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萧红的小说创作,借鉴吸纳了诗歌的创作技巧,故而其作品蕴含了浓浓的诗意,使小说平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了作品的文化品位和欣赏价值。其具体体现是:小说具有天然脱俗,诗的语言;和谐有致,诗的韵律;水乳交融,诗的情景;含蓄淡远,诗的意境,为此,茅盾先生、胡风先生都对萧红小说这种独特的追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萧红小说的诗蕴品位,对文体间的渗透创新,亦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或许是诗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得到的,或许是诗人灵感的火花一闪得到的,又或许是诗人多方选择、逐一推敲得到的,但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语言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游龙飞动,境界全出;就是这个字,使得诗中形象顿然改观,熠熠生辉;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因此我们今天阅读鉴赏古诗时,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诗眼”既得,就能势如破竹,就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嵇康为人就是一首诗,具有非凡的美学魅力。他的诗则长于用兴,歌咏生命的自由,是庄玄意境进入诗歌领域并获得成功的绝妙之作;其《忧愤诗》抒发忧愤与抗议,历来被看作悔疚自责实是误读,特为辨明。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领域,自古以来诗一直被视为最高形式。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唤起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生活中,青少年总是把诗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以致往往超越了文学艺术的范畴,而用诗指称人类社会精神领域中的某一最高境界。如:月光下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小道,便说走进了诗的境界;青春岁月称之为诗一样灿烂的年华;优美动听的音乐如诗一般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的魅力在于气象不凡。他的诗感情奔放、气势恢宏,极具感人的力量;他的诗意象奇特、境界超凡,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堪称女冠诗人当行之作的酬寄诗 ,既是女冠诗中最具实力的一大品类 ,亦为女冠诗艺术情调中最有魅力的一个声部 ,因此 ,作为中国文学史的组成部分 ,应讨论女冠酬寄诗的酬唱情怀这一美学风貌 ,并对其成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瑰宝,短小精练,词藻灵动,意境深远,情感丰沛,既凝聚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精髓,更代表了民族精神的深层积淀。研读古诗词,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趣、写作能力及良好语感的重要路径。在教学中,诗是情感与文学的交响乐,是开启思考的一把钥匙,教师可以通过读诗,让学生感受诗之意境美;通过赏诗,让学生体悟诗之情感美;通过写诗,让学生探寻诗之灵魂美,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润泽学生心灵。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古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窦娥冤》既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也是一篇伟大的诗歌,诗的主题、诗的性格、诗一般的创作手法以及诗的哲学阐释代表了关汉卿戏剧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人类艺术最早起源于人对形式及体式的追求,诗人对诗的形体的重视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本性。诗体具有制订做诗法的意义,既是呈现诗这种特殊文体的表象特征的“诗的图式”,是诗区别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表面形式的重要标志;更是呈现诗的形式规范及写作规范的“诗的法则”,是诗歌写作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的写作迥异的重要原因。诗体在历史上曾受到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十一世纪的学巨匠,他的诗词章冠绝古今;林语堂提倡“性灵”、“幽默”,是二十世纪中国学史上难得的双语作家。章主要以苏轼的词和林语堂的小品为例,对两位名作家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
七等生作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圣手”,其作品可以说是台湾文坛的一朵奇葩。他的现代派小说有着比其他小说家更为纷繁芜杂的理念世界;并且通过其理念世界的展示,把哲学的“真”与宗教的“善”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小说更具别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感情的真挚、结构的精巧,韵律的优美是普希金《致凯恩》一诗最大的艺术魅力。分析此诗的艺术特征,对于理解诗的主题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祗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相似文献   

16.
陈雯 《文教资料》2006,(18):46-47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是一位成功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本文详细分析了哈代的诗歌代表作《声音》。《声音》一诗充分表达了哈代对亡妻爱玛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展现了许多反传统的特点。这些反传统特色赋予了该诗美学意义和现代特色,是哈代诗歌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多义性是《红字》的显著特点和艺术魅力所在。该文试从形式和内蕴两个系统人手,剖析其多义性的成因——对于形式系统,着重分析《红字》中的艺术空白和象征手法所造成的开放性;对于内蕴系统,则重点阐释作为核心的宗教精神赋予文本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并试从两大系统的互动渗透中重审《红字》的独特魅力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历史源远流长。王维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和盛唐其他诗人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使其具有广泛的欣赏队伍。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着别具魅力的审美构成因素。具体表现为:赏心悦目的感官美;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自我我格的强化;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诗经》的雅、颂篇中农事诗的剖析,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话和发育不完全的史诗折射出啄始初民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拜土意识,这些诗歌是农事诗,也是宗教祭祀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