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襄阳岘山因西晋名臣羊祜登临置酒而著名.唐代,吴从政提出把襄阳西南诸山中的岘山、紫盖山、万山归为“三岘”的说法,使岘山又有了“岘首山”的别称,,“岘首”一名,继承了岘山的全部史迹尤其是“羊祜置酒处”的历史内涵,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与“岘山”并行于世.但到了明代,“岘首岘山,本为一山”的正确概念逐渐模糊,以致发生汪道昆移亭、祠于岘石处的事件,把岘石处当做“岘山”,并极大地影响了襄阳民间关于岘山的认知,事实上造成了岘山、岘首分离的状况.清代至建国后,襄阳本地文史学者对岘山的概念界定逐步走向模糊以至谬误,以至广受学界质疑.本文试图在分析史书、志书、游记等文献的基础上,对“岘山”、“岘首山”的分离以至混淆的源流予以梳理,对其由历史上到今天的乱象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改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力求做到准确精练,言简意赅。他在安徽滁州当太守时,曾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山景,就用了好几十个字,后来他想,这篇游记的重点是“醉翁亭”,没有必要用过多的笔墨写山景,于是反复修改,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又有一次,欧阳修把他写的《岘山亭记》给朋友章子厚看。章子厚读到“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一投汉水”一句,想了一下,说:“是否可以每句加两个字,改为‘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欧阳修听了欣然同意,认为是难得的妙笔,后来抄录时就按照章子厚意见加了这四个字…  相似文献   

3.
私淑黄宗羲的著名学者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和《鲒埼亭诗集》集名均源于地名鲒埼。鲒埼,在今浙江省奉化县境内,距县城约十五公里,濒海,有乡建制。在鲒埼乡之东南一公里处,有山名曰埼山。鲒埼作为地名,始于西汉,盖因埼山附近盛产鲒而得名。鲒,属蚌类海生物,俗称寄生瓦螺。可鲜食,亦可制作鲒酱,味极鲜美,故汉时曾被作为贡品。检《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鄞县有鲒埼亭。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唐  相似文献   

4.
前时因教学之需,阅读了科学院文研所选注《唐诗选》的部分注解。受益之余,亦觉注文中尚有若干值得商酌的地方,因随手录下。今就其古地今释一项,摘录若干条,试作辨正。一、湖北有二荆门陈子昂《渡荆门望楚》诗注①引《水经注》卷三十四谓: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虎牙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而释曰:“今湖北省荆门县城即在江南岸边,县南有荆门山,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唐诗选》上册34页)。以江水流经之荆门属今荆门县,是错误的。按《唐诗选》所引通行本《水经注》卷三十四一段文字,乃经文“(江水)又东过夷陵(以  相似文献   

5.
名人名亭     
范仲淹与范公亭范公亭在山东益都县外阳河畔。宋代范仲淹曾为青州知府(州治即今青州市),居官清廉,遗爱在民,范仲淹建亭醴泉之上,后人称范公亭。欧阳修与醉翁亭醉翁亭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相传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命山僧智仙建亭酿酒,以为游憩之所,欧阳修常登饮酒,“饮少辄醉”,故名醉翁亭。苏东坡与东坡亭东坡亭在广西合浦县廉州镇,相传为苏东坡居住遗址。此处有一集苏东坡诗句的楹联,联曰:“最宜月白风清夜,犹角橙黄橘绿时”,为东坡亭平添雅趣。  相似文献   

6.
杼山考     
杼山因为闻名古今,史籍记载不少.考诸文献有晋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唐陆羽《杼山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宋嘉泰《吴兴志》,明万历《湖州府志》,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及掌故、旧闻、俚语等等.不同时代给杼山打下不同印记.晋以前称“稽留山”,晋代名“东张山”,唐代始称“杼山”.所谓杼山,是因为这座山是夏杼“南巡之所”.故山西北有夏驾山,山下有夏王村(今称王村).夏杼遗迹的考证是陆羽的功绩,在陆羽《杼山记》前还没有杼山这个名称.《湖州府志》载:“郡有专志,实肇始于陆羽.”陆羽写下不少地方志籍,如《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  相似文献   

7.
杨岘,字季仇,一字见山,号庸斋,晚号藐翁(66岁时以藐视上官被劾,归而署号曰藐翁).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卒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晚清书法名家,精研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金石小学皆极能事.又工古文,有《迟鸿轩诗弃、文弃》.杨岘17岁(1865)补博士弟子员,早年即治《春秋三传》,又治《三礼》,学问深湛.37岁(1855)秋,乡试中第四十名举人.38岁入京会试,此后屡困场屋,未得功名,壮年时  相似文献   

8.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传统古文名篇,现选作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今就编选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首先是原文标点有一处似可商榷。以“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后面的文字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见《语文》初中第二册204页)经反  相似文献   

9.
今所存见的明刊本"李贽批评本"《西游记》,为无锡文人叶昼托名作伪的产物。卷首所附《西游记题辞》的作者"幔亭过客",为吴县人袁于令,生于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卒于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词曲家与小说家。叶昼托李贽之名所批评的《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前后,其所用底本,为唐光禄刻印于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其批评主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西游记》宗旨的揭示,二即借批评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三为对《西游记》艺术的称道,四是对佛道思想的宣扬。其中,又以一、二为其批评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沧州地名志》载:“高适,字达夫,唐渤海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夜珠高村人”。这一新的说法,使我产生极大兴趣,就此查阅了有关资料和地方志。彭兰在《高适系年考证》中,认为高适是唐德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1962年)认为,高适是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沧县)人;傅璇琼在《唐代诗人丛考》中,认为孙钦善在《高适年谱》中说得对,高适蓨人乃是称其郡望……实际上高适与蓨毫无关系”;《乐陵县志》载:“高适渤海人”;《南皮县志》载:“高适渤海饶安人”;《天津府志》载:“高适沧州渤海人”,但传后又说:“北魏迄唐,渤海地广,高氏人繁,不能一一分属,莫若仍旧。如欲取舍标新,必须有据,新通志析元裕沐于此郡,尚留常侍于河间,殆用旧书作渤海蓨人,才思  相似文献   

11.
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长兴界,为湖州之主山。古卞、弁通,亦曰弁山。顾长生《三吴土地记》云:“卞和荆山采玉,今山中有似玉之石,土人谓之瑶琨,以卞名之。”陆羽《图经》谓:“卞姓居之,故名。”卞山作弁者,周处《风土记》谓“山形似弁(冠也)”,故名。西楚霸王项羽,避仇吴中,盖指湖州。湖州人民为纪念项羽,在卞山建有项羽庙。又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等古迹。《石柱记》谓:“其巅有黄龙洞,其东有沈家避洞,其北有碧岩,有瀑布泉,其下有玲珑岩。其石皆空洞岌(山亚),山广百里,虽四散各表其名,其实皆卞也。”宋著名词家吴兴张先,死后即葬此山多宝寺西。  相似文献   

12.
湛然与襄阳     
宋陈思《宝刻丛编》卷三引《复斋碑录》云:"《唐裴观德政碑》,唐贾昇撰,僧湛然分书,开元八年立在岘山。"又,张仲炘总纂《湖北通志》卷九七《金石志》引《金石存佚考》云:"《唐裴观德政碑》,碑久佚。裴观见唐《世系表》,洗马裴后敬忠子,官荆州按察使。孟浩然集有《送贾升主簿之荆州》诗云:‘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当即其时也。湛然,(唐)吕总《续书评》列于真、行二十二人之  相似文献   

1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现行初中语文第六册对此诗句中“轮台”的注释是:“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而刘逸生《唐诗小札》中却将“轮台”注释为:“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究竟谁是谁非? 查《辞海》,见“轮台”这一名称有四种解释: ①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相似文献   

14.
“欸乃”一词,始见于唐人诗句.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唐·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刘言史《潇湘游》诗:“闻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元结《欸乃曲》题下注:“欸: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见《四部丛刊》本《元次山文集》第一册卷三第3页)宋·黄庭坚“稚川既得官都  相似文献   

15.
《玉娇梨》版本多种,孙楷第先生、柳存仁先生、郑振铎先生、杜信孚先生都有不同版本的著录。大连图书館编《明清小说序跋选》中录有“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本衙藏本”,据编者考云“是清初本”。以上各家著录,皆清代刻印本。今又见一部不见各家书目著录的“清聚秀堂刻本”。于版本面貌描述如次:全书分装四册,册各一卷。其中一、四册分别为1—4回、15—20回、二、三两册均各五回。头册白纸扉页作(玉娇犁袖  相似文献   

16.
高适新里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沧州地名志》载:“高适,字达夫,唐渤海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夜珠高村人”。这一新的说法使我产生极大兴趣,就此查阅了有关资料和地方志。彭兰在《高适系年考》中认为高适是唐德州蓚(今河北省景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一九六二年编)认为高适是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沧  相似文献   

17.
《尚书·舜典》追记我国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舜曾经“窜三苗于三危”。“三危”究竟为今之何地,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古今学者对“三危”地望有以下十余种说法: 1、认为三危为今甘肃省敦煌县东南的三危山。持此说者最众。西晋杜预说:“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左传》昭公九年注)其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又记载:“三危山在敦煌县南”;唐代李泰的《括地志》也说:“三危山在沙州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名”;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得更为清楚,“三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志·地理志》载:“朗溪,(唐)贞观八年(634),析龙标(县)置。在朗溪之侧,故名。今洪江市、靖县、会同、通道县地,又错入分贵州境.”结合《侗族简史》有关记载,朗溪县是一个包括今会同县、洪江市、靖州县、通道县东北部及贵州省天往县、锦屏县、黎平县东部和东南部的泱泱大县.朗溪县治建于何地?因资料匮乏,时代久远,难以考证,众说纷法。笔者通过初步探索,以为朗溪县治当在今会同县胡江“东城”。曾撰《会同古县治考》发表于1989年《怀化史志》。黔东南师专民族研究所杨学军君,不吝赐教,著《何处是“朗溪”》,发…  相似文献   

19.
西塞山因中唐诗人张志和的《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但一千多年来,对张词中西塞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却一直众说纷坛,至今尚未取得共同的看法.即以解放后出版的几个唐宋词选本为例: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作“在今浙江吴兴县西”①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诗歌选》作“在今浙江湖州市”②夏承焘,盛弢青选注的《唐宋词选》作“在浙江省吴兴县  相似文献   

20.
袁媛 《现代语文》2007,(6):12-112
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作。《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