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有的教师在实践中走入误区,他们或重形式,忽视内容;或重某一功能,而忽视其他作用,致使情境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创设思辨性、生活性、启示性、愉悦性、感染性、鼓动性、体验性、实践性、展示性、互动性及生成性等各种教学情境,使其既具有生动的形式,又包含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在思想、知识、情感、能力和个性等各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常用教学策略之一。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呈现各种类型的材料,能让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只重形式、忽视内容,方法单一,学生参与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情境教学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教学情境是经过教师加工的特殊的微观教学环境。它能通过呈现材料为学生获取文本知识提供台阶;它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它能促使学生依据情境信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由于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已  相似文献   

4.
有没有这样一种课堂?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乏味的讲解……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就是构建这种理想课堂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有些教师目的不明确,方式不恰当,或只重形式,忽视内容,致使教学情境成为一个花架子,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能产生实效.笔者以为,有效的情境须与实效同行.  相似文献   

5.
何玲 《江西教育》2011,(4):20-21
有没有这样一种课堂?没有沉闷的气氛,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乏味的讲解……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就是构建这种理想课堂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有些教师目的不明确,方式不恰当,或只重形式,忽视内容,致使教学情境成为一个花架子,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科是一门充满生命意蕴的学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带领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理解生命内涵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注重对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结合案例,分析了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东兴 《广东教育》2007,(10):26-27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教师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或不善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淡薄,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重教轻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等良好习惯的培养;不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忽视激励与评  相似文献   

8.
教学情境是经过教师加工的特殊的微观环境,它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获取文本知识提供台阶;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让学生依托情境获得多方面教育,既获取知识,又转化思想、升华情感、完善个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创没教学情境已成为教师运用最菏遍的教学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物理是一门以自然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以及解题技巧,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物理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创设德育情境教学,搭起知识与品德的桥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笔者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问题作了如下探究。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如果在体育教学活动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怎样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让体育变成快乐的体育呢?  相似文献   

12.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3.
情境是景、情、境的密切结合,它比单纯由教师讲解或只让学生在枯燥、机械的环境中思考与操作更能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利用和创设有效情境实现学生发展目标上知、情、意统一,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创设情境若一味注重于某种方式,或只作为课堂的点缀,容易造成学生感官的疲劳、思维的定式,忽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课情境教学需走出以下误区:过于注重激趣而忽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效;脱离实际,违反科学性原则;情境创设的形式和素材缺乏创意。地理教师只有潜心研究,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寻找具有时代感和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素材,情境创设之路才能走得更新、更宽、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张东 《中小学电教》2012,(10):35-35
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变得极为丰富,巧妙地应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从而大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教学变得卓有成效。一、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  相似文献   

16.
齐答是学生在课堂对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集体回答的一种提问求答方式,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常见交流方式。学生齐答,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发展思维能力。把教学重、难点内容让学生齐答,能起到提醒和促进记忆的作用;当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时,让学生齐答简单问题,能适当调节课堂气氛,保证他们在课  相似文献   

17.
郝德贤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2):63-70+121-122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体功能是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正经历从重视组织建设向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释放的转型。当前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回归主体功能的过程中存在重硬件建设,轻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提升;重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价值取向,忽视基于教学实践情景的生态价值取向;重行政管控功能,轻教学学术引领功能;重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支持,轻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关切等问题。基于组织动力结构理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确立以教学文化革新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以“学教”发展的理念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以教师参与行为提升作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力。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要素。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整个课  相似文献   

19.
刘锋 《山东教育》2006,(6):39-40
所谓情境探究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努力真实、全面地反映成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艳菊 《成才之路》2009,(18):93-93
一、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 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知识点无一遗漏的传授,忽视相关知识点内在有机联系的倾向。教师错误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善于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新情境的问题。更不善于分析解决新问题;学习方法陈旧,思维迟钝、缺乏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