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FIFTH是以德国高校科研以及与科研相关的"第三使命"为考察对象的评估项目。在借鉴相关评估模型指标设定的基础上,德国高校发展中心将FIFTH项目发展为包含四大范系、涉及十六项指标的整体化评估模型。评估显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第三使命"职能活动中表现积极,主要表现在:积极建设校内外科研网络与校企合作网络;主动参与区域事务;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转让、学生深入参与科研等。  相似文献   

2.
孙进 《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34
为了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成为德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深得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分析表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在于:重点录取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或实习经验的学生;聘任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授和兼职教师:专业设置聚焦于应用性专业和学科;教学以实践为导向;科研以应用为导向;让企业充分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孙进 《世界教育信息》2012,(19):23-26,34
为了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成为德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深得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分析表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在于:重点录取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或实习经验的学生;聘任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授和兼职教师;专业设置聚焦于应用性专业和学科;教学以实践为导向;科研以应用为导向;让企业充分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1974年,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由八所合作教育性质的大学联合构建了职业学院,主要针对合作教育领域。直到论文完成,已有超过19,000名学生参与。与德国高等教育内其他校企合作模式不同,职业学院模式具有独特性。最明显的是,它要求学生具有大学入学前文凭,并要求与企业或政府机构签订三年合同。因此,工读结合的学习项目,参与者身份既是学生,同时也是雇员。这种学习模式还被引荐到德国合作性大学当中,也很成功。  相似文献   

5.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队伍由教授、讲师、科研人员、教辅教师和管理教师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生产实践与市场前沿经验,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和科研始终保持鲜明“应用性”特色的保障。法律制度、学校面试、德国联邦科学委员会提供的优化决策、教师发展启动促进计划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遴选标准确定和遴选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继续教育课程、项目融合课程、第三方组织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应严控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职前遴选标准,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职后能力生成机制,开拓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的多元合作,增加国家、地方政府及科研机构的干预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学生、学校、企业、政府和中介组织等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德国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的运转机制。研究发现德国已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大学有效指导、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宏观管理、中介组织配合的五元合一的大学生企业实习社会大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德国创新体系中的三大主体,三者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均获得广泛认可。德国通过给予大学唯一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实施"卓越计划"并建立"研究型校园",不断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三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德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以下启示:改革学位授予政策;成立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合作的实体研究机构;出台推进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长期稳定合作的专项支持经费;以高校为主体开展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从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赴德师资培训、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和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等方面介绍了与德国工商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德资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途径,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经验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促进职教改革。  相似文献   

9.
德国CHE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排名指标体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CHE)是1994年由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发起成立的非官方智囊机构,主要负责大学排名工作.2007年,CHE开发出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两项中心工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维度,制定出涵盖教授、青年教师、学生、服务和管理、课程提供、毕业生以及大学国际声誉等核心指标的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德国CHE的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质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参与国家实验室管理的积极行为,主要由依托大学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国家战略、大学对国家实验室资源和平台的需要、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具有一致知识创新使命等内外动因促成。成为承包商是美国大学参与国家实验室管理的主要途径,存在大学独立运营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参与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管理国家实验室两种模式。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参与管理国家实验室呈现出管理资格从固定承包转向动态竞标、参与方式从独立管理逐渐转向大学成立公司合作管理、内部管理结构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运营模式从大学管理转向公司治理等趋势。其优势是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运营效益;合作运营避免单一管理者过度吸纳实验室资源;扩大企业参与有助于技术转让;有限责任公司有助于提高管理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经过历史演进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各自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目前对广大的一般性高校而言,以二级学院为主导的教务管理工作模式,既能够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能顺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模式的构建需要建立规范的制度、科学的监控体系、实现与学校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科学培养体制、与学校其他机构的合作体系以及教务管理信息化,从而满足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主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创新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时代的新要求。以宁夏师范学院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模拟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对教学技能的训练结果表明,学生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技能各维度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也为师范院校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杰 《教育研究》2012,(3):53-56,70
科研反哺教学,是指高校集中资源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并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从而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表明,科研反哺教学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既有利于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也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的时候,要谨防"教学—科研"二分思维,将科研仅仅作为高水平大学的专利,削弱甚至剥夺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著名大学是国际化的大学,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大学教育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其中阿尔伯塔大学作为加拿大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创造研究与基础教学的孵化器。文章全面思考加拿大的教育,认为教学的文化包容性、教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质的结合及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培养是加拿大教学与科研的特色。正是由于大学的办学特色,也促进了加拿大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拿大大学的办学,促进我们对自身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学中不同文化的对话,身份的认知和个体独特性的发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着力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孙霞 《成才之路》2021,(15):8-9
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教师活力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渠道。文章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内涵和意义、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现状、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强化的可行性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使大学生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美国高校始终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独立研究课"作为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受到美国大学的高度重视。在该课程的目标定位、过程管理、内容要求、资源保障、成果展示与成绩评定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本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展较早,为了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日本政府创造了良好的合作环境。当前,日本高校产学研有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委托研究员制度、捐赠制度、设立共同研究中心、设置与学术有关的法人等多种合作形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高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注重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星群  文军 《高教论坛》2004,(5):126-129
随着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本科层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如何确保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实习效果,已成为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行业因素和学生因素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效果的原因,针对不同因素,从学生的心态调整,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实习管理,建立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以及旅游行业部门的配合与重视五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旅游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的途径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WIL) is a risky busi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that WIL presents for universities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aking on unavoidable legal risks. University lawyers are involved with managing the legal risks as part of their internal delivery of legal services to univers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risks that potentially arise, so these can then be managed. A case study involving Australian university lawyers reveals the ‘program risks’ of WIL. Program risk is a type of legal risk that relates to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host organisations and stude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WIL placement, as well as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at can expose the university to legal risk. The research findings may be applied by university lawyers,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in WIL programs.  相似文献   

20.
对辽宁17所具有博士授权资格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国际化办学水平总体上呈标准正态分布,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工作的融入程度存在差异、师资结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化办学经费保障不足。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应以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平台为依托,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校合作,全面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着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健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跨境性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