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近,来自美国的一则消息给人类试图通过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的努力,笼罩了一层阴影。科学家们连续7年的观测表明,依赖树林来储存人类过度排放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减缓气候变化是指通过经济、技术、生物等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增强温室气体汇。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  相似文献   

3.
由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类所进行的各种旨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努力也从未间断,然而这一切都没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仍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排放了超过1.5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科学家正在尝试通过人工光合作用,模拟自然界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既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又能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5.
看完了上期的特别关注《地球发烧了》之后。小璐终于琢磨出一个道理:说白了,现在全球温度上升.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因为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连平时家家户户的电力供应.大多也是通过火力发电得来的。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机理进行分析,利用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正;从区域层面上看,东、中、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拉动作用,而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地区则显著正相关。人口增长对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性;③分阶段考察显示,2000年之前,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即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2001年之后,技术进步对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对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为负,即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全国及东、中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而降低西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kaya恒等式并结合LMDI分解法确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用VAR模型分析甘肃省1989-2011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动态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动态影响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主要对二氧化碳排放表现为正向冲击效应;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冲击效应趋向平稳,但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冲击方向不明朗;能源强度总体上表现为稳定的负向冲击效应。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自身和能源结构的方差贡献率较大,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方差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4,(6):127-130
首先仅考虑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运用岭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如果同时考虑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对外贸易、科学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运用ARDL模型进行检验,则发现我国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过拐点的人均GDP非常高,达到9.5×1012元,遥不可及。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科学技术水平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拥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生产大国乃至人口增长大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减排前景不容乐观,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实现国家绿色增长及发展的可持续目标关乎着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共同命运。在Tapio脱钩理论指导下,强调国家绿色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的潜力问题,首先,构建金砖国家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15年间金砖五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科学、系统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金砖五国2000-201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弹性;最后,结合绿色增长评价水平,计算得到金砖五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潜力水平,提出了提升金砖五国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潜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兴 《百科知识》2011,(17):33-34
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一向被视为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非常可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时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更不用说城市的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了。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30%由海洋吸收,而海洋储碳周期达数千年,这对缓解并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利用海洋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定义了海洋碳封存的专业技术范围,总结了海洋碳封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海洋碳封存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以期为我国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3.
王群伟  周鹏  周德群 《科研管理》2014,35(10):41-48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国之间普遍存在的生产技术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共同前沿和非径向DEA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并实现了对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来源的分解。对58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其损失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以共同前沿为评价基准时各国各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均不大于以组别前沿为参照时的情形,但显示了最佳生产技术条件了最大的绩效改善潜力;欧洲二氧化碳排放的绩效表现好于美洲和亚洲,同时,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技术差距比呈现不同走势;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都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损失的来源,并在总体上显示出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的特征;尽管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但在现有的投入约束下潜在的二氧化碳强度约是实际数值的一半,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
正在长达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原始的农耕和游牧文明主要是通过畜力、水力和风力作为原动力,水平低下的生产力对环境影响甚微,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大气的破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进入18世纪之后,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世界进入了利用机械能和电能时代,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两百多年间,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对大气的破坏与影响越来越严重,并且导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华坚  任俊  徐敏  Eric Fong 《资源科学》2013,35(7):1447-1454
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关键在于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客观正确地评估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效率的角度,界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概念,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研究框架,探索性地利用三阶段DEA方法和线性数据转换函数法来评价中国省际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为真实测度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结果表明,传统DEA测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平均规模效率被高估;中国区域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发展显著不平衡,呈现出“东>西>中”的格局,与传统的经济格局存在一定出入.  相似文献   

16.
英国和加拿大两国科学家称,在人类开始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前,地球正在进入一个半永久性的冰河纪,然而可能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冰期将延迟至至少1万年后到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非径向的SBM模型测度了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并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从技术进步效应、效率追赶及“创新者”区域等角度探索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主要结论有:2000-2011年间的全国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二氧化碳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人类肆无忌惮的开采,利用资源,为了自己的生活舒适,导致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面临着全球变暖的危机等现状,提出了开始低碳生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经济发展和技术这三大因素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方向为正;二氧化碳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技术发展能够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由此提出,中国应该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研发并应用低碳技术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动力之花     
对于能源的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人类希望新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这是一个美好的想法,但生产新能源的过程同样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以风能为例,那些体积庞大的涡轮通常被安装在风力强劲的山顶或近海区域,不但侵占了某些生物的栖息地,还制造了大量噪音,威胁着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