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陆地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在海洋的地壳之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深水钻井装备是关键,这也是制约人们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瓶颈。适用于深海钻井的主要是浮式钻井装置。浮式钻井装置在海洋中处于漂浮状态,受风、浪、  相似文献   

2.
董远忠 《科技风》2013,(10):238-239
随着工业发展的高速进行,我国内陆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多数石油相关的下游企业高度依赖进口。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石油矿藏,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我国能源、经济安全的稳定。随着海洋石油作业从大陆架逐渐向着深海延伸,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主要设备,钻探平台技术和设备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我国现有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比较,为未来我国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隔水管系统简介深海钻井隔水管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装备,是连接海底防喷器组和浮动式海上钻探装置之间的重要部件。根据隔水管的技术构架图可知,隔水管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连接结构、压力控制、张紧结构以及其他附属装置,参见图1。其中隔水管的连接根据其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到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有利的地理位置,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①实施以淘汰高污染产业、发展清洁及环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加强包括宣传、规划、环境治理、防灾减灾在内的综合管理;③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生物和海洋探测等技术,走“科技兴海”之路;④大力发展海洋油气、旅游、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潘静 《科学中国人》2006,(12):51-51
地质工作是人类探索地球奥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事业。而地质分析作为地质工作的“眼睛”,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各个领域。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是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知识宝库。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已成为当今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海钻井会受到受海浪、海风及海流等影响,提出了深海石油钻井恒钻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了钻井平台起升实验系统,钻井过程主动式升沉补偿装置。通过死绳拉力传感器检测钻柱负载参数,PLC对该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并按照程序要求实现钻具升沉补偿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张蕾 《科学中国人》2005,(10):42-42
21世纪的今天,地球人口逐渐膨胀,能源危机加剧,人类在开发陆地资源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约占地球3/4面积的海洋已成为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海岸和近海工程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沿科研领域,涵盖了深水港建设、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跨海大桥建设、核电站开发等众多领域。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所以海岸和近海工程为研究列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担负着风、  相似文献   

8.
大位移井是侧深和垂深比大于或等于2或位移与垂深比大于或等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其主要用途用于开发地面条件很差、钻直井和一般定向井不经济的湖泊,沼泽和海上油田。或者是地球表面难以建立井场,或者建立井场要花费很大代价时,就可以在较远的现有井场上钻大位移井来开发油藏。国外80年代以来,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海上油田的成功运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节约了大量的钻井费用。下面对大位移井的井眼轨迹设计,大位移井井眼净化等技术问题提出来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为煤层气资源主要富集带,初步评价六个矿区4350km^2,煤层气资源量为1870亿m^2。通过各盆地煤层气参数和评价条件研究,选择出八个目标区。优选鹤岗南山-鸟山区、鸡西邱家-荣华区为首选勘探开发区。在“十五”期间加速采用地面钻井抽放、生产矿井和废弃矿井抽放相结合,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正> 当今科学家研究发现,“深海水”是人们尚待开发的巨大的自然资源宝藏。 “深海水”指海洋深处,浮游生物赖以进行光和作用维持生命的太阳光线不能抵达处的海水。一般指150—200米以下的海水。大约占地球总面积71%的表面被海洋所覆盖,其中深海水占海水总量的绝大部分(95%),可见,深海水确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与浅表层海  相似文献   

11.
正深海是地球表面最后一块人类远未涉足的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新疆域,也是当今大国竞争的焦点。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海域广阔而资源受限,如何在广阔深邃的海洋水下环境实现如海面一般精确、快速、高效的观测,至今却是困扰科研人员的世界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着丰富的、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海洋微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是挖掘和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关键。关注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发现功能多样的新颖代谢产物,揭示海洋微生物的关键次生代谢过程和主要调控机制,开发生物合成新技术,是发现创新药物和开发特色功能产品的重要基础。本文对中国海洋环境微生物的物种、遗传、化学和代谢多样性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萧汉强  尹才 《今日科苑》2011,(19):72-78
<正> 随着人类消费规模的日益扩大,陆地、近海资源日渐减少,深海油气、矿产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自下而上越显重要,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海洋,尤其是深水领域。钻井作业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从冲绳岛西北的海底人工热水喷口成功收集了矿物资源,这种方法有望收集日本周边海底沉睡的更多矿物资源。2010年9月,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利用深海探测船,在冲绳岛西北约150公里的冲绳海沟  相似文献   

15.
深海探奇     
地球的表面71%被海水覆盖,而海洋的平均水深是3800米,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深深的海水,使人类认识深海底部非常困难,以至于在人类早就踏上月球的今天,仍然无法在深海洋底留下足迹。但是人类对深海的兴趣,远未减退,这不仅仅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更重要的是深海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超深海钻探储油平台创多项世界之"最"由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合作承担的"深海高稳性圆筒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功研制的国际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锚系超深海钻井储油平台,最深作业水深达3050米,钻井深度1.2万米,原油存储能力达15万桶,成为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探平台中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高端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FPSO,即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OFFLOADING的英文简称,中文翻译为"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它是一座大型的"海上石油工厂",主要功能是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加工、临时储存及输送。由于全球工业高速发达,对能源的依赖与需求日益剧增,陆地的石油、天然气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海洋的开采逐渐由陆地转移到浅海,再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区扩展,大型的FPSO随即出现;据统计,在现有的海洋平台装置应用中,FPSO已占据半壁江山,当之无愧成为当前快速开发海洋油田的领头羊。但由于新造FPSO对资金要求极高——动辄数亿乃至十几亿美元,而且建造周期一般都在4年左右,而相比之下,改装的成本和周期只有新造的60%-70%,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市场需求的FPSO有50%以上是由原油轮改装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资源开发利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空间上,从地表向地球深部和外层空间,从陆地向大陆架、深海和远洋发展:2、种类上,从天然食物、农业资源向工业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发展;3、从单一利用向多用途综合里利用发展;4、能源利用上,向环保和持续利用趋势发展,即从传统能源系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转变。资源开发利用对资源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正效应是人类对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资源内含和外延的扩大,自然资源利用数量增长速率的下降,由此而引起的环境负面效益减小;其负效应主要是资源开发深度、广度加大所造成的对生态及人类自身的影响。为了使资源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演化,需要强化宏观调控:一是世界各国都应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二是发展知识经济,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知识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元坝长兴组储层埋藏深,资源丰富,是中石化的重点勘探开发层位,受地理条件和产能建设制约,部署的开发井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为主,完钻井深普遍超过7500m。高含硫化氢、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是制约高效开发的瓶颈。本文在完钻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钻井成本的5大因素,为今后合理控制钻井成本、制定降低钻井成本的技术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系统论述世界六大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海资源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和邮轮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二是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引智计划,抢占全球技术市场;四是开展深海资源调查,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新兴海洋产业是世界海洋经济的未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