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教研催生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积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指导,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把课改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课改实验的推进,不仅是学校  相似文献   

2.
龚敏 《吉林教育》2006,(3):27-29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深入发展的一场深刘的变革。新课改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中,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是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之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面貌。由此,新理念、新课堂对教学管理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促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管理者的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最近.我们深入到课改实验学校听课调研。新课标理念下的一堂堂语文课.宛如一阵阵春雨.驱散了隆冬的沉闷,给人以清新、奋发之感。下面列举某校一位老师的一节讲读课——《乡愁》.看看她是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这些新理念是否落实到课堂,体现于课堂,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深化课改的关键是:怎样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培训的有效模式是什么呢?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改变教师的不良职业行为,把课改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亟待改变的不良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活动教学已成为最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最符合现代学习方式要求的教学方式.因此.也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构成和时代特征。优化思想政治活动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一为此,我就实验教学中所作的一些尝试.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苏建华 《江西教育》2005,(11):15-16
深化课改的关键是: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什么呢?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种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新课改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观念与行为的关系任何一种改革的实施.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体制、旧观念、旧习惯的变革与否定,对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驾轻就熟的东两要加以否定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痛苦的。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的行为要达到统一.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自觉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理论的学习.要勇于和自己的传统观念决裂.站在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高度.自觉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使课改的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公布与新教材实验已两年多了,面对已全面铺开的新课改,我们的当务之急不再是如何“洗脑”换理念,而是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那么,怎样实现新理念行为化的转变,在反思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呢?我想用三句话概括回答:善于四个面对,搞好三段反思,实行一个跟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6):i002-i002
涿州实验中学,在今年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立足校本研训,以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学科新课改导师培训课”;同时教科研工作以新课改为契机.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打造课改精品课。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课改实施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改”的重头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改”理念,并通过反思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教研组要通过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理念,共同进行教学创新。近来,许多教师和教研员都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既然教师要进行课后反  相似文献   

12.
吴加澍 《物理教学》2012,(12):5-10,4
一、话题的缘起1.一线教师的困惑。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对于课改理念普遍认同,然而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为什么学过的新理念用不上呢?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众多的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教育理念并不能自发地转变为教学行为。要使普遍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去,在两者之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籍以实现两个转化:一是教育理念学科化。新课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行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而对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却关注不够,广大语文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让上的精力和智慧往往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4.
张翼文 《湖南教育》2006,(2):37-38,42
有人说:“现在的老师不缺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缺的是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一种能力.”对此,作为基层教研员的我,感触颇深.我们抛开以上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谈,先来直面我们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我们也真的感觉到:新理念指导下的一些教师,对理念的理解与实践的确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和迷茫,这势必会阻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本文从两位青年教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设计而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谈起,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先请看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与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可谓"耳熟能详".但反观课堂教学,却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口头上是"新理念",但行为上却是"旧方法",或者是形式上的"新理念".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是缺少对新理念内涵的深入解读,即是处于一种"有理念没概念"的层面.因此,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将"理念转化为概念,概念转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长要把教师带入课改新天地、新境界,就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和投身课改的使命感;让课改新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新课程;促进教师转换角色,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接近新课程;重视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使教师在各个层面上胜任新课程;正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鼓励教师迎难而上,大胆闯关,在实践中验证、发展、超越新课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最近,我们深入到课改实验学校听课调研。新课标理念下的一堂堂语文课,宛如一阵阵春雨,驱散了隆冬的沉闷,给人以清新、奋发之感。下面列举某校一位老师的一节讲读课———《乡愁》,看看她是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与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可谓"耳熟能详".但反观课堂教学,却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口头上是"新理念",但行为上却是"旧方法",或者是形式上的"新理念".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是缺少对新理念内涵的深入解读,即是处于一种"有理念没概念"的层面.因此,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将"理念转化为概念,概念转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深入,我们切身体会到,制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已远远不是理念问题、认识问题,而更多的是方法问题、技能问题. 教师亟待改进和最为欠缺的是实践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认识转化为行为的中心环节——历史教学设计提几点看法,它不是经验,更多的是笔者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苏建华 《江西教育》2005,(22):15-16
深化课改的关键是: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什么呢?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种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所谓“互动作课”,就是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群体(即备课组),以新理念下的新策略为研究主题,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为教研目标,开展同伴共创,轮流作课,共同参与作课全过程(备课、作课、评课、跟进)的互动教研活动,构成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的运作,是在备课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