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动力,建立适合的科研运营机制对高校至关重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关注层面,结合高校科研系统的特征,总结出高校科研系统的指标体系.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并给出的这些要素的权重及归一化的排序.最后以这些因子及排序为依据,给出了高校科研系统构建建议,对高校建立适合的科研系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高校科研团队可以通过对成员所拥有的可以显性化并且能够分享的那部分知识建立相应的知识所有权制度,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共享.高校科研团队协调好二者的互动关系,对其科研创新和知识产品的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明确团队共同情境化任务、构建团队内部知识市场、营造高关怀团队氛围、建立密切性组织关系和制定公平的科研评价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五种主要途径提高二者的互动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经费支持和科研管理的实践,系统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内在动机(成果的未来收益)应该成为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团队的经费支持应该成为机制设计的补充措施。采用动态分析的视角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动机分为声誉建立和声誉获利两个阶段。在声誉建立阶段,团队成员对知识创新成果未来收益进行预期而选择相应的努力水平,而声誉获利阶段是成果收益的实现阶段,同时又对未来的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预期。最后,结合当前中国科研资助的实践,提出"当期资助与未来奖励"并存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以强化知识创新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4.
黎晖  梁多煦 《大众科技》2012,(6):290-292,284
文章阐述了目前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存在着成果有效供给少、企业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这与高校科研团队结构不合理、科研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建立有效的科研团体机制,从源头、过程、利益分配、服务体系等多层面寻求机制上的突破,构建科研创新团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切实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研管理提出了新的知识需求,当科研管理组织本身具有的管理知识不能满足于这种知识需求时,就形成了科研管理组织的知识缺口.建立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可减小科研管理组织的知识缺口.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征和建立方法进行阐述;从科技发展的需要和科研管理自身的需求两方面探讨建立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针对在建立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的领导经营、成员学习、学习内容、持续学习和信息系统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转移过程与知识吸收角度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主体、知识特性、知识环境和团队特征4个因素影响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其中知识主体与团队特征因素路径系数相对较大,对知识增长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认为可以从发挥知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知识质性在团队知识增长中的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完善激励政策,调整组织结构、营造共享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长。  相似文献   

7.
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动力,建立适合的科研运营机制对高校至关重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关注层面,结合高校科研系统的特征,总结出高校科研系统的指标体系。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并给出的这些要素的权重及归一化的排序。最后以这些因子及排序为依据,给出了高校科研系统构建建议,对高校建立适合的科研系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围绕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展开研究,构建了研究模型,以国内26所重点高校的科研团队为样本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了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需要满足度、利他主义、荣誉感)、内部机制(人际信任、团队凝聚力、授权式领导)、支撑性框架(自我效能、资源充足度)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撑性框架维度中的成员异质性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策略及建议,为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