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畅游石门关     
姚静 《大理文化》2011,(5):72-74
美丽如画,是一个被人们用烂了的词儿,可我找不到另一个词来替代它,仍是落入窠臼地写:漾濞,美丽如画。漾濞位苍山之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漾濞山秀水美,境内景点星罗  相似文献   

2.
远去的近邻     
古人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今看来,应该说是:山不在高,有鸟兽才显神秘;水不在深,有鱼虾才有灵性。试想,山再高大,若无鸟兽栖居出没,便寂寞如死山荒岭一座;水再深阔,若无鱼虾游动自如、鸥鹭翩飞其间,便冷漠如死水一潭。  相似文献   

3.
神秘深邃的点苍山,峰峦连绵,古木森森,沟谷纵横,溪流潺潺.处于点苍山西面的漾濞,自古以来,就号称山城水国.水国漾濞,那些属于水的故事,一直在温婉,在缠绵.请跟着我的脚步,神游苍山西坡漾濞境内的三个瀑布,领略那些幽谷中,水的沉静,水的清澈,水的飞扬……  相似文献   

4.
大理走笔     
写大理,实在是一件很不自量力的事。多少文人墨客,写尽了大理的秀山美水,奇闻轶事,风土人情,都把最优美的词句,最动听的乐章,给予了大理,让大理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然而,面对这片古典与现代互融相生的热土,我这个外来者还是情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5.
彝乡美     
在巍巍无量山中,滔滔澜沧江之畔,有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南涧;有一个古朴勤劳的民族--彝族.这里历史悠久,民风醇厚,山灵水秀,素有"服饰大全"、"跳菜之乡"、绿色宝库、绿色食品的家园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漾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道从漾濞穿境而过,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迹,也为漾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漾濞提出了"注重历史文化,发掘旅游人文资源"的思路,并对漾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我就漾濞的古道文化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敏 《大理文化》2021,(5):85-87
2020年春因疫情的原因,好多人的外出游玩计划也因此被搁浅.只能通过"云旅游""云赏花"等方式,聊以慰藉那颗想要出游的心. 宅在家里,写下很多文字,表达着自己想出去走走的心情.漾濞,之前已去过多次,但依然心向往之.我想去漾濞石门关,因为那里有雄奇的高山峡谷、险峻的悬崖峭壁、清澈的瀑布溪流,更因为那里有我们美好的亲子时光.听说光明村的建设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等疫情过后,我要陪着父母,带上孩子再去漾濞游玩.是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珍惜大自然的美好,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8.
寻味洱源     
田心吃米 风景秀丽的山村田心位于洱源、漾濞两县的相夹之地,向北过乡政府所在地炼铁,再往东翻越海拔三千多米的罗坪山到达洱源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往南沿江而下,过漾濞后再到州府下关,同样也得七十公里.闭塞的交通,天造地设地成就了一个山明水秀、绿树环绕、民风纯朴的桃源圣境,背倚高耸入云的“世界地质公园”苍山,村前有在云南境内最大的澜沧江支流黑潓江蜿蜒而过,每每听友人提及,一种神秘之色就在脑海之中生发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9.
正漾濞,成为我儿时的一种向往。在梦里,无数次奔跑在核桃树下,那一棵棵粗壮的核桃树,既陌生又熟悉。凝望着一颗核桃,时光的足迹甚为清晰,而每一条足迹里都记载着或悲或喜,或回味或深思的往事。我家在鹤庆,同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管辖,但两地相隔有点远。对于生长在大山之中的我而言,小时候要到县城赶一次街都盼得把脖子拉得老长老长,更别说走出县外了。但从小"漾濞"这个名字就扎根在我的心里。这次,我的脚步暂且逃离了各种琐事的纠缠,来到位于点苍山之西的彝乡漾濞。还未站稳脚跟,我的  相似文献   

10.
白竹村风情     
在漾濞县境内的深山中,有几个苗族村寨,主要聚居于南部龙潭乡白竹村和中部苍山西镇花椒园村的小水塘社以及白羊村的石打牛社,有"孟普"、"孟构"、"孟撒""、孟载"四个称谓(支系),人口近千人。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了藏匿在漾濞深山中的苗寨白竹村。白竹村坐落在漾濞南部白竹山北麓,与我的老家密古村比邻。那里土地肥沃,植被良好,有两条山溪从山上流下,其中一条穿过寨子,另一条是密古村与  相似文献   

11.
山野有灵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太高了就会让人琢磨不透.或许真的山野有灵. 我是在山乡里长大的人,但每当想起儿时山野里的岁月,至今还对大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深的敬畏之情.记忆中身处黑森林时,那似乎是一种从母体子宫里就带来的甜甜的恐惧感觉;独自走在旷野或山峡,心底又会生出莫可名状的失意与忧伤.有时,那山中的一切只能用全身心的每一根神经去感触,但你根本无法把它说清道明.  相似文献   

12.
龙潭观瀑     
山无水不活,少了水的山总是让人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灵气;水是山的血脉、山的精神。 泰山石灵水也秀。溪谷把泰山分成了6个扇状的景区,于是便有了“幽、旷、奥、秀、妙、丽”各景区。自古命名的56处瀑布潭池,一到雨丰水涨的夏天,山格外抖起了精神,有溪皆流水,无潭不涌泉,崖崖瀑飞溅,整座山活了。 登山赏景岂能不看水?泰山上看水最佳处在黑龙潭。黑龙潭位于西溪中下端,因传说壮士小黑龙战胜邪恶而得名。还相传与东海相通。西溪因具通天之势又名通天河,常年流水越过长寿桥底巨大石坪,随悬崖垂落潭内,崖陡流湍,形成“长虹飞瀑…  相似文献   

13.
沧桑古驿路     
走出漾濞城喧闹的市区,一直往南,到了城边,然后折向西走,我带你到一条静谧的老街走一走. 一走进老街你就会觉得仿佛逆着时光隧道走入了另一个时代,有隔世之感.这里没有人声喧嚣,没有车声轰鸣,没有店铺林立,没有五彩广告牌.岁月在这里凝固了.古老的青石板路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铭刻下一段了无踪影的往昔.这就是漾濞的老城区,新县城向东北方扩展出去.这是一个被遗弃的角落,正因为被遗弃,它得以完整地保留了旧貌.  相似文献   

14.
正雪山河,是苍山西坡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西坡深处,在兰峰、雪人峰、应乐峰、小岑峰之间宽阔的V字形地貌中蕴蓄壮大,一路穿石破壁硬生生切出一条一线天的千米峡谷,向西十几里后穿漾濞小城汇入漾濞江。清澈的流水,巨大的落差,沿途自然是瀑布悬泉,加上刀削斧劈的悬崖深谷,多层次的美,有一种时间的专属味道……  相似文献   

15.
姚静 《大理文化》2011,(11):41-43
苍山由北向南横亘在滇西广袤的大地上。苍山像一把偏心的刀,它那么随意地一插,就把滇西这一角落分割成了宽阔平整的大理坝子和狭长崎岖的漾濞山区。是奉了天地的神谕吧?大理古城和漾濞县城,一东一西,都坐落到了苍山脚下。在命运神秘旗帜的招引下,我的人生与这两个地方密不可分。我成年以后的岁月一直牵绊在苍山脚下,从未有过须臾的离分。  相似文献   

16.
我去威尼斯,从来不在夏季,不在节日,也不在盛况空前的电影和艺术展览期间。我的威尼斯,属于晚秋时节与冬天,那是旅游淡季的威尼斯,是威尼斯人日常生活中的威尼斯。威尼斯在直观上是个拥挤的城市,人们对此早已阅知,或多有耳闻,但它总有让人出乎意料之处。我曾五访威尼斯,现在依然向往。原因绝非由于那里的建筑、宫殿、桥梁以及城市整体的辉煌壮美,而是建筑与水、空间、光和色彩的组合令人惊叹不已。我以为,其中的水特别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晓峰 《大理文化》2004,(3):19-20
来到被人们称为大理后花园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漾濞,在傍晚时漫步于漾濞江畔,确实是一种绝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小城漾濞     
忆苏 《大理文化》2013,(8):44-46
漾濞真小。初见,那座小城给了我这样的印象。那时的漾濞县城真的很小。小城,小街,小巷,小站,和一个不大的集贸市场差不多。灰头土脸,简单朴素,透着岁月的尘烟,像极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略显沧桑的农妇,浑身上下刻满光阴的痕迹。初见,这座小城让我看到的,是素朴的陈旧。20多年前读书时和同宿舍的漾濞同学一起回家,我真的没想到漾濞县城竟然这样小,这样冷清。街上没有多少人,小站就在街旁,很多商店要等街天才营业。走在街上,冷清而空荡。没有自己生活的小城里那种浓浓的烟火味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唯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沿途不曾断流过的奔涌的漾濞江水,清澈、凛冽、欢腾,一路唱着  相似文献   

19.
笔记漾濞     
正小城印象小城,小街,小巷,小站,简单朴素,浑身上下刻满了光阴的痕迹。走在街上,没见多少人,冷清而空荡的门面装饰陈旧。这是改革开放以前,我第一次去漾濞留下的印象。后来,我一次次走进漾濞,对小城的了解也渐渐多了起来。再后来,我发现,  相似文献   

20.
仙人掌     
仙人掌据《南方周末》云,现有人套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针对时弊说:"饭不怕贵,公款就行;酒不怕醉,请客就灵";"货不怕假,回扣则灵;钱不在多,美元就行",等等。鄙人认为,接着应套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可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