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的《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四的一篇课文,以分析诗歌的个性创新点和表现手法中彰显的想象力为主,将知识层面拓展到学生的想象中,用以实现师生、诗人、文本四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借此来探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创新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知识积累和提升教学的双重效果。一、创新思出鬼神表《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被甄选在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可见其重要性、学习此单元的诗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把教学主体变为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联想.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实是学生心灵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只仅仅是点拔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的实施.那么,怎样构建多样性美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呢?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摒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亮 《家长》2023,(17):77-79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融入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让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扬、传播优秀文化,还可以在学习中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微观分析,细致品味古代诗歌,进而感悟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情感,以此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能力。本文论述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必要,分析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古代诗歌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之所以愈来愈备受重视,既有培育创新精神的时代背景要求,又有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弘扬主体个性、发展语文素养的现实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神思飞动、文潮奔涌、浮想联翩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和掌握、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改变单一、被动、封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开放性教学的实践和尝试。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应是学习目标的整体化、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沈昌美 《考试周刊》2011,(51):70-7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途径: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发散思维、增强版主意识、夯实知识基础、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构思技巧,不仅可以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其朗读能力。笔者认为,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是如何运用精练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塑造形象、创造意境的。下面,  相似文献   

9.
王晓冬 《林区教学》2008,(6):150-151
高中化学新课标强调要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还强调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尝试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知识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和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这就告诉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方法认识世界,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美术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鼓励想象、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学生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初中教学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教学作用和地位。但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由于文化氛围、家庭背景、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终不会像教师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而应该是活泼的、主动的且富有自主个性的一个学习的过程。主要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指引下,谈了几点数学教学理念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是富有个性、充满情感的学科,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思源 《考试周刊》2013,(39):180-181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培训。教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指有意识想象的训练,在重视学生想象能力训练的同时,着重突出创造想象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文章介绍了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他们优越性的良好体现,在美术教育中也是如此,学生要经过思考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辨别能力。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绘画的技巧已不再那么重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美术教学不是要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要使学生能够发现美,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想象  相似文献   

16.
面对知识迅猛更新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已是刻不容缓。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不断创设恰当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石瑶 《考试周刊》2011,(89):45-47
我国素有“诗教”的传统.诗歌教学具有继承优良传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想象能力的意义。但是.当前小学诗歌教学存在着解剖分析过多、表演翻新过多、朗读深度不够、教师素养不够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小学诗歌教学中以读为本,找出关键并借助多种手段来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穿插提问、讨论、模拟、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九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观察能力;引导放射思维;增强自主意识;夯实知识基础;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蒋军初 《考试周刊》2013,(92):175-175
初中美术教学是培养未来美术人才的重要阶段,因此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做教育教学的主体,不能只针对少数尖子生。美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所以,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的氛围是每个美术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美术的气氛,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美术世界中尽情遨游,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