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算是一段黑暗与光明对抗的历史,而有着强烈新闻职业道德感的优秀报人正是借助手中的笔,对抗黑暗的独裁专制统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为广大国民拨开乌云,帮助他们看透这个真实的世界。本文以近代报人中的优秀代表——于右任先生为研究中心,通过简单介绍先生的新闻报道经历、办报经历等,探析于右任的新闻职业道德观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2.
一、于右任生平简介 于右任(1879—1964),陕西泾阳人,原名伯循,字诱人,1905年在《新民丛报》著文时始用右任名,并用以代字,后遂以此字行世。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书法家、诗人、革命家和报人。  相似文献   

3.
一、于右任生平简介 于右任(1879—1964),陕西泾阳人,原名伯循,字诱人,1905年在《新民丛报》著文时始用右任名,并用以代字,后遂以此字行世。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书法家、诗人、革命家和报人。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10期曾刊有宋素红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夫妻报人》一文,梳理了近现代新闻史上涌现出的夫妻报人。笔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近现代新闻史上还有一些夫妻报人,特作一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的夫妻报人除梁启超、李慧仙,汪康年、禾青,刘师培、何震夫妇外,值  相似文献   

5.
报人要看报     
"报人要看报"这句话很像废话,就像说打工者要挣钱,股民要了解股情,经商的要谈钱一样.报人置身报社,写稿、鳊稿、看报,是份内之事.更何况,不是报人的,还要自己掏钱买报看,报人能不看报吗? 但据笔者观察,只顾写稿、编稿,不爱看报,甚至几乎不看报的报人并不鲜见.人家的报纸不看也就罢了,有的连"自己"的报纸也不看,下面的怪现象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6.
陈望道(1891~1973)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和早期党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报人和语言学家。他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国民党元老、著名报人于右任称他为"记者之师"。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亲拟了"好学力行"的系铭。长期以来,这个系铭,无论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还是在从业的新闻队伍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评价传教士的办报活动 ,笔者将 1 9世纪初来华的传教士同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作了一个对比 ,提出了“先期中国化”的概念。第二个问题则相对具体些 ,笔者重新描述了一下国人从译报到办报的演变过程 ,同时也注意到外报的变异现象。第三个问题是比较了 1 9世纪前后两批报人之间的异同 ,认为前期报人以个人兴趣为主 ,后期报人以组织兴趣为主 ,但他们又处于一种递进关系之中。在本文的展开中 ,笔者试图把握近代中国报业早期发展中的“近代化”与“中国化”这一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林 《新闻爱好者》2011,(1):117-117
陈望道(1891-1973)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和早期党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报人和语言学家。他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国民党元老、著名报人于右任称他为“记者之师”。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亲拟了“好学力行”的系铭。长期以来,这个系铭,无论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还是在从业的新闻队伍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洋  郭静 《新闻世界》2012,(4):148-149
传媒的公共性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具体的表现不同。在我国,传媒的双重属性一直占据着主流,但是传媒的公共性早已有之,我们可以从很多著名报人的报业实践中找到传媒公共性的影子。笔者以民国时期比较典型的报人的实践和新闻思想为例,分析传媒的公共性在民国时期一些具象。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3)
梁启超、于右任、李大钊、史量才是近代不同立场办报之人("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撰写的报刊发刊词分别表征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报人、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无产阶级报人、商业报(大众报)人的身份认同。这些身份认同体现于他们对于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新闻自由、新闻法制和新闻道德的认识上。这些认同呈现为两种不同状态:报人的政治职业认同状态和新闻职业认同状态。两类身份认同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中国近代报人身份认同的如下历史事实:或直接或间接追求办报的政治或经济目的促生了认同的不同种类;新闻职业认同强调的是抗拒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因为商业报刊遵循新闻规律办事,所以商业报人在身份认同方面更趋专业化,更符合职业报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清末至辛亥革命时期是浙江新闻报刊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报人通过报刊活动进行维新传播和革命传播,成为浙江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光复革命的舆论先导,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同时这一时期的报人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报人、报刊均与政治活动紧密相关,从而使这一时期的报人群体和报业发展所显示出的非职业性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代报人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他的报人生涯发端于杭州,从创办《京报》至以身殉职的8年是他战斗的报人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为党的新闻事业洒尽了自已的热血,留给我们后人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员开始的。他早年在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向上海的《申  相似文献   

13.
亦杰 《今传媒》2009,(6):74
最近,在《百年五牛图》一书中,读到了一代报人张季鸾的事迹,受益匪浅.张季鸾,祖籍陕西榆林.1906年赴日留学5年,1911年学成归国,应于右任邀请,出任辛亥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上海《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1926年9月,他出任"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萌  余芬芬 《新闻世界》2011,(8):193-194
张季鸾与邵飘萍同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但二人的人生命运却是如此不同:张季鸾同时受到国共双方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而邵飘萍却英年早逝于军阀的屠刀之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动乱的社会因素外,还有不同的性格为人、人际关系和办报思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笔者会晤一些外国报界的年轻人时,他们都曾称誉:中国报界有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报人队伍。那就是通讯员。友人们饶有兴趣地问:这支通讯员队伍在新闻界究竟居何位置?有何功能?在外国报业中只有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者,对中国的特殊报人——通讯员,友人们既好奇又不解。通讯员.全国各报刊、电台、电视台几乎都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报人的文人论政精神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融合践行的历史脉络,指出两者在历史演进中的区隔与认同;认为扎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思考现实问题,是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径,当下中国的新闻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信仰面临多重考验,廓清中国报人的历史传统以及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报人的影响,对于夯实和发展我国主流新闻观、树立新时期职业信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今天大多数新闻人来说,许君远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笔者也是在翻看了<许君远文集><许君远译文集>1等资料,才对这位前辈报人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邓涛 《军事记者》2011,(3):27-27
据2010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上的一则讣告: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13日13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一代名报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忘不了2006年7月21日下午,笔者作为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采访与写作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聆听范院长亲自授课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报人读报     
《今传媒》1995,(5)
报人读报文/@@文广报人读报,是说报人也要当读者。不读报的报人,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他办的报刊很难说有什么光明前景。报人只读自个儿所办的报刊,总觉得只有自己生养的孩子心疼,沾沾自喜,他办的报刊恐怕也很难有什么特色。报人读报,有不同于一般读者的...  相似文献   

20.
张默 《新闻世界》2014,(1):117-118
张季鸾一生对办报情有独钟,甘愿做一名穷记者,以文章报国,哪怕放弃加官进爵的机会也在所不辞。在那个大动荡的时代,作为一名报人,张季鸾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值得称道,其报人品格可圈可点,堪为一代报人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