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实验研究论文一般都有"讨论"部分,它是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由于作者对此部分重视不够,加上专业知识的限制,"讨论"成为论文的最薄弱部分.编辑更应加强对"讨论"部分的编辑把关,确保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础医学研究论文"讨论"部分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虹 《编辑学报》2003,15(3):193-194
基础医学研究论文中一般都有“讨论”部分。由于作者对此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专业知识的限制,“讨论”成为论文最薄弱的部分。编辑更应重视对讨论部分的编辑加工。  相似文献   

3.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对于读者同样重要.当前的科技编辑更多的是从文稿的正确性以及规范性对文稿进行加工.本文介绍读者友好的几个方面,通过对科技论文中的部分要素的分析,讨论科技期刊编辑在文稿加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论文的读者友好.  相似文献   

4.
相关研究表明,“结果与讨论”是说服包括刊物编辑和匿名评审者在内的论文读者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部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作者来说,实验成败由此判断,一切推论以此为据;对读者来说,由此能看出这篇论文的结论是否站得住脚、研究工作是否有价值;而对许多期刊来说,“讨论”部分也正是他们决定取舍的一个关键。正因为如此,该部分的写作相对困难一些,出现的“失误”也相对多一些。在阅稿、改稿过程中,我们感到常出现以下的问题:一、不清楚“结果与讨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内容科学论文的“结果与讨论”部分在写作上无严格要求,在篇幅上也有长有…  相似文献   

5.
陈唯真  粟晓黎 《编辑学报》2017,29(2):135-138
发表优质科技文章是科技期刊的追求.优秀的科技论文必须具有突出的3大特性,即创新性、可读性和传播性.编辑加工是更好地赋予科技论文3大特性的智力劳动.提炼论文的创新性是编辑加工的关注点,雕琢论文的可读性是编辑加工的落脚点,提升论文的传播性是编辑加工的着眼点.本文从这3个方面讨论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内容、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为全面提高科技论文编辑加工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期刊编辑应注意论文中常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科技论文中,"引言""材料与方法""结论"等组成部分常被作者或编辑所忽视.对这些部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论文的这些部分常被忽视与作者有关,但编辑人员应加强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审读和编辑加工中对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医学论文代写代发现象严重,医学期刊编辑应当在初审环节注意对“枪手”论文的识别,以避免低质、伪造论文传播造成的不良后果.目前单单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来检测,已经不能很好地识别“枪手”论文.《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总结了一些识别“枪手”论文的经验:关注注册账户用户名及密码的规律性,作者手机号码及登录系统所用IP地址的归属地,作者学历、职称以及论文本身质量等相关信息,可以很好地识别“枪手”论文.认为编辑有义务遏制学术不端,净化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8.
应执行有关论文『结论』部分的撰写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技期刊编辑来稿时经常发现,不少科技论文没有提供“结论”部分。从对2003年公开发表的近650篇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其中有182篇(占统计总数的28.4%)没有“结论”部分。在有“结论”的459篇论文中,“结论”完整的有300篇,仅占统计总数的46.8%;还有159篇论文的“结论”部分是以结束语或小结的形式代替,内容也只是对本篇文章的自我评价,或者是对“引言”、“摘要”部分的重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论”。统计中还发现,数学类文章少有“结论”部分,化学类文章多以“结果”和“讨论”代替“结论”。1缺少论文“结论”部分的原因探讨1988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被引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论文被引的规律性.将生存分析方法引入论文被引次数的研究,提出学术期刊论文生存被引次数的概念,并给出论文“寿终”“复活”“复活率”的概念.采用Kaplan-Meier法对生存被引次数的生存率进行估计.结合实例对所提出的生存被引次数的合理性、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中的数据舛误与编辑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田 《编辑学报》1993,5(3):143-145
科技论文质量是决定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论文数据质量与论文质量息息相关。改正数据舛误是编辑工作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 立论有据与数据可靠 数据是科技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共性而论,科技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1)研究目的;(2)实验(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结果;(4)分析讨论;(5)结论。实验结果和分析部分是论文的核心。 科技论文以论点为中心。论点来源于数据,结论以数据为佐证。科技论文中的数据,大多以插图、照片或表格等形式出现。各种科技期刊都在自己的征稿简则中,要求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1.
科技论文标题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兴昌 《编辑学报》1990,2(1):15-19
科技论文标题的编辑加工是整个编辑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根据有关规定和惯例,结合自己的体会,对科技论文标题编辑加工的要点和要求提出一些看法。 科技论文的标题包括总标题和层次标题,下面分别讨论。1 总标题的加工 总标题(以下简称“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是  相似文献   

12.
科技论文中数据的审读与检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阐述数据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科技论文数据的审读与检验问题.研究发现,借助数学方法和科技编辑特有的其他方法,通过核实、验算和比较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检验,可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表明了编辑对论文数据审读与检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3)
要“以文论文”不要“以人论文”文/张治国当今新闻出版界的编辑在用稿方面存在着两种倾向性,即“以文论文”和“以人论文”。所谓“以人论文”,即编辑在审稿用稿时着眼点首先在文章的作者身上,其次才是文章本身;“以文论文”则恰恰相反,编辑把目光焦聚对准文章,其...  相似文献   

14.
重视对科技论文主题的审查与提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大川 《编辑学报》2008,20(6):498-499
论述编辑对科技论文的主题应如何进行审查和提炼;指出编辑对审查、提炼文章主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举例分析讨论审查和提炼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开播的好,编辑就要进行运用创造性思维并精心制作节目.编辑工作贯穿于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个过程,包括节目策划、内容构思、组织素材、加工、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编辑就是广播新闻制作的指导者,具有核心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对强化广播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进行了研究,要把好新闻质量“关”,把好新闻传播“关”,把好舆论导向“关”,认为如果新闻编辑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广播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一定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的编辑学研究中,“编辑力”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学界围绕“编辑力”所展开的讨论,对拓展和深化编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这场讨论的重心是在知识生产的层面上进行的,对现实中的编辑主体关注较少,呈现出不即物倾向;此外,在对“力”的理解和阐释中,将其拘囿在“能力”的范围内,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概念使用上的实体化倾向.对“编辑力”的概念提出反思,重要的是开放我们的观念,为它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学位论文数字出版对其析出内容所形成的文章在期刊的刊出效果会产生影响.为在期刊编辑工作中对疑似学位论文再发表稿件进行适当处理,本文首先对该类稿件进行详细分析分类,从编辑视角讨论了如何看待该类稿件涉及的侵权问题,然后调查了与学位论文相似的已刊出文章的情况和刊出效果,指出期刊文章有不同于学位论文的价值所在,稿件的内容和题目比是否获得首发权更重要,最后探讨了如何处理在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发现的疑似学位论文再发表稿件,并提出对此类稿件应适度接收.  相似文献   

18.
“策划编辑”正在国内部分出版机构中静悄悄地试验着,推进较明显者如上海、广东、湖南、辽宁等省市的部分出版社,已开始涉及策划编辑职能岗位化的问题.所谓“策划编辑”,其核心并非指少数编辑具备较高的策划素质,也不以少数编辑从事阵发型选题策划大获成功为标志,而是对现行编辑和出版职能的系统反思,是渴望更新运作板滞的岗位结构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林琳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5,27(3):239-240
在科技论文中有些内容是对最佳工艺条件或实验配方的探讨.经常可以看到,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中有些因素的水平处于实验的边界条件,而作者却未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有可能使实验结果与真实的最优条件相偏离,降低了论文的发表价值;因此,编辑应重视对实验研究型论文中最佳(或最优)条件的审查和处理,以提高期刊载文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排他性对科技论文编校工作的损害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智 《编辑学报》2004,16(2):114-115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讨论科技论文编辑者自身的排他性对科技论文编辑、校对工作的损害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认为如果编辑者能够克服自身的排他性,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