色的简单化倾向,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角色有了新的期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从"施教者"到"引导者",从"经验者"到"研究者"——复杂性理论为我们审视师生关系中的物理教师角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王晓杰 《科教文汇》2013,(14):116-117
分析了目前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地区发展不平衡、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师资水平欠缺、硬件设施跟不上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平衡区域发展、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增强师资、改善硬件软件建设。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邹丽霞 《科教文汇》2012,(26):65-66
《浙江新潮》是"五四"后浙江青年学生为适应新的革命潮流而创办的一个宣传新思想的刊物。施存统在第2期上发表《非孝》,《浙江新潮》被查禁,并引发了"一师风潮"。对新思想在浙江的传播,《浙江新潮》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祥  赵静 《科教文汇》2011,(6):5-5,18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复杂的教学实践及其行为背后的理论进行主动的、不断的审视、探究与分析,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通过以个体反思、集体反思及行动研究为操作载体的教学反思策略,使教师自身的经验成为一种经过批判和检验了的反省经验,使教师真正实现"经验型"向"专家型"、"技术型"向"研究型"的反思性实践中角色转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终身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