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月月练     
题目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于次日6时左右成功返回.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从飞船发射到返回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你能否列举几例并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一位数学家测定完飞船返回地球轨道的数据后开车回家,中途迷路了。到家后,正念小学的儿子听说了,喃喃地说:"爸,幸好天上的宇航员还不知道这  相似文献   

3.
【背景材料】北京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9时9分52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第一次将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成功地送上太空。17日3时43分,当“神舟”六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第77圈到达南大西洋上空时,守候在那里的“远望”三号船向其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接受指令后,即由飞行姿态调整为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分离,随即制动发动机点火,推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于2005年10月17日  相似文献   

4.
“神六”飞船上共装有56台各种发动机,对飞船进行变轨、轨道维持、姿态控制和着陆反推。这些推力大小不同的发动机,分布在飞船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的不同部位,就像飞船的“船桨”,既可控制飞船的轨道、姿态,也可控制飞船的速度。当神六返回时最后工作的发动机是反推火箭,4台反推火箭要在飞船即将落地的一刹那点火,是航天员落地前为飞船所提供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下面就从物理学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神六”飞船的变轨运行过程。1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情景“神六”飞船与火箭分离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在近地点250km到远地点350km的椭…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6.
正一阵掌声过后,科学家焦伯伯走上讲台开始上课了!他展示了几张图片。奇怪!这飞船的样子怎么那么像串在棍子上的鱼丸啊?好土啊……还有我国的载人飞船,这应该是最早的吧?有点像话筒。咦,为什么载人飞船都有个球形的部位呢?可不是吗?日本的东方号,就是一个正方形加上左上角一个"球",苏联号像风扇,中间还是个球形,比号好看一点了,最后是美国的双子星座号……接着,我们看到了一段精彩的视频:一艘载人飞船围着地球在旋转,突然,它改变了方向,原来是要回去了,轨道仓和推进仓分离了,飞船开始往地球表面前进,在接近打气层时,推进仓又和返回仓分离了,返回仓带着宇航员以极快的速度冲进了打气层。"哗……",飞船外层突然燃起了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次日顺利返回,揭开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序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21小时后安全着陆,宇航员  相似文献   

8.
例1飞船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时,由于极稀薄的空气的影响,飞行高度会缓慢降低,需要进行多次轨道维持.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的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使飞船能保持在同一轨道上稳定运行. 2003年11月份,太阳风暴频发,太阳风暴使"神舟"五号轨道舱运行轨道上的稀薄大气密度增加,轨道舱飞行阻力加大,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飞船轨道舱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轨道舱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应该是( ).  相似文献   

9.
“神六”飞船上共装有56台各种发动机,对飞船进行变轨、轨道维持、姿态控制和着陆反推。这些推力大小不同的发动机,分布在飞船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的不同部位,就像飞船的“船桨”,既可控制飞船的轨道、姿态,也可控制飞船的速度。当神六返回时最后工作的发动机是反推火箭,4台反推火箭要在飞船即将落地的一刹那点火,是航天员落地前为飞船所提供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下面就从物理学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神六”飞船的变轨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先在200km~350km的椭圆轨道上飞行,再在343km的圆形轨道上绕行了14R(约21个小时)后顺利返回。它的成功发射激起了许多人对空间技术,尤其是对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微重力状态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当代职校生》2012,(10):F0002-F0002,F0003,F0004
1992年9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开展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第二步,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9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9号"飞船与"天宫1号"空间实验室实施手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 2年6月29日1 0时安全返回. 现在,教你制作"神舟9号"飞船仿真纸模.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五天五夜,绕地球76圈,期间航天员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与两位航天员通了电话.  相似文献   

14.
两院院士评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中国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10月15日9时9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次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包括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四个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飞船上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研制.  相似文献   

15.
一、正常轨道的运转问题卫星在圆轨道或椭圆轨道上运行,应用开普勒三个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来解答问题,涉及到速度、周期、角速度的计算等问题.事例2"嫦娥一号"进入绕地椭圆轨道后,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1所示.在无动力的飘移阶段可以认为卫星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A.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B.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背景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携带我国两名航天员裴傻龙和聂海胜在空中绕地球76圈,用时115小时32分,于2005年10月17日4时许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距不到1公里,标志我国多人多天的载人航天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飞船飞行程序主要分为发射段、轨道运行段、返回段,它与反冲运动有密切的联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3,(25)
"神舟一号" 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2003年10月15日,我国酒泉飞船发射基地,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巍然挺立,箭体上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上午9时整,火箭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刺云天.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30千米的椭圆形轨道.而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20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为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之后,飞船返回着陆场,地面人员及时完成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目标飞行器变轨至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20.
据专家介绍,“神舟”五号在轨飞行14圈后开始返回,这时飞船开始在344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其实,就像刹车一样,先是飞船在轨道上呈90°转弯,然后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轨道舱继续在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而返回舱和推进舱再转90°,正好与原来的飞行方向相反喷气,起到减速的作用。这时返回舱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行无动力飞行。飞行至距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