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建立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进程分析发现南阳城市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差距一直在增大,从指标的变化看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其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最小的是人口素质水平。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按全面小康水平,把南阳的12个县市分为四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南阳城乡全面小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用生态文明理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前三者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这一联系出发,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述了生态文明形态的小康社会与工业文明形态的小康社会的联系与区别,生态文明理论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作用.试图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小康的内涵,用以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省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为基础把生态足迹和区域差异等指标作为新的指标纳入全面小康指标中,重新构建了云南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通过对1990--2003年云南省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发现,云南省的全面小康进程呈现出连续“U”型变化,“经济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和“区域差异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态环境指数在经过大幅下降以后开始出现平缓迹象,区域差异也在不断减小,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1999年由上海市率先提出,随后天津、郑州、广州、北京、武汉、大连等先后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和举措,并积极开展行动,但衡量这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建立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代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评价一致性和区分重要性等原则,包括六个一级指标:资源指标、科技指标、经费指标、文化指标、信息指标、人口素质,21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请专家评分之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经过"万人均"处理之后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排序和分析。评价结果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辽宁、福建八个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高于全国各直辖市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最后,论文从制定法律政策、提升市民学习力、建立公共学习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学习型社区和组建学分银行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学习型城市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因描述范围不全面且标准较低而难以反映全面小康的内涵。依据全面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同一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应当以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为核心,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人口素质和民主法治四个方面的指标反映和测度小康社会的进程。西部实现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关键是把发展思路从依靠以资源禀赋为主要导向的外生比较优势,转变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内生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红河州在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农村小康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实证分析红河州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及突出问题,提出以"三农"发展视角,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偏低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最大短板。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我国全面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参考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照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并提出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衡量指标门槛。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系统模型理论,建立可视化矩阵模型,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提出“SO—增长型“”WO—扭转型“”ST—多元化”和“WT—防御型”战略,探索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次考试结束以后,除了准确客观地评价考生个人分数外,还要分析考生群体的特征,如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的考试结果,大部分人分数集中在什么位置,分数彼此的离散程度、相应学校地区的比较等等,都是用描述考试分数的指标给以衡量.  相似文献   

9.
军队临床医学硕士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军队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全面衡量临床医学毕业硕士表现为目的,在强调针对性、时代性和军事卫勤特性的基础上,以粗细相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为原则,经过专家咨询和实测评估检验.建立了由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军队临床医学硕士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实测结果,对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学年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管理组织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辅助管理以及管理制度建设5个方面,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一、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对某中学高中部3个年段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中学年段教学管理水平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