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地区古哀牢夷的著名神话。九隆神话中"诸兄共推九隆为王"与"哀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的记载透露出哀牢夷"贵小"的继嗣制与特殊的婚姻形态——伙婚制有关。除伙婚制外,哀牢夷的"贵小"习俗与野合婚、抢婚等婚姻形态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九隆神话是叙述哀牢民族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对于理性的思维来说,其所讲显得荒诞陆离,让人"迷思"。但从历史研究来看,九隆神话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哀牢夷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征,更传达了哀牢夷远古的历史文化演变信息,如氏族制度、经济生产方式、婚姻制度、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为我们了解哀牢文化的进程及其规律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透视角度。  相似文献   

3.
九隆神话多学科价值皆备,是深蕴于哀牢民族心灵中的集体记忆。九隆神话在《哀牢传》、《华阳国志》、《后汉书》、《水经注》等史籍中均有记载,且散见于哀牢后裔活形态生活之中。今有《九隆神话研究》一书出版,以多学科的视角对九隆神话进行多方位的审视,在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和观点上皆有所获,弥补了九隆神话研究一直以来无专著,仅以单篇论述为主的完整性不足、宏观和微观视野结合欠缺的研究缺憾。现为著作推介和促进学术再探讨之目的,对《九隆神话研究》进行略加述评,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哀牢文化"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哀牢"的界定,名称来源、地域范围、生产力情况、族属问题、民族关系、九隆神话以及与南诏文化的关系等已有相当份量的著作问世,但从女性视角研究哀牢文化几乎是空白。切入性别视角,把女人纳入哀牢文化的研究,还历史以原貌,以弥补传统历史学由于对女性的遗忘而造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九隆传说中蕴涵了哀牢氏族图腾崇拜、对龙文化的认同、渔猎经济意识、普娜路亚婚姻制、文身、血缘分封制及“贵小”王位继承制、王位世袭制等多重史学意义;哀牢夷价值取向的萌芽及发展,深刻影响着哀牢夷区域文化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的相对稳定性、传承性,从而也形成了其文化的独特性;其价值取向涉及到伦理、经济、婚姻、审美、政治、文化意识等诸多方面;从“九隆传说”史学意义中对哀牢夷价值取向的透视,可较系统地了解到哀牢夷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其氏族价值观及氏族文化体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支格阿鲁是彝族全民认可的祖先神灵。本文就彝区各地流传的支格阿鲁与汉文史志所载"哀牢"、"烛龙"、"九隆"、"哀牢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经考证古"哀牢"即今之"阿鲁",其名称后多有演变。"濮莫"义为"白(蛮)女"。古哀牢地之"哀牢布"与亚洲棉起源有关,汉史所载棉花"娑罗"读音唯一保留在彝语支语言里。支格阿鲁文化是彝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7.
尊龙崇龙是我国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有文化现象,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哀牢地区广为流传的关于氏族起源的感龙神话,在汉族地区也广泛流传着各种感龙神话。本文就二者的异同及其内在的流源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九隆神话作为云南较为古老的神话之一,被擢升为哀牢国神话,之后又被采借为南诏、大理国开国神话,表现了九隆神话与哀牢文化、龙文化、王权、南诏、大理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整合,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九隆神话起到了文化过渡与衔接的作用,成为立体、多维之文化整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各种文化力量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以九隆神话为主轴,粘合了民间信仰、社会形态、政治话语等多种文化要素为一体的九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九隆神话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的历史产物,是古代哀牢民族的始祖神话。当下,九隆神话的保护现状主要呈现为三种状态:一是以文献记录的形式和口头传承的方式得以保护;二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及文化产业开发的途径加以保护;三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高等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网络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的平台既有传统高校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和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也有企业或社区等创办的网络大学平台;网络高等教育的基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关键是网络课程、教育软件等资源建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E-learning。从互联网的发展、从教育信息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网络高等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由3项调查组成.其一,调查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主流价值观.以1285名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为对象的开放式调查研究表明,主流价值观有14项,即自我观、法制观、审美观、亲情观、公正观、国家观、友情观、健康观、群体观、财富观、生态观、人权观、集体观、关爱观.其二,调查这些主流价值观的含义.基于文献研究结合专家研讨、征询后形成了表达14项主流价值观含义的命题句,并在以570名中学生为对象的匹配反应作业中获得确认,表明命题句能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含义.其三,调查这些主流价值观的取向.以334名年龄22~25岁的大学研究生和公司职员为对象的两项作业表明,国家观、法制观、集体观、群体观、生态观5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取向,健康观、自我观、财富观、亲情观、审美观5项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取向,人权观、友情观、公正观、关爱观4项则兼具个体/社会两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字化学术期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网络上很普遍的存在。大量充斥因特网的学术期刊网页、网站,看似繁华,其实,它的生存状态很艰难。即使目前学术期刊通过网页或是网站参与学术资源的传递,也只是在原有期刊工作模式下的一些补充,还不能被视为“网络期刊”。数字化学术 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谁来的数字化运作付费、平面期刊网络化的技术、学术资源检索的工具和检索模式的合理化等,只有突破这些“瓶颈”问题,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才会真正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应用的文写作"现用现查"现象,一方面反映出现行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对接程度的不足,另一方面表明现行的教学对写作主体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欠缺。改造和调整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应该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以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为中心,充实原理、模式、技法、规则等应用文的个性内容,并形成"原理论—模式论—技法论—规则论—文体论"的合理格局。  相似文献   

15.
系统的定义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已给出的系统的数学煊义说明了系统的整体性,同型性、平凡性、结构性,进一步定义了系统的环境及环境系统,开放系统,且在系统定义基础上严格地证明了系统学的三个基本事实:一切系统作成一个真类,非系统的存在性和系统学第一定律;还给出了这些概念和结果在工业、计算机科学、军事和经济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n a study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on student assessment literacy of a brief assessment literacy intervention. We first define ‘assessment literacy’ then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ssessment literacy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sing a pseudo-experimental design, we quantified the impact of an assessment literacy-building intervention on students’ assessment literacy levels and on their subsequent performance on an assessment task. The intervention involved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alysing, discussing and applying an assessment rubric to actual examples of student work that exemplified extremes of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on the task (e.g. poor, excellent). Results showed that such a procedure could be expected to impact positively on assessment literacy levels and on student performance (on a similar or related task).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greatest predictor of enhanced student marks (on the assessment task that was the subject of the experimen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ability to judge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on student work created in response to a similar task. The intervention took just 50 minutes indicating a good educational return on the pedagogical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研究发现:分别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两份《意见》,政策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一是从关注"社会价值"走向关注"人的价值";二是从注重效率走向注重公平;三是从关注社会外在需求走向关注教师内在需求;四是从注重知识培训走向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是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的行动。教学反思具有反省性、创新性、实效性、持续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英语课的教学反思,可以着重应用于: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的反思、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失误之处的反思,以及强化教学的成功经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对翻译的研究基础上,使用调查问卷对新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翻译使用观念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调查和分析了他们在翻译观念上的状况、英语学习水平和翻译的使用观念、相关程度如何等问题,本文就结果进行了讨论,使英语教师和学生本身对翻译有了一定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和平研究是弥久而常新的重大问题,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和平文化积淀,应该创建中国特色的和平学.中国特色的和平学应该包括奠基于中国文化特色、具有时代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和平理论研究,包括对重大和平问题的研究,对和平战略的研究,以及开展和平文化的普及、进行和平教育等内容.中国特色的和平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