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书法传统与传统书风、传统书风与“流行书风”乃至“民间书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书法传统中的经典部分是永远可以流行的;“流行书风”不排除传统,注重个性发展和自我情感张扬,具有群体可接受性;“流行书风”、“民间书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应有其探索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流行书风是近年来书坛出现的一种书法艺术新动向,目前已逐渐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并在全国中青年书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流行书风提出的口号是:“根植传统,面向当代,张扬个性,引领时风”。本文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出发点,对流行书风进行讨论分析,阐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试图为建立适应町代发展的书法风貌做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宋书风以“尚意”为主导,但重“法”之风依然可见,其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尚意”书家皆以“法”为基础;二、主导书风“尚意”,但重“法”之家大有人在;三、重“法”为何不能占北宋书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第九讲高古与风流世人每谓东晋书风曰"江左风流",楼兰残纸文书与其年代相近而略早于羲、献时期,故与东晋书风颇多相通之处,盖是时代使然。孙过庭论书谓"古质而今妍",见血之言也,以后人观魏晋人书,可谓高古中见风流,风流中寓古意。启功先生论书绝句有云:"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来禽"指王羲之《十七帖》,《宣和书谱》  相似文献   

5.
唐代尚法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之所以会形成自上而下的尚法书风,不仅有二王书法的传承,还有唐代政治经济繁荣的历史背景,唐代尚法书风已经渗透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时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齐头并进,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书风并存,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王昕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35-138
通过分析广西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对"八桂书风"的深刻影响,指出构建有广西地域特色的"八桂书风",不仅需要加强书法技法锤炼和中国文化的修养,更需要植根于广西深厚的地域文化,关注广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唐朝有一书法大家张旭,精通楷法,尤以草书闻名。相传《草书古诗四帖》为其手书。其草书连绵回绕,逸势奇状,开一代书风。据说,张旭早年在练书法时,十  相似文献   

8.
华夏风     
坐在图书馆里,面前摆着一本极厚的书,书名看不清了,应该是一本很古的书了。好奇心促使我打开了它,书页黄得已经没有能辨认的字了。忽然一阵风诡异地吹来,风很大,书页飞快地翻动  相似文献   

9.
看到"五风十雨"这个成语,你会想到什么呢?五比十要小,是不是说风比较小、雨比较大呢?又是风又是雨,是不是说天气非常恶劣呢?其实并不是的。在汉代王充所著的《论衡》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这句话是在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意思是:即使有风,也很温柔,不会吹得枝条发出声响;即使有雨,也不猛烈,不会冲毁路上的泥块。往往五天会刮一次这样的风,十天会下一次这样的雨。  相似文献   

10.
王铎是明末清初最具代表性的草书大家.他将“二王”一脉的优秀传统与自身革新精神的创造性相结合,一改元明以来的平正书风,代之以雄强恣肆的“连绵草”风格,倾泻个人情怀,开创了“二王”流派书风的新范式.王铎草书风格是虔诚的崇古、厚实的功力与高明的临摹创作方法综合的结果,是个人心绪的一种折射.他借书法浇胸中苦闷,强化各种对抗因素对比,丰富了传统的艺术语言,并以雄强、苍郁、恣肆、畅达的书风直抒胸臆.王铎以其独特的书风和成就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其文风与书风都经历了三大变化,这些变化与当时社会现实和一些杰出文人的创新有关,也与文风和书风的互感、互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帖衰     
帖学之衰在明代已经埋下伏笔,晚明个性解放思潮、个性书风的极度张扬、适用于高堂大屋的书法大条幅都集中暴露了此前书法传统的种种问题。并且,随着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带动了篆隶书艺上的发展。从书法发展史的角度讲,中原篆隶传统发展到汉末,北方书风和二王一系的南方书风是同根,在本质上都有内在质朴性,并且二者与中原篆隶都有源头上的关系。再加之改朝换代,学术风气和政治环境的转化,明末清初的文人士大夫开始思考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国忠 《辅导员》2012,(Z1):40-41
我读书所使用的方法是"上山打虎法",因为儿歌里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句子,而我的读书法是"一堆书、两张表、三兼顾、四面风、五分钟",正好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懂得,没有上山打虎的那一股勇气,是读不好书的。一堆书读书有时会因心情而变的。我喜欢在床头放一大堆书。不管我心情如何,总会有一本会被我选中。如此阅读的火苗就永远不会熄灭。也正因为有一堆书的"相互取暖",我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书法以韵取胜,骨气风神兼备,意拙实巧,形体清劲而丰腴,秀美而挺拔。主张书宗《兰亭》,遗貌取神,不拘于形体,学其韵味,欹侧反正,秀逸洒脱,体势开张,伸缩聚散,气息奇奥高古。一改百般装饰的"媚妍"之书风,脱俗、率真之气跃然纸上,呈现中和之气、名贵气象。山谷书风影响广泛,文征明、徐文长、郑板桥师承逸势奇状,意韵、纵横有象。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通过辨析2013年某海外拍卖行拍出的苏轼《功甫帖》、苏轼现存书法及苏轼在湖州留下的书法遗迹,认为:《功甫帖》是用苏轼晚年书法摹写中期书法,字体脱离苏轼特定时期的书风特点;笔墨不精,与苏轼真迹差距甚远;结体呆板,整帖格式不合规矩;墨迹人为搽磨做旧,有摹、填结合加涂改嫌疑,个别笔划非自然书写;印章有作伪嫌疑。因此,现在的《功甫帖》与苏轼同时期的书风格格不入,属于用晚年书风特征仿中年书法,非自然书写,是一个摹填结合再加涂改的仿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界有三大奇观:一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章与书,是铺天盖地;二是有关WTO的文章与书,盖地铺天;三是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与书,则更是不计其数。但是,里面有多少是科学知识,有多少则是文字游戏。2002年8月2日科技部召开了“聚焦原始创新”座谈会,我为此感到高兴,因为这至少发出了某种信号,即学术界盛行多年的文字游戏之风应该休矣。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界有三大奇观:一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章与书,是铺天盖地;二是有关WTO的文章与书,盖地铺天;三是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与书,则更是不计其数。但是,里面有多少是科学知识,有多少则是文字游戏。2002年8月2日科技部召开了“聚焦原始创新”座谈会,我为此感到高兴,因为这至少发出了某种信号,即学术界盛行多年的文字游戏之风应该休矣。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史学的角度,论述魏晋以来历代“主流书风(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及其代表书家,扫描与历代主流书风并存发展的“异端”,明确“流行书风”由官方向民间的转捩。主流弘扬“主旋律”,异端提倡“多样化”。发展是主流所期待的,但是,如果没有异端的暗涌,便缺少多样化,两者应该并存发展,是历史前进的车轮。  相似文献   

19.
昨天上午,记者在贵阳市西南风书城看到,店内大约有40多个顾客,8成左右都是带孩子来选购图书的家长。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一个"礼品书"展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很多家长把包装精美的"礼品书"作为新学期的礼物送给孩子,这在筑城  相似文献   

20.
<正>《秦公簋》,青铜器,为春秋时期秦国的器物,有一器一盖,皆有铭文,书风相近,系一人所书。器铸有铭文10行,行5字。盖铸有铭文5行,行10字,合起来共有铭文百余字。此器出土于甘肃天水,保存完好,是春秋时期秦国的青铜器代表,亦是秦系文字的重要资料。春秋以来,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