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注热点新闻,直击新闻背后的故事。本文摘自美国的新闻评论.尽管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已离我们远去. 但从专家评论中我们看到自然灾难带给人类的“后遗症”可不是一朝半夕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新闻热词.就是指重大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这类词由于简洁、概括、鲜活,往往成为新闻事件的代名词,传播广,影响大.常常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譬如“绕月工程”、“藏独”、“汶川地震”、“奥运火炬”等。近几年.新闻热词(或热点新闻)进入中考语文试卷已渐成一种趋势.既增加了试卷的时代性,更让相关知识、能力的考查获得了全新的文本载体。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讲求时效,失去了时效性的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新闻似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从新闻历史观的眼光看,优秀的新闻虽然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却有可能沉淀为“历史的初稿”,从而具有历史的价值。新闻历史观就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观照新闻,从新的角度挖掘新闻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热点材料】2006年1月15日,历史上第一次由两岸媒体厦门卫视、台湾三立电视台共同举办,以两岸关系热点新闻评选为主题的“2005两岸关注”年度评选活动结果揭晓。“2005两岸关系十大新闻”是:“两岸民航飞机56年来成功实现首次‘双向、对飞、不中停’的包机模式”,“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许文龙发表台独不可行声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神六完成载人航天壮举两岸泥土同游太空”,“大陆宣布将…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上有一个重要理论叫“专业主义”.它是指新闻要具备。真实、全面、公正。等条件.新闻要以追求事实真相和真理为目标。世界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我个人以为.新闻专业主义关于新闻操作与报道的基本理论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倡导了新闻从业者为追求专业而所必须具有的一种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读图”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新闻审美价值取向,而报纸媒介上方兴未艾的“卡漫热”,又使新的新闻价值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它不仅强化了报纸的编辑意识,而且使受众的审美感受由“实感”走向“虚拟”。同时,卡漫热的出现也说明了知识产权意识在社会上已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信息传播量激增的时代,传播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建立健康的、良性循环的传播生态系统,是必须要研究的课题。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以民族地区新闻媒体日益“热”起来的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以传播生态为观照视阙,深入分析了新闻评论在民族地区繁荣的必然及其对传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研究往往偏重于“教”的研究,而对于学生是怎样学的,是不是会学,学习效果如何等等往往关注较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必须强化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法”是为“学法”而服务的,离开“学法”的“教法”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热点新闻是报纸的兴奋点。对热点报道要善于“冷处理”,深入挖掘,掌握好“三度”。  相似文献   

10.
“软新闻”通常又可称为非事件新闻 ,是以生产、经营、科研和其它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习惯性做法等为内容的报道。它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 ,也没有完备的主体内容和时限 ,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期 ,侧重事件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和倾向性的内容 ,是一种关于“面”的报道、“宏观报道”或称“组织性、观点性新闻”。“软新闻”因其“新闻质”是隐性的 ,往往主观色彩较浓 ,真实性难以把握。“软新闻”报道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 ,允许素材和新闻之间存在差异 ;但如果真实性“尺度”把握不好 ,则可能丢失信息 ,曲解事实 ;同时 ,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电视媒介,在对新闻,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常常面临“叙事断点”的困扰,新闻镜头的缺位往往会造成没有严密叙事逻辑的电视新闻产生歧义,造成电视新闻无法真实、完整地表达.“情景再现”方式的运用,弥补了新闻镜头缺位带来的遗憾,但“情景再现”如何忠实体现新闻真实性原则.本文主要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一切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要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那么,在新形式下的作文教学应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应从理念上弄清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作文教学应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生活为本位,以学生的生活需要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往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训练采用什么方式构段等作文技巧,强调传授写的知识。而事实上,“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感情的宣泄,心声的表露。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  相似文献   

13.
双眉紧锁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进入到运用程序时,才能显示其价值。而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产生“书本效应”,即对书本上的东西往往信而不疑。实际上,学贵多疑。学问,学问,学而不问,何来学问?我们常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请以“追问‘为什么’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4.
祝晓燕  徐雁 《学前教育》2013,(11):22-23
“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是教师们的常用词,教师们已有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以“教师如何教”为主线设计活动,较多地关注形式和结果。如何将活动重心从“教师教”转到“孩子学”上?孩子怎样才会“主动而积极地学”、实现数学经验的主动建构呢?  相似文献   

15.
在我校实践的“助学单”课堂中,一线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材的“学习化设计”,而往往忽视了“助学单”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深度反思的功能。其实,师生从“助学”到“助思”的飞跃是助学单价值的真正体现。对此,笔者进行了尝试,希望能摸索到以“助学单”为载体来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往新闻图片往往被视为文字报道的附属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在传播力和表现力上的优势日益凸显.新闻图片应当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以平民化视角,从小处着手,突出“人”的价值,不断地注入“感性”元素,实现媒体“有温度”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若让学生模仿新闻记者,走出课堂去采写新闻稿件,那么,学生在发布新闻时,往往能“言之有物”。如笔者曾以《新风》为主题,先组织学生从校内到校外采写新闻,再让他们在班上汇报采写结果,学生谈班风、谈校风...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中包涵着的社会需求,是作者选择新闻的着眼点。新闻价值包涵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个要素。对于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只能够认识和发掘它,而不能凭主观去“改变”或“创造”它,纠正对新闻价值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对新闻价值概念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刑期折抵往往被视为一个“没有研究价值的技术问题”,而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刑期折抵在适用上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因此对刑期折抵的涵义和适用条件进行研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尹平 《中国教工》2011,(10):4-5
2010年,一则有关某省推进义务教育法实施,规定初中小学教师要实行合理流动的新闻引发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热议,“教师流动制”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飙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